# 什么叫動態遷移?
動態遷移(Live Migration):也叫在線遷移(Online Migration)。就是在保證虛擬機上服務正常運行的同時,將一個虛擬機系統從一個物理主機移動到另一個物理主機的過程。該過程不會對最終用戶造成明 顯的影響,從而使得管理員能夠在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對物理服務器進行離線維修或者升級。與靜態遷移不同的是,為了保證遷移過程中虛擬機服務的可用,遷移過程僅有非常短暫的停機時間。遷移的前面階段,服務在源主機的虛擬機上運行,當遷移進行到一定階段,目的主機已經具備了運行虛擬機系統的必須資源,經過一個非常短暫的切換,源主機將控制權轉移到目的主機,虛擬機系統在目的主機上繼續運行。對于虛擬機服務本身而言,由于切換的時間非常短暫,用戶感 覺不到服務的中斷,因而遷移過程對用戶是透明的。動態遷移適用于對虛擬機服務可用性要求很高的場合。
動態遷移需要將原有的虛擬機鏡像放在采用 SAN(storage area network)或 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之類的集中式共享外存設備,這樣遷移的時候,不是遷移整個硬盤鏡象,而是遷移內存的信息.所以遷移起來,速度比較快,停頓時間少。
動態遷移實際上是把虛擬機的配置封裝在一個文件中,然后通過高速網絡,把虛擬機配置和內存運行狀態從一臺物理機迅速傳送到另外一臺物理機上,期間虛擬機一直保持運行狀態。現有技術條件下,大多虛擬機軟件如 VMware、Hyper-V、Xen 進行動態遷移都需要共享存儲的支持。典型的共享存儲包括 NFS 和 SMB/CIFS 協議的網絡文件系統,或者通過 iSCSI 連接到 SAN 網絡。選用哪一種網絡文件系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本文使用NFS 共享存儲!
虛擬化平臺架構

# 虛擬化環境介紹
(1)kvm虛擬化服務器節點:kvm-1
操作系統:CentOS7.2
kvm虛擬化:自帶版本
Ip地址:192.168.0.40
nfs掛載目錄:/mnt
-----------------------------------------
(2)kvm虛擬化服務器節點kvm-2
操作系統:CentOS7.2
kvm虛擬化:自帶版本
ip地址:192.168.0.15
nfs掛載目錄:/mnt
測試虛擬機:share
虛擬機磁盤文件:/mnt/kvm/share.qcow2
----------------------------------------
(3)nfs服務器
操作系統:CentOS7.2
ip地址:192.168.0.12
nfs服務目錄:/home/image
# 三臺虛擬機都關閉SElinux和防火墻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vim /etc/selinux/config
將enforcing改為disabled
# 共享存儲的配置
(1))NFS共享存儲虛擬機安裝NFS服務
yum –y install nfs-utils
(2)創建并加載掛載目錄
mkdir /home/image
vim /etc/exports

(3)查看是否共享目錄,并重啟nfs服務
<pre>
exportfs -av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nfs-server.service
systemctl start rpcbind.service
systemctl start nfs-server.service
showmount –e
</pre>

(4)先確保兩臺宿主機的虛擬機全部呈關閉狀態,目的是將之前的磁盤鏡像目錄移動到/mnt 外的其他位置,好將NFS 目錄掛載到 /mnt 目錄下:


(5)將kvm-2和kvm-2的虛擬機磁盤鏡像目錄移動到 /mnt 目錄以外的地方:


# kvm虛擬主機配置準備
(1)節點1掛載nfs目錄
mount -t nfs 192.168.0.12:/home/image /mnt/

(2)節點2掛載nfs目錄

(3)將kvm-2的虛擬機磁盤鏡像目錄移回到NFS,因為kvm-1的虛擬機之前是靜態遷移過來的,kvm-2上也有一份,所以就不移回了(如果kvm-1上有不同于kvm-2上的虛擬機,則也要移回)

# kvm虛擬機遷移
(1)kvm-2虛擬機狀態,share虛擬機開機狀態

(2) kvm-1虛擬機狀態,無虛擬機運行

(3)kvm-2上執行遷移命令
virsh migrate --live --verbose share qemu+ssh://192.168.0.40/system tcp://192.168.0.40 --unsafe

