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支管理**
[TOC=6]
# 5. Git分支管理
## 5.1 分支管理
分支就是科幻電影里面的平行宇宙,當你正在電腦前努力學習Git的時候,另一個你正在另一個平行宇宙里努力學習SVN。
如果兩個平行宇宙互不干擾,那對現在的你也沒啥影響。不過,在某個時間點,兩個平行宇宙合并了,結果,你既學會了Git又學會了SVN!

分支在實際中有什么用呢?假設你準備開發一個新功能,但是需要兩周才能完成,第一周你寫了50%的代碼,如果立刻提交,由于代碼還沒寫完,不完整的代碼庫會導致別人不能干活了。如果等代碼全部寫完再一次提交,又存在丟失每天進度的巨大風險。
現在有了分支,就不用怕了。你創建了一個屬于你自己的分支,別人看不到,還繼續在原來的分支上正常工作,而你在自己的分支上干活,想提交就提交,直到開發完畢后,再一次性合并到原來的分支上,這樣,既安全,又不影響別人工作。
其他版本控制系統如SVN等都有分支管理,但是用過之后你會發現,這些版本控制系統創建和切換分支比蝸牛還慢,簡直讓人無法忍受,結果分支功能成了擺設,大家都不去用。
但Git的分支是與眾不同的,無論創建、切換和刪除分支,Git在1秒鐘之內就能完成!無論你的版本庫是1個文件還是1萬個文件。
## 5.2 創建與合并分支
在[版本回退]里,你已經知道,每次提交,Git都把它們串成一條時間線,這條時間線就是一個分支。截止到目前,只有一條時間線,在Git里,這個分支叫主分支,即`master`分支。`HEAD`嚴格來說不是指向提交,而是指向`master`,`master`才是指向提交的,所以,`HEAD`指向的就是當前分支。
一開始的時候,`master`分支是一條線,Git用`master`指向最新的提交,再用`HEAD`指向`master`,就能確定當前分支,以及當前分支的提交點:
每次提交,`master`分支都會向前移動一步,這樣,隨著你不斷提交,`master`分支的線也越來越長:
當我們創建新的分支,例如`dev`時,Git新建了一個指針叫`dev`,指向`master`相同的提交,再把`HEAD`指向`dev`,就表示當前分支在`dev`上:

你看,Git創建一個分支很快,因為除了增加一個`dev`指針,改改`HEAD`的指向,工作區的文件都沒有任何變化!
不過,從現在開始,對工作區的修改和提交就是針對`dev`分支了,比如新提交一次后,`dev`指針往前移動一步,而`master`指針不變:

假如我們在`dev`上的工作完成了,就可以把`dev`合并到`master`上。Git怎么合并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把`master`指向`dev`的當前提交,就完成了合并:

所以Git合并分支也很快!就改改指針,工作區內容也不變!
合并完分支后,甚至可以刪除`dev`分支。刪除`dev`分支就是把`dev`指針給刪掉,刪掉后,我們就剩下了一條`master`分支:

真是太神奇了,你看得出來有些提交是通過分支完成的嗎?
下面開始實戰。
首先,我們創建`dev`分支,然后切換到`dev`分支:
~~~
$ git checkout -b dev
Switched to a new branch 'dev'
~~~
`git checkout`命令加上`-b`參數表示創建并切換,相當于以下兩條命令:
~~~
$ git branch dev
$ git checkout dev
Switched to branch 'dev'
~~~
然后,用`git branch`命令查看當前分支:
~~~
$ git branch
* dev
master
~~~
`git branch`命令會列出所有分支,當前分支前面會標一個`*`號。
然后,我們就可以在`dev`分支上正常提交,比如對readme.txt做個修改,加上一行:
~~~
創建一個分支
~~~
然后提交:
~~~
$ git add readme.txt
$ git commit -m "branch test"
[dev b17d20e] branch test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
現在,`dev`分支的工作完成,我們就可以切換回`master`分支:
~~~
$ git checkout master
Switched to branch 'master'
~~~
切換回`master`分支后,再查看一個readme.txt文件,剛才添加的內容不見了!因為那個提交是在`dev`分支上,而`master`分支此刻的提交點并沒有變:

現在,我們把`dev`分支的工作成果合并到`master`分支上:
~~~
$ git merge dev
Updating d46f35e..b17d20e
Fast-forward
readme.txt | 1 +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
`git merge`命令用于合并指定分支到當前分支。合并后,再查看readme.txt的內容,就可以看到,和`dev`分支的最新提交是完全一樣的。
注意到上面的`Fast-forward`信息,Git告訴我們,這次合并是“快進模式”,也就是直接把`master`指向`dev`的當前提交,所以合并速度非常快。
當然,也不是每次合并都能`Fast-forward`,我們后面會講其他方式的合并。
合并完成后,就可以放心地刪除`dev`分支了:
~~~
$ git branch -d dev
Deleted branch dev (was b17d20e).
~~~
刪除后,查看`branch`,就只剩下`master`分支了:
~~~
$ git branch
* master
~~~
因為創建、合并和刪除分支非常快,所以Git鼓勵你使用分支完成某個任務,合并后再刪掉分支,這和直接在`master`分支上工作效果是一樣的,但過程更安全。
## 5.3 小結
Git鼓勵大量使用分支:
查看分支:`git branch`
創建分支:`git branch <name>`
切換分支:`git checkout <name>`
創建+切換分支:`git checkout -b <name>`
合并某分支到當前分支:`git merge <name>`
刪除分支:`git branch -d <name>`
跟上

- 班規
- 第一單元 Git
- 1.1 Git簡介
- 1.2 Git安裝
- 1.3 版本控制
- 1.4 遠程倉庫
- 1.5 分支管理
- 1.6 Git命令總結
- 1.7 在Android Studio中使用Git
- 第一單元 作業
- 第二單元 項目立項
- 2.1 需求文檔
- 2.2 原型圖
- 2.3 接口文檔
- 2.4 項目實現
- 2.5 制定開發計劃
- 第二單元 作業
- 第三單元 MVP搭建項目框架
- 3.1 代碼架構模式
- 3.2 普通方式寫代碼
- 3.3 使用MVC重構代碼
- 3.4 使用MVP重構代碼
- 3.5 使用接口提高代碼通用性
- 3.6 內存泄漏
- 3.7 使用契約統一管理接口
- 第三單元 作業
- 第四單元 MVP架構優化
- 4.1 MVP基類封裝與泛型應用
- 4.3 BaseActivity的封裝
- 第五單元 Volley網絡框架
- 5.1 Volley網絡框架
- 第六單元 Glide實現圖片異步加載
- 6.1 開始使用
- 6.2 占位符
- 6.3 Glide緩存
- 6.4 GlideGifVideo與色彩模式
- 第七單元 傳統屏幕適配
- 7.1 相對布局
- 7.1 權重
- 7.3 .9Patch
- 7.4 dimens適配
- 7.5 國際化
- 7.6 shape實現自定義樣式
- 7.7 自定義樣式
- 7.8 沉浸式狀態欄
- 第八單元 RecyclerView
- 8.1 RecycleView
- 第九單元 自定義View
- 第十單元 自定義View實戰
- 第十一單元 自定義View進階
- 第二十單元 屬性動畫
- 第十三單元 異常捕獲機制
- 第十四單元 原生登錄、注冊模塊
- 第十五單元 第三方登錄、分享、統計
- 第十六單元 HTML5新特性
- 第十七單元 CSS3新特性
- 第十八單元 WebView與JS交互
- 第一周周考
- 第二周周考
- 第三周周考
- 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