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則
## 建立預期的止盈止損預期,停止想象
因為港股可以t+0交易,所以沒關系,賣了,可以再買回來
設置止盈止損原則。市場環境好時,區間上限一般為暗盤漲幅的兩倍。若是風險厭惡者建議在暗盤時就賣出,賺的概率大而且金額大,虧的概率小而且金額小。不要幻想賣在最高點,只賺最有把握的錢。
割肉太難。做好盈利預期
## 對于確定概率大的機會,下重注
有所取舍。這個概率一定要大,一定要大。確定的機會才這樣操作,否則虧損的時候也是虧損的厲害。
## 不炒新
不吵新股,買太多了。少量參與即可。發現這個恐怖的事情了嗎,股災的時候。過了新上市的階段,無人問津??。新手不要炒新。不及預期就要走人。A股在山頂,只要不是太爛的票,還有機會,這港股炒新在山頂,估計永遠回不去[捂臉][捂臉]。炒新本身就是高風險的活。穩定的盈利比暴賺暴虧重要的多。趨勢破了不止損。逆勢操作 誰都怪不著。盈利預期要提前做好。沒有獅大的功力,還是不要隨便炒新。我昨天暗盤進的,以為會翻倍。然后跌,我就馬上走,割肉也走了。不能死扛,扛著扛著就扛死了??。不及預期就要走人。今天1582和1955總有種拉高出貨的感覺。當天就砸。利用行情火爆,一天搞定。
華營建筑,血淚教訓
。
遲早會有這么一回,幸好賠的不多,當做一個教訓。賠了6000多
港股多仙股,千萬別做股東。跌破趨勢就賣出。反正可以無限交易,在買回即可。在跌倒成本線高1分及時賣掉。
暗盤炒新也要慎重
炒新墳頭三丈高打新雅迪變奧迪
不炒新不炒新,炒一次陪一次。賣出到自己的成本價+分時均線是向下的,因為不可能很快再起來。同時要結合大盤行情
## 風險可控,可以適度增加杠桿和融資,但是要保證風險可控,否則就違背了低風險的策略
走低風險策略,買菜錢即可,不鋌而走險
1.打新大概有三種策略 ①行情好時,可融資認購 ②行情平穩,可申購標的多時,都申購一手 ③行情平穩,可申購標的少,多手申購
2.對于標的也有三種策略 ①特別看好的,可融資認購 ②一般標的,可申購標的少,可申購多手 ③一般標的,可申購標的多,都申購一手 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盡量降低各種費用。
3.今天上市的標的,都看孖展。孖展超購,就可以申購。
賣了完事,繼續下一場 刪關注了,不浪費時間了
## 時間成就財富,滾雪球
## 嚴格的交易準則,只掙取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機會有很多,錯過這一個還有下一個。好的心態管理
投資會獎賞有鐵紀律的投資者(安樂這種票開盤應該瀑布了,幾十個里面可能出了一個妖股,你敢賭嗎?只能在當時的情形下做最理性的選擇)
打新過去就刪自選,看多了容易犯錯(很容易變成打新變炒新,一定要嚴格執行紀律)
2-3萬資金大部分年收益率就是30%-50%,畢竟一年有好幾百次機會,錯過了這個,還有下一個
紀律要遵守
## 紀律是漲過了不追,跌過了堅決止損。過不過,參考肯定是股票的估值,因人而異判斷,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就沒有接盤俠了。
來港股這個不用太努力,只要堅守紀律就有獲得高勝率的地方,淘淘金。港股是大概率堅持打新是能贏錢所以干。**所以我不炒股,就玩指數基金。加可轉債。不炒新股,虧了就割肉。**
紀律是漲過了不追,跌過了堅決止損。過不過,參考肯定是股票的估值,因人而異判斷,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就沒有接盤俠了。
個人目前總結捂股是造成虧損和回撤的主要原因
A股結果:
A股那點波動都天天坐過山車。搞了幾年了,一點錢都沒有掙到。還在回本跟虧損間搖動。群里大部份有A股的吧。搞不了個股建議搞指數。過不過,參考肯定是股票的估值,因人而異判斷,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就沒有接盤俠了。
##熱門股都賺不了大錢,我也是藍光賺比較多。中簽率高
## 少賺總好過大虧
# 三.怎么在股市里冷靜,需要提醒自己一句話或者一個故事
即使牌很爛,也嘗試打好一些,只能在當時的情形下做最理性的選擇,少虧一點
聰明的投資者,如何在交易時保持冷靜
[https://www.gupiaozmw.com/cgjq/122055910.html](https://www.gupiaozmw.com/cgjq/122055910.html)
- 股票系統綜述
- 交易策略20%
- 資金管理30%
- 交易紀律50%
- 風險管理
- 如何止損
- 適合職場的投資方式
- 交易系統表格版本迭代
- 短線炒股理論總結
- 長期投資理論總結
- 規律
- 如何選股
- 選股-基本面分析
- 選股-技術面分析
- 選股-選股票的步驟
- 股票分類
- 問題list
- 成交量怎么看
- 細碎問題整理
- 炒股為什么難盈利
- 問題
- 經濟發展研究:大經濟周期行情觀察
- 牛熊市的界定,小牛,小熊
- 港美股打新
- 美港股打新原則及紀律
- 打新賣出時機的把握
- 港股打新基礎知識
- 港股打新如何選股
- 打新資料&公眾號&微信群&牛牛號&日記可讀可參考
- 如何提高自己的中簽率&中簽率如何計算
- 如果開通融資,如何控制風險才保證自己處于低風險區間
- 券商研究(成本、融資、使用分析)
- 可轉債投資
- 可轉債打新
- 指數基金投資
- ETF研究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