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Real 802.11 Security: Wi-Fi Protected Access and 802.11i 第7.1節“Relationship Between Wi-Fi and IEEE 802.11”
本書是筆者找到的關于802.11無線網絡安全技術方面知識面最完整的書籍。可惜是英文版,并需要有Wi-Fi的基礎知識后才能真正理解。
**無線電頻譜知識**
[2]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無線網絡導論”一節,P16-P17,“無線電頻譜:關鍵資源”。
此書是目前市面上關于802.11無線網絡書籍的圣經。不過其排版奇特,連章節號都沒有,讀起來著實有些費勁。讀者可首先閱讀這本書以對Wi-Fi有個基本了解。另外,該書涉及到和物理層有關的內容可以略去不讀。
[3]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無線網絡導論”一節,P20-P22。
[4] http://baike.baidu.com/view/345218.htm
摘抄自百度百科詞條“802.11”。筆者對其內容做了必要的增刪改。
**OSI基本參考模型及相關基本概念**
[5] ISO/IEC 7498-1 “Basic Reference Model:The Basic Model”
OSI模型的官方文檔,不過和其他官方文檔一樣,極難理清楚其間的邏輯關系,做手冊用還可以。
[6] http://baike.baidu.com/view/486949.htm
百度百科詞條“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7] ISO/IEC 8802-2 “Part 2 Logical Link Control”
Logical Link Control層的官方標準。不過讀者只需閱讀第一節“Overview”即可。
**CSMA/CA介紹**
[8] http://baike.baidu.com/view/645723.htm
百度百科詞條“CSMA/CA”,以非常通俗的方式解釋了CSMA/CA的工作原理。除非特別需要,讀者也可參考“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一書第三章“802.11 MAC基礎”,P47-P55。
**MAC層Service及其他概念介紹**
[9] IEEE 802.1X-2010 “Port-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Annex D “Basic architectural concepts and terms”
大名鼎鼎的802.1X規范。不過這些規范引用的其他標準非常多,所以802.1X在附錄D中對一些基本概念和術語進行了一番介紹。建議讀者閱讀此文檔。
[10] http://www.doc88.com/p-696270935777.html
SO/IEC 15802-1電子文檔,由doc88提供。全名為“Part 1: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service definition”。定義了MAC service和相關的原語。
**MIB介紹**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nagement_information_base
維基百科詞條“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英文介紹,還算比較好理解。
**802.11組件介紹**
[12] 802.11-2012第4.1節“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architecture”、4.2節“How WLAN systems are different”、4.3節“Components of the IEEE 802.11 architecture”
**802.11 Service介紹**
[13] 802.11-2012第4.5節“Overview of the Services”。
注意,802.11-2012第4節“General description”非常重要,里邊的許多基本概念都需要了解。注意,該節包括的內容非常多,讀者應有選擇的閱讀。
**802.11 MAC服務和幀介紹**
[14] 802.11-2012第5節“MAC service definition”
對802.11 MAC服務進行了完整說明。
[15] 802.11-2012第8節“Frame formats”
802.11 MAC幀完整說明。當然,讀者可把它當做手冊來用。
[16] http://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757419(v=ws.10).aspx
微軟技術文章“How 802.11 Wireless Works”。非常通俗易懂,包含的知識面也比較全。讀者可通過它對802.11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17]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四章“802.11成幀細節”,P78-P127。
[18]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八章“管理操作”中的“節省電力”,P200-P208。
非常詳細得介紹了Power Save的原理和過程。
[19] 802.3-2008“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第3.2.3節“Address fields”
LAN中MAC層的官方文檔。其中有對MAC地址格式的說明。
[20] http://www.doc88.com/p-905531556977.html
doc88上關于MAC組播地址的中文說明。建議讀者閱讀此文檔。
[21]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三章“802.11 MAC幀基礎”中的“802.11對上層協議的封裝”,P65-P66。
**802.11 MAC管理實體介紹**
[22] 802.11-2012第6節“Layer management”