(4) 為了在驗證過程中,虛擬主機不中斷,我們開啟ping 虛擬主機,沒有出現超時狀態,遷移成功。

(5)遷移完成,驗證kvm-2上的share呈關閉狀態

kvm-1上,可以看到虛擬機share已經啟動了。

(6) 雖然share虛擬機已經在kvm-1上啟動了,但是虛擬主機上還沒有share虛擬機的配置文件。所以需要創建配置文件并定義虛擬機。

Kvm-1上,通過遷移過來的虛擬機內存狀態創建虛擬機配置文件,并通過xml配置文件定義虛擬機。

在kvm-1上進入虛擬機沒有問題。

到此,kvm虛擬機動態遷移成功。
- 獻給我的朋友們
- 一、個人對學習的看法
- 二、運維技能圖譜
- 三、運維常用技能
- 3.1 Vim(最好用的編輯器)
- 3.2 Nginx & Tengine(Web服務)
- 1. Nginx介紹和部署
- 2. Nginx配置解析
- 3. Nginx常用模塊
- 4. Nginx 的session 一致性問題
- 3.3 Tomcat(Web中間件)
- 3.4 Keepalived(負載均衡高可用)
- 3.5 Memcache(分布式緩存)
- 3.6 Zookeeper(分布式協調系統)
- 3.7 KVM(開源虛擬化)
- 1. 虛擬化介紹
- 2. KVM基礎
- 3. 設置VNC和時間同步
- 4. kvm虛擬機快照備份
- 5. kvm虛擬機在線擴展磁盤
- 6. kvm虛擬機靜態遷移
- 7. kvm虛擬機動態遷移
- 8. kvm虛擬機存儲池配置
- 9. cpu添加虛擬化功能
- 3.8 GitLab(版本控制)
- 3.8.1 GitLab安裝與漢化
- 3.9 Jenkins(運維自動化)
- 3.10 WAF(Web防火墻)
- 3.10.1初探WAF
- 四、常用數據庫
- 4.1 MySQL(關系型數據庫)
- 1. MySQL源碼安裝
- 4.2 Mongodb(適用與大數據分析的數據庫)
- 4.3 Redis(非關系數據庫)
- 五、自動化運維工具
- 5.1 Cobbler(系統自動化部署)
- 5.2 Ansible(自動化部署)
- 5.3 Puppet(自動化部署)
- 5.4 SaltStack(自動化運維)
- 六、存儲
- 6.1 GFS(文件型存儲)
- 6.2 Ceph(后端存儲)
- 七、運維監控工具
- 7.1 對監控的理解
- 7.2 Zabbix(運維監控)
- 7.2.1 Zabbix簡介
- 7.2.2 Zabbix服務部署
- 1. Zabbix服務端部署
- 2. Zabbix客服端部署
- 3. 配置前端展示
- 4. zabbix告警配置
- 7.2.3 Zabbix監控服務
- 1. 監控網絡設備
- 2. 自定義Nginx監控
- 7.3 云鏡(安全監控)
- 7.4 ELK(日志收集展示)
- 八、運維云平臺
- 8.1 OpenStack(開源云操作系統)
- 8.1.1 OpenStack簡介
- 8.1.2 實驗架構設計
- 8.1.3 集群環境準備
- 8.1.4 controller節點部署
- 1. 安裝Mariadb Galera Cluster集群
- 2. 安裝RabbitMQ Cluster集群
- 3. 安裝Pacemaker
- 4. 安裝HAProxy
- 5. 安裝配置Keystone
- 6. 安裝配置glance
- 1. 制作鏡像模板
- 7. 安裝配置nova
- 8. 安裝配置neutron
- 1. 配置虛擬機網絡
- 9. 安裝Dashboard
- 10. 安裝配置cinder
- 8.1.5 compute節點部署
- 1. 安裝相關軟件包
- 2. 安裝Neutron
- 3. 配置cinder
- 4. 創建第一個虛擬機
- 8.1.6 OpenStack報錯處理
- 1. cinder僵尸卷刪除
- 8.1.7 快速孵化虛擬機方案
- 8.1.8 Kolla容器化部署OpenStack
- 1. 單點部署
- 2. 多節點部署
- 8.2 Tstack(騰訊云平臺)
- 8.3 K8s(微服務容器化)
- 九、運維編程技能
- 9.1 Shell(運維必會語言)
- 9.2 Python(萬能的膠水語言)
- 十、Devops運維
- 10.1 理念
- 10.2 Devops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