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時代的企業公關危機特征研究
在以云計算為基礎的數據庫時代,原來的信息消費者變成了信息生產者。不良的信息對企業的生產發展常帶帶來致命一擊。微博時代,企業信息披露呈現以下4大特征:
**1、傳播速度快**
在以云計算為基礎的數據庫時代,原來的信息消費者變成了信息生產者。微博傳播新聞的速度以分、秒計算,不再像傳統的媒體,以紙介媒體和電視媒體作為信息的主要途徑;在開放的網絡平臺上,任何用戶的發言都增加了新聞的擴散速度和影響力。使得企業危機出現得越來越多,突發性越來越強,危害性越來越大,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傳播速度快,是企業信息公布不當而致使發生公關危機的重要因素。
**2、大眾化趨勢明顯**
微博時代,互聯網逐步發展到個人互聯,為網絡使用者提供了“出聲”的話筒,并可以與媒體互動,由傳統的媒體推動,演變為民眾推動。大眾可以第一時間將信息用生活化的語言,迅速傳遞到用戶所在的圈子,甚至比網絡在線新聞、新聞播報更快、更大眾化。
**3、更喜聞樂見**
相對于官方新聞、報紙、網絡評論,呆板、劣拙的新聞文辭,140字的微博發布者即興成段、脫指而出,更易形成碎片化的文字傳播。同時由民眾即興調侃而盛行的各種“門”、“釣魚”、“藏貓貓”等貼近大眾生活的口語,更易激起大家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讓他們更熱衷于參與傳播、關注和評論,引發消息的進一步擴散。一旦不良信息被冠以一個有傳播趣味的名字或一段風趣成章的片段,在很長時間內,都非常容易被搜索到,并可能一直存在于網絡中。甚至,也許只要輸入該企業或產品的關鍵詞,相關被熱炒的流行語就會在搜索引擎的引導下直接成為搜索結果,長期影響企業形象。
**4、破壞性更強**
大部分網絡用戶缺乏正統、規范的新聞媒體專業培訓和鍛煉,往往情緒化的傳播不負責的新聞信息,并帶有極強的感情色彩抨擊評論,容易引起極端反應。更有甚者,謠言來于內部:企業內部員工對企業有不滿,以及一旦有大眾關注的其他小道消息傳來,他們都可能把信息在第一時間內便捷地發到網絡上。若其他媒體推波助瀾,信息經過各種途徑受眾數量的數倍擴大,企業就很可能成為“網絡公民”口誅筆伐的對象,企業在事件不斷的發展、移動、演變中,若應對不妥,引發多次信任危機,造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