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6 陽志平 心智工具箱
1
我的春季大課認知寫作學第四期即將開課,給新同學們準備一份預習指南。從《文心書話》的矮紙斜行到《認知寫作學》的高頭講章,從來沒想到,我談純文學的寫作課會如此受歡迎。感謝往期數百門生。
客觀地說,我不是一個好老師。一者是作為一家集團公司的管理者,日常工作繁忙,每次錄課都是寫完課件,馬上就下攝影棚,沒有任何時間修正;二者是我的湖南口音與干貨講課風格,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同時,由于只能每年只有非常少的業余時間講課,不得不將大量信息壓縮在短短十周課程內,導致認知寫作學信息含量龐大,參考書目在 200+,參考論文在 100+,還需要動手寫作。
我想,報名來聽課的同學,都是花錢求虐。但堅持學到底的同學們聽得很爽。為什么?從往期同學感言中挑選幾條,答案自現。
一期
陽老師的寫作課就像一場魔術表演,一會兒從寫作談到認知科學,一會兒談到網絡科學,一會兒談到人生意義,一會兒談到創新感覺。他光著腦袋在屏幕里興高采烈地講解寫作技藝,喜感洋溢,大洋彼岸,我看得心花怒放,拍案驚奇。—— Oliver Ding
二期
如果要問為什么想成為心智學徒,一定是 3 月的認知寫作課程給我的震撼太大了。在課程答疑群里我也說過,學習的感覺像一個走過很多彎路尋找卻依然只看到冰山一角的人,突然看到了整座冰山一樣。大概第二堂課的時候我還在微博寫了: 看一個普通話不標準的中年男人用沒有抑揚頓挫的語調講了 30 分鐘的視頻,居然想哭。好 sexy 的方法論 [淚] —— Tara
三期
我在「認知寫作學」最大的收獲是,寫作不再是為了功效。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功利和算計,會足夠的多。無聊的人生,像報告模板一樣。有趣的人會偏離規范,創造自己的意義,活出自己的精彩。寫作可以創造一個自己,你不但給文字以新鮮生命,還賦自己生命以意義。 —— 郭雨明
2
在這個時代,在快餐文與 IT 評論文的感染下,我們早就忘記了,文學是人學,文學幫助我們創造人生意義,重新發現世界。日常生活,你能夠碰到的功利計算已經足夠多,各類有意義的事物總在不斷抓住你的注意力。然而,文學的意義恰恰在于無用之用。
公司新來的同事問,認知寫作學會教會我寫 10 萬 + 微信公眾號文章嗎?我的回答堅決:不。認知寫作學不教這個,也無需教這個。十年前,我們流行寫博客;五年前,我們流行寫微博;今天,我們流行寫微信公眾號。但是流行并不代表著好的品味。就像我的微信公眾號簡介所寫的一樣:
這個微信公眾號的簡介始終是一句話:「陽志平的私人寫作空間」。 我不想讓它成為所謂的「內容創業」與「自媒體」的一部分。因此,正文從來不談時事。歡樂苦短,憂愁實多。寫作還有另一種用途:安放自己的心靈。心智工具箱,只記錄我的讀書與寫作。
那些抽象級別高、品味好的寫作原理,它一定是跨越所有歷史周期所有文本體裁的。而這些原理,它就安放在我們大腦中。因為作者與讀者,都是使用同一顆大腦。這顆大腦受制于那千千萬萬年以來,星辰起落,狩獵采集,演化大道。我要做的是,借助認知科學利器,從那些經典文本中,發現這些早就存在的寫作原理。
它們是卿云爛兮,糾漫漫兮;它們也是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它們更是寂寞流淚,身如浮萍,斷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會同行。
3
依照我修煉寫作的不同階段,給各位新同學準備一些預習文章。我修煉寫作的第一個階段,我將其稱之為快寫慢改。在這一階段,我重點訓練簡潔的思考、清晰的邏輯與雄辯的美文,此階段談寫作的文章如下:
文 1:如何提高文章含金量?