MLME的官方說明,非常詳細。請讀者當手冊使用。
[23]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八章“管理操作”,P182-P224
邏輯還算清晰,建議讀者結合[22]一起閱讀。
[24] 802.11-2012第4.10節“IEEE Std 802.11 and IEEE Std 802.1X-2004”
介紹802.1X如何與802.11相結合。
WEP介紹
[25]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五章“有線等效加密”,P127-P142
關于WEP的詳細介紹。但有些內容用得非常少(例如關于動態WEP密匙的說明)。
[26] 802.11-2012第11.2.2節“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WEP)”
官方對WEP的說明,非常詳細。
[27] 802.11-2012第11.2.3節“Pre-RSNA authentication”
官方對WEP中身份驗證方法的說明。
[28] http://documentation.netgear.com/reference/ita/wireless/pdfs/FullManual.pdf
“Wireless Networking Basics”,Netgear貴公司提供的關于Wi-Fi安全方面的一些簡單介紹。
**RSN數據加密及完整性校驗介紹**
[29] 802.11-2012第11.4節“RSNA confidentiality and integrity protocols”
官方文檔關于TKIP和CCMP的介紹。
[30]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七章“802.11:RSN、TKIP與CCMP”,P162-P176
請讀者結合[29]一起研究。
**EAP和802.1X介紹**
[31] RFC3748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 ”
EAP的官方文檔,總長68頁,難度不是特別大,建議讀者閱讀全文。
[32] http://en.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X
維基百科詞條“IEEE 802.1X”。圖文并茂,讀者可仔細閱讀此文。
[33]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六章“802.1X 用戶身份驗證”,P142-P154
[34] http://www.h3c.com.cn/Products___Technology/Technology/Security_Encrypt/Other_technology/Technology_recommend/200812/624138_30003_0.htm
H3C公司關于802.1X的介紹,非常詳細,難度較小。讀者可先閱讀此文檔。
[35] 802.1X-2010第11節“EAPOL PDUs”
官方對EAPOL格式的詳細說明。
**RSNA介紹**
[36] http://www.docin.com/p-439759696.html
“一種針對RSNA無線網絡的安全等級回滾攻擊研究”,來自豆丁網。3頁內容,比較容易理解。
[37] Real 802.11 Security: Wi-Fi Protected Access and 802.11i,第7章“WPA, RSN, and IEEE 802.11i”和第9章”WPA and RSN Key Hierarchy”
此書是目前筆者找到的關于Wi-Fi安全性方面覆蓋面最齊全的資料。建議讀者深入閱讀。
[38] 802.11-2012第11.6節“Keys and key distribution”
官方文檔關于密匙派生的說明。
[39] 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第二版)第七章“802.11:RSN、TKIP與CCMP”,P176-P182
介紹了RSN的運作方式,對密匙派生和緩存有較為詳細的說明。
**Linux Wi-Fi編程API介紹**
[40] http://wireless.kernel.org/en/developers/Documentation/Wireless-Extensions
Linux Wireless Kernel官方網站,內容非常豐富。建議讀者仔細閱讀。
**netlink編程介紹**
[41] http://www.infradead.org/~tgr/libnl/
libnl官方網站,文檔較為豐富。讀者可閱讀其中關于libnl的文檔。
- 前言
- 第1章 準備工作
- 1.1 Android系統架構
- 1.2 工具使用
- 1.2.1 Source Insight的使用
- 1.2.2 Eclipse的使用
- 1.2.3 BusyBox的使用
- 1.3 本書資源下載說明
- 第2章 深入理解Netd
- 2.1 概述
- 2.2 Netd工作流程
- 2.2.1 main函數分析
- 2.2.2 NetlinkManager分析
- 2.2.3 CommandListener分析
- 2.2.4 DnsProxyListener分析
- 2.2.5 MDnsSdListener分析
- 2.3 CommandListener中的命令
- 2.3.1 iptables、tc和ip命令
- 2.3.2 CommandListener構造函數和測試工具ndc
- 2.3.3 InterfaceCmd命令
- 2.3.4 IpFwd和FirewallCmd命令
- 2.3.5 ListTtysCmd和PppdCmd命令
- 2.3.6 BandwidthControlCmd和IdletimerControlCmd命令
- 2.3.7 NatCmd命令
- 2.3.8 TetherCmd和SoftapCmd命令
- 2.3.9 ResolverCmd命令
- 2.4 NetworkManagementService介紹
- 2.4.1 create函數詳解
- 2.4.2 systemReady函數詳解
- 2.5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2.5.1 本章總結
- 2.5.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3章 Wi-Fi基礎知識
