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師的五個等級
—–此文來自吳軍的《硅谷來信》
你好!我在之前的幾封信中談到了很多職業發展的體會,在這之后收到了一些讀者的回信反饋,我總結了一些讀者的問題,發現下面的一些疑問很有代表性,有朋友問:“老師您好我是做程序員或者是財務,編輯,律師的,想在專業上搞的更精深一些,也喜歡這個專業,但是如果長期搞技術,在單位地位低下,很迷茫”我知道在我的讀者之中很多人可能正在往上努力打拼,有些人可能在基層位置上工作了很多年遇到了職業發展的天花板,他們并不想放棄自己所喜歡的專業,但是覺得在單位中如果無法當官就沒有前途,一些人聽說國外的一些公司對工程師很重視非常的向往,同時也抱怨自己的單位對自己不重視,并且將這種情況上升到制度文化的高度,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定義一個對專業人士的評價體系,這個體系不是我發明的,而是前蘇聯著名的物理學家朗道發明的,朗道一生有三個貢獻,首先作為一個科學家,他發明了朗道變換并且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其次作為一個教育者他建立了一個被稱為朗道堡壘的理論物理進階練習,這實際上是一系列越來越難的物理學練習題,一個學習理論物理的人就可以通過看看自己能夠攻克多少朗道堡壘知道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水平,這有點像游戲闖關一樣;第三,他提出了一種按照水平和貢獻劃分物理學家的方法,被稱為物理學家的等級,按照朗道的理論,物理學家可以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最高,第五級最低。每一級之間能力和貢獻相差十倍,在第一級當中朗道列出了當時十幾個世界級的大師包括波爾、狄拉克等人。在第二級中全世界也只有幾十位,朗道將自己列入了2.5級,在獲得了諾貝爾獎后,將自己提升到了1.5級。在所有的物理學家中朗道給出了一個零級的物理大師那就是愛因斯坦。朗道等級最核心的思想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數量級的差別而不是通常人們想象的差一點點。
仿照朗道的方法我也將工程師分為了五個等級。對于其專業的人士也可以依次分類,分類的原則大致如下,
> 第五級:能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程工作。
> 第四級:能指導和帶領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作。
> 第三級:能獨立設計和實現產品并且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 第二級:能設計和實現別人不能做出的產品,也就是說他的作用很難取代。
> 第一級:開創一個產業。
以計算機行業為例,一個人畢業之后,經過一段時間鍛煉,能夠熟練的運用工程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獨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導,這就算一個合格的五級工程師。
再具體一點,比如說這個人在京東公司任職,老板讓他做一個工具,找出那些不斷幫助男女朋友買書的讀者,他自己知道在公司內找誰去要數據,如何確認兩個人可能是男女朋友,而且經常買書,也知道自己在京東公司的環境里應該使用什么樣的開發工具,以及為了方便客戶使用這個工具應該有什么樣的基本功能。如果還做不到這件事情那就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的工程師。
> 在過去工程師和科學家是可以并列的頭銜,今天在法國和德國依然如此,那里的工程師會有一個特殊的資格證書,就如同醫生和律師有特殊的資格證書一樣,但是在中國,很多人從工科大學一畢業,公司的就會在他的名片上印上工程師,然后就似乎已經成為工程師了,很多人有這個頭銜,但并不具有工程師所應該具有的基本的技能。
在IT行業很多人被稱為碼農,雖然這個名字不太好聽,但是仔細想一想,似乎也是對天天簡單的重復低層次的IT工作的人的一個形象的寫照。
我想上述對于一個五級工程師的要求,任何一個從工科大學畢業的學生,只要自己有心往這個方向努力是不難達到的。如果達不到這個曾次那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對于四級工程師就需要有領導能力和在工程上把大問題化解為小問題的能力了,用我之前所說的愿景、目標、道路的邏輯它們尋找出實現比較的目標的道路,工程師和科學家不同,后者考慮的是對與錯,而前者只在現有的條件下考慮好和壞的解決方案。
比如在建造一座海灣大橋時,工程師會在現有資金條件下根據交通的需求,設計一個200年使用壽命的大橋,但是為了讓軍隊迅速的通過一條河,他們的目標就變成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建造足夠讓軍隊安全通過的浮橋。目標不同工程師的解決方案就會不同,這件事對于土木工程師和橋梁工程師來說常常不是問題。但是很多搞IT的人就會把海灣大橋修車浮橋。也會把浮橋按照海灣大橋的要求慢慢修,因此能否成為四級工程師,就要看能否很好的解決一個這樣有規模的實際問題。這個能力遠不是熟練的寫程序就足夠的,很多人抱怨自己的機會不夠,其實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中國IT公司里非常缺乏這樣有頭腦的工程師,至于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得到機會,他們和上下級之間的較強的溝通能力幫助了他們。
對于第三級的工程師就應該能夠獨立帶領人,做出一個能夠為公司掙得利潤的產品,這里面除了上述能力之外,還涉及到對市場的判斷和營銷能力,很多人說我就是做工程的這個東西是否有用我不清楚,有什么事情你叫我做就好了。這樣顯然達不到第三級的要求,第三級的工程師本身必須是非常好的產品經理,一個良好的工程素養的人。如果心胸開闊,愿意接受各種意見和建議,經過努力和是可以做到這一步的。你可能奇怪我為什么專門強調心胸開闊呢?因為人有多大的心,就能做多大的事情。有人抱怨自己作為工程師收入和社會地位太低,我想如果你能做到第三級,那就已經不低了,當然再往上就不是很多人能夠做到了。
第二級是能夠做出先前沒有的東西的人,世界會因為他們多少而有點不同。舉幾個例子,比如北極光風投的創始人鄧鋒,在他之前,世界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防火墻設備,他們做出了這個設備,并且成功創立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防火墻公司,這個公司在被收購之前市值大約是20億美元,他可以算得上是二級工程師。另外谷歌云計算的發明人迪恩,也可以算。你如果能夠稱為二級工程師非常好,但是如果不能也沒有關系,但是如果不能也沒有關系,不必對自己太苛刻;第一級就是開創一個產業的人,包括愛迪生、福特、貝爾等人,這可能離我們遠了一些,我想接下來大家就應該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沒提高一級你的影響力和收入就會增加很多,當然對你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會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