網址:http://www.yangzhiping.com/psy/think-density.html
「如果你想要清晰地思考,就必須遠離人群。但是走得越遠,你的處境就會越困難,收到的阻力也會越大。因為你沒有迎合社會習俗,而是一步步地與它背道而馳。」這篇文章介紹了提高文章知識密度、創意密度的幾個基本原則,分別是:
離一手信息更近;
假想面前有一位讀者,平庸作家讀者是市場,偉大作家讀者是挑剔的自己;
寫作時遵循奧卡姆剃刀原則,采取修剪之刃與隱喻濾鏡兩大神器。
文 2:快速寫作模式談
網址:http://www.yangzhiping.com/psy/writers-model.html
這篇文章是我的快速寫作經驗總結。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模式與步驟。
4
我修煉寫作的第二個階段,我將其稱之為文心書話。這是一本意外涌現的,我談寫作的圖書。該書沿著文氣、文心、字句、修辭、篇章展開。同時我采取了書話體寫作,向錢鐘書等名家致敬,別有趣味。
文 1:文氣
文氣是讀者念誦詩文的速度。如,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比較,「飲馬度秋水,水寒風似刀」文氣更暢。為了提高文氣,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刪除文章中泛濫的「的」。請讀:《什么是文氣?》。
文 2:文心
好作家無不惜字如金,崇尚簡潔。寫作的基本原理就是讓讀者少選擇與辨別。就像老裁縫一樣,為顧客量身定制,才能做出貼身衣裳。好作家需要考慮讀者期望。一些作家讀者是市場;另一些作家的讀者是挑剔的自己。請讀:《句法能量》。
文 3:字詞
一個作家最好的早期訓練是什么?海明威回答:不幸的童年。語言學家郝爾德發現,活動空間越小的動物,越具備精致的藝術才能。早年被隔離的經歷,使得張愛玲與白先勇敏感多思,心理詞典擁有的詞條、詞條各形式遠勝同齡人。高明的作家捍衛閱讀體驗,讓讀者不費力地體會自己要表達的東西。請讀:《到底是張愛玲》。
文 4:修辭
風情首推張愛玲,雅興當讀錢鐘書。什么是風喻?你可以理解為比喻的平方、比喻的立方。我們可以一路循環下去,就是比喻的 N 次方。一個典型例子是日本女詩人小野小町的「寂寞流淚,身如浮萍,斷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會同行。」請讀:《修辭不只是明喻》。
文 5:篇章
當我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學習作文,必然會學習總分總、總分這些結構,但是寫好這些結構不容易。即使是錢鐘書這樣的大作家,也會一改再改。請讀:《豬肚壞了小闌尾》。
上述文章參見《文心書話》第一章的電子版:http://www.yangzhiping.com/files/wenxin001.pdf
除了《文心書話》之外,此間寫的兩篇約稿,同樣可以參考:
文 6:納博科夫的卡片
藝術無非是制作一種形式,將生命裝在里面;作家無非是創作一個世界,用自己的規則來搭建。有些作家搭建世界時,習慣從一個又一個俗詞開始;而有些作家則習慣拼接一張又一張卡片。俗詞是概念、套話、冗語;卡片則是印象、情緒、生命。請讀:《納博科夫的卡片》。
文 7:聰明人的寫作原則
頭腦清晰,寫作未必清晰;清晰寫作,必然需要一顆清晰的頭腦。平克以往著作,如《語言本能》、《心智探奇》寫作嚴謹,文筆優美,想象瑰麗,暢銷且長銷,這本書《風格感覺》也不例外,站在認知科學角度,教你寫作。請讀:《聰明人的寫作原則》。
5
我修煉寫作的第三個階段,它就是認知寫作學了。認知寫作學,始于快寫慢改,中途博采眾長,融會貫通認知心理學、認知修辭學、認知語言學、認知敘事學與中國古典文論,再夾雜認知人類學、認知神經學、心理語言學、心智哲學、閱讀心理學,創造心 理學、TRIZ、行動科學與西方文論,終于自成一家。
文 1:認知寫作學的前生今世
什么是修辭?所謂修辭,就是對零度的偏離;什么是零度?詞典規范。有趣的人生也是如此,偏離規范,且找到了自己的生動,創造了自己的感覺。因此,修辭,作為人生意義。偉大作家不僅自身的生命生動有趣,且能塑造千古流芳的有趣,感動一代又一代人。一個有趣事實是西方對人生意義最困惑的時候,往往是修辭學最沒落的時候。反之亦然。在今天這樣的強科學主義時代,人人都推崇邏輯與故事的力量。我們卻忘記了文采的力量。請讀:《致新同學 —— 認知寫作學的前生今世》。
文 2:認知寫作學入門書目
在今天這樣的強科學主義時代,寫作的意義何在?一個 App 可能生命周期不到十年,而美麗的詩句,千年后,依然能擊中那些敏感的心靈。風光這么美麗,使我興奮,我禁不住高聲歌唱,但是有誰來和我呢?請讀:《認知寫作學入門書目》。
文 3:認知寫作學自序:點火櫻桃
對于多數寫作者來說,「心花怒放 / 開到荼蘼」勉強能夠;「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寫不出來;而「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只好嘆為觀止。認知寫作學不能幫你寫出「點火櫻桃」這樣的千古名句,卻可以幫你去理解寫作背后的美妙與文學為何是人生的關照。請讀:《認知寫作學》自序:點火櫻桃
文 4:認知寫作學后記:但當歡樂
寫作的意義正在于無用。一輩子,我們碰到的功利計算會足夠多,有意義的事物總會不斷抓住我們的注意力。然而,美好的寫作并不教這個,也無需教這個。寫作的此時此刻就是一切,就是歡樂與意義。比如家中那情竇初開的小女,遇見他,突然明白,用「云間月」「海上花」,來形容自己喜悅的心情。那時,她的愛情開始閃亮。請讀:《認知寫作學》后記:但當歡樂
文 5:憂傷的文學:認知寫作學二期畢業致辭
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中國,一個憂傷的國度。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這是李白;人生不得長歡樂,年少須臾老到來——這是白居易。即使是李世民,也曾嘆道: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我們的歡樂,總是與憂傷同行。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正是文學,將憂傷處理為美,最終流傳在篝火旁,酒肆間,書香上。請讀:《憂傷的文學——認知寫作學二期畢業典禮致辭》。
文 6:人的文學——認知寫作學三期開學典禮致辭
語言和我們的思維、生活是如此深深地糾纏在一起。它就像空氣之于人水之于魚。人們漸漸忘記了捍衛語言、保護語言的多樣性。浸潤在這些流行文體構建的壞中文環境中,不知不覺,你慢慢地習以為常。你甚至以為這是中文世界的常態。請讀:《人的文學——認知寫作學三期開學典禮致辭》。
小結
文學是人學,寫作的此時此刻就是一切,就是歡樂與意義。
陽志平
2017-02-25
備注:點擊閱讀原文,預約認知寫作學四期。課程燒腦,致力探索世界底層,無意遷就庸眾。報名請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