- 3.1 概述
- 3.2 無線電頻譜和802.11協議的發展歷程
- 3.2.1 無線電頻譜知識
- 3.2.2 IEEE 802.11發展歷程
- 3.3 802.11無線網絡技術
- 3.3.1 OSI基本參考模型及相關基本概念
- 3.3.2 802.11知識點導讀
- 3.3.3 802.11組件
- 3.3.4 802.11 Service介紹
- 3.3.5 802.11 MAC服務和幀
- 3.3.6 802.11 MAC管理實體
- 3.3.7 無線網絡安全技術知識點
- 3.4 Linux Wi-Fi編程API介紹
- 3.4.1 Linux Wireless Extensions介紹
- 3.4.2 nl80211介紹
- 3.5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3.5.1 本章總結
- 3.5.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4章 深入理解wpa_supplicant
- 4.1 概述
- 4.2 初識wpa_supplicant
- 4.2.1 wpa_supplicant架構
- 4.2.2 wpa_supplicant編譯配置
- 4.2.3 wpa_supplicant命令和控制API
- 4.2.4 git的使用
- 4.3 wpa_supplicant初始化流程
- 4.3.1 main函數分析
- 4.3.2 wpa_supplicant_init函數分析
- 4.3.3 wpa_supplicant_add_iface函數分析
- 4.3.4 wpa_supplicant_init_iface函數分析
- 4.4 EAP和EAPOL模塊
- 4.4.1 EAP模塊分析
- 4.4.2 EAPOL模塊分析
- 4.5 wpa_supplicant連接無線網絡分析
- 4.5.1 ADD_NETWORK命令處理
- 4.5.2 SET_NETWORK命令處理
- 4.5.3 ENABLE_NETWORK命令處理
- 4.6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4.6.1 本章總結
- 4.6.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5章 深入理解WifiService
- 5.1 概述
- 5.2 WifiService的創建及初始化
- 5.2.1 HSM和AsyncChannel介紹
- 5.2.2 WifiService構造函數分析
- 5.2.3 WifiStateMachine介紹
- 5.3 加入無線網絡分析
- 5.3.1 Settings操作Wi-Fi分析
- 5.3.2 WifiService操作Wi-Fi分析
- 5.4 WifiWatchdogStateMachine介紹
- 5.5 Captive Portal Check介紹
- 5.6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5.6.1 本章總結
- 5.6.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6章 深入理解Wi-Fi Simple Configuration
- 6.1 概述
- 6.2 WSC基礎知識
- 6.2.1 WSC應用場景
- 6.2.2 WSC核心組件及接口
- 6.3 Registration Protocol詳解
- 6.3.1 WSC IE和Attribute介紹
- 6.3.2 802.11管理幀WSC IE設置
- 6.3.3 EAP-WSC介紹
- 6.4 WSC代碼分析
- 6.4.1 Settings中的WSC處理
- 6.4.2 WifiStateMachine的處理
- 6.4.3 wpa_supplicant中的WSC處理
- 6.4.4 EAP-WSC處理流程分析
- 6.5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6.5.1 本章總結
- 6.5.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7章 深入理解Wi-Fi P2P
- 7.1 概述
- 7.2 P2P基礎知識
- 7.2.1 P2P架構
- 7.2.2 P2P Discovery技術
- 7.2.3 P2P工作流程
- 7.3 WifiP2pSettings和WifiP2pService介紹
- 7.3.1 WifiP2pSettings工作流程
- 7.3.2 WifiP2pService工作流程
- 7.4 wpa_supplicant中的P2P
- 7.4.1 P2P模塊初始化
- 7.4.2 P2P Device Discovery流程分析
- 7.4.3 Provision Discovery流程分析
- 7.4.4 GO Negotiation流程分析
- 7.5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7.5.1 本章總結
- 7.5.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8章 深入理解NFC
- 8.1 概述
- 8.2 NFC基礎知識
- 8.2.1 NFC概述
- 8.2.2 NFC R/W運行模式
- 8.2.3 NFC P2P運行模式
- 8.2.4 NFC CE運行模式
- 8.2.5 NCI原理
- 8.2.6 NFC相關規范
- 8.3 Android中的NFC
- 8.3.1 NFC應用示例
- 8.3.2 NFC系統模塊
- 8.4 NFC HAL層討論
- 8.5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8.5.1 本章總結
- 8.5.2 參考資料說明
- 第9章 深入理解GPS
- 9.1 概述
- 9.2 GPS基礎知識
- 9.2.1 衛星導航基本原理
- 9.2.2 GPS系統組成及原理
- 9.2.3 OMA-SUPL協議
- 9.3 Android中的位置管理
- 9.3.1 LocationManager架構
- 9.3.2 LocationManager應用示例
- 9.3.3 LocationManager系統模塊
- 9.4 本章總結和參考資料說明
- 9.4.1 本章總結
- 9.4.2 參考資料說明
-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