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叫做正確的事?正確的事有哪些?為什么要做正確的事?
所謂正確的事有如下特征
> 能夠讓公司或個人有長期收益的事(不是短期收益)。所謂長期收益,意味著,做的這個事可以在3-5年內有收益,而不是做一次有一次的收益。
> 能夠讓公司或個人有質的改善或成長的事。
> 能夠提高效率的事。(效率=有用功/總功)
> 能夠解放生產力的事。
> 能夠讓公司或個人更有競爭力,增加更多的可能性的事。
對于工程師來說,正確的事有哪些?
多關注自己得到的,而不是自己失去的。平庸的人才會更關注于自己失去的,而優秀的人則都是會“投資”的人,一個人的“時間”、“金錢”、“青春”、“精力”、“經驗”、“能力”等都可以拿來做投資的,而聰明的投資人都是關注自己會得到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失去的東西。
簡化和自動化。做可以提高效率,解放生產力的事。至少先從提高自己個人的效率,解放自己的生產力開始。(注意:效率不是做的快,效率=有用功/總功,所以,要么降低總功,要么提高有用功)
學習并使用更優秀的技術。尤其是那些可以解放生產力的技術。
用通用的技術解決公司內特定的問題。case-by-case的解決問題只會讓你得到“術”,而不會讓你得到解決問題的“道”,只有能用的技術才能讓你逼近本質上的東西,而這才是讓你能成長,能達到更高位置的東西。
不要加班,并讓自己條件受限,這樣才能逼迫自己只能使用智力而沒法使蠻力。
遠離勞動密集型的工作(那些用加人加錢來完成的事),遠離流程重審批重的工作,親近知識密集型和相信員工的工作。
用技術解決問題,而不是用管理解決問題(參看酷殼的《AWS 的 S3 故障回顧和思考》)
堅持用高的標準來做技術。因為,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
嚴謹地對待技術。
嚴謹的設計和代碼、評審、測試、運維,而不是用workaround或是hack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會讓你的技術水準更上一層樓。
做有思想的軟件,而不是拼湊出來的軟件。(參看《Unix編程藝術》等書)學習各種基礎技術的原理和思想,而不是應付工作。
#### 二、如何才算是:“用一顆非常嚴肅的心來面對自己的個人發展和成長”?
所謂自己的發展和成長并不完全是在公司的升職和加薪,而是:
自己是否能能進入世界一流的公司并在里面干一流的活。
自己是不是能找到穩定的?所謂穩定并不是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而是無論世界怎么變,自己都能找到一流的工作。
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大多數人干不出來的事?大多數人干不出來的事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困難的事,一個是麻煩的事。
自己是否有領導力?一種別人有問題會來請教你的現像,一種老被別人依賴的現像(參看《技術人員的發展之路》)
#### 四、如何才能做到可以不委曲求全追求正確的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無法完全不委曲求全,總是要委曲求全很多事,但是長期委曲求全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所以,這里說的是如果才能不長期的委曲求全。
下面我給幾個建議:
> 良禽擇木而棲,找到和自己對味的領導或公司,而不是去改變和自己不對味的人和公司。
> 找到有智慧的人共世,而不是找有小聰明的人,更不要找愚蠢的人。
> 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至少達到“工作自由”這個級別——也就是隨時都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 五、主管和公司不認可我的績效,我應該怎么處理?
首先,好的主管應該是在你出錯或是有問題的當時就會提出你的問題,并和你一起找原因想辦法并幫助你改善和加強你的能力。好的主管一定是讓員工成功的,而不是讓員工失敗的。所以,如果你的績效有問題,好的主管其實也是要反省自己是否用對人了。
如果你的主管并不是這樣的,而是平時不指出你的問題,也不幫助你,而是“秋后算賬”式的玩法,無論你的能力是否有問題,你都一定要離開這個主管,這是個不稱職的主管。
如果你的主管是個好主管,或者他是個不算差的主管。那么,在績效考核時,你一定要問清楚,績效不達標的相關案例,越具體越好,這樣會讓你自己能判斷出來,是自己沒有呆在正確的地方,還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如果是前者,那么你需要考慮一下是否想去迎接挑戰,哪怕績效不達標你覺也值了,如果覺得自己能力有問題無法挑戰更高層次的事,那么你應該想想自己的長處和強項(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強項的),所以,那就揚長避短,找到適合發揮自己長處和強項的地方。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更多的話題。
另外,上述的是和管理相關的東西,是我從2006年以來這十來年的管理經驗,并不一定全對,還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議和批評。上述和個人相關的東西,是我98年從學校畢業以來的真實的經歷形成的思考和總結,因為每個人經歷不一樣,所以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
最后,引用一句我第一次做管理的時候,管理培訓課上的一個觀點——“作為經理,你要讓你的員工成功,而不是讓他們失敗,員工失敗了,經理要負主要責任”。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