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組合模式
將對象組合成樹形結構以表示“部分——整體”的層次結構。組合模式使得用戶對單個對象和組合對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組合模式適用范圍:樹形結構的“部分——整體”的關系中。
## 二、類圖

上圖中:Component表示的不是整體,整體也好,部分也罷,Component表示的是他們共有的操作,定義成接口,所以從Component到Composite是聚合關系。
不同看法: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我覺得Client應該和Composite有聯系,而不是Component。畢竟Composite中定義的才是具體的物件,在Component中是一些操作。
我的理解是下面這幅圖:

可以這么理解嗎?
- 前言
- 抽象工廠——創建型設計模式一
- 工廠三姐妹——創建型設計模式之二
- 初識面向對象設計模式
- 建造者模式——創建型模式之三
- 原型模式——創建型設計模式四
- 適配器 and 組合模式——結構性模式之一
- 橋接模式——結構性設計模式之二
- 組合模式——結構型設計模式之三
- 裝飾模式——結構型設計模式之四
- 外觀模式——結構型設計模式之五
- 代理模式——結構型設計模式之六
- 觀察者模式——行為型設計模式之五
- 模板設計——行為設計模式之一
- 命令模式——行為設計模式之二
- 狀態模式——行為型設計模式之三
- 職責模式——行為設計模式之四
- 中介模式——行為模式之六
- 策略+簡單工廠 實戰篇
- 看觀察者怎么全方位觀察機房收費系統
- 登陸也需要裝飾——機房收費系統裝飾模式實戰
- 何為抽象?你有本末倒置嗎?
- 再回首,策略、簡單工廠是否依然?
- 再回首——行為型設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