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章. 限制模式的Shell
#### 限制模式下被禁用的命令
* 在限制模式下運行一個腳本或部分腳本將禁用一些命令,盡管這些命令在正常模式下是可用的。這是個安全措施,可以限制腳本用戶的權限,減少運行腳本可能帶來的損害。
被禁用的命令和功能:
* 使用 _cd_ 來改變工作目錄。
* 修改 _$PATH_, _$SHELL_, *$BASH_ENV* 或 _$ENV_ 等[環境變量](http://tldp.org/LDP/abs/html/othertypesv.html#ENVREF)
* 讀取或修改 _$SHELLOPTS_,shell環境選項。
* 輸出重定向。
* 調用包含 / 的命令。
* 調用 [exec](http://tldp.org/LDP/abs/html/internal.html#EXECREF) 來替代shell進程。
* 其他各種會造成混亂或顛覆腳本用途的命令。
* 在腳本中跳出限制模式。
#### 例 22-1. 在限制模式運行腳本
```
#!/bin/bash
# 在腳本開頭用"#!/bin/bash -r"
#+ 可以讓整個腳本在限制模式運行。
echo
echo "改變目錄。"
cd /usr/local
echo "現在是在 `pwd`"
echo "回到家目錄。"
cd
echo "現在是在 `pwd`"
echo
# 到此為止一切都是正常的,非限制模式。
set -r
# set --restricted 效果相同。
echo "==> 現在是限制模式 <=="
echo
echo
echo "在限制模式試圖改變目錄。"
cd ..
echo "依舊在 `pwd`"
echo
echo
echo "\$SHELL = $SHELL"
echo "試圖在限制模式改變Shell 。"
SHELL="/bin/ash"
echo
echo "\$SHELL= $SHELL"
echo
echo
echo "試圖在限制模式重定向輸出內容。"
ls -l /usr/bin > bin.files
ls -l bin.files # 嘗試列出試圖創建的文件。
echo
exit 0
```
- 第一部分 初見shell
- 1. 為什么使用shell編程
- 2. 和Sha-Bang(#!)一起出發
- 2.1 調用一個腳本
- 2.2 牛刀小試
- 第二部分 shell基礎
- 3. 特殊字符
- 4. 變量與參數
- 4.1 變量替換
- 4.2 變量賦值
- 4.3 Bash弱類型變量
- 4.4 特殊變量類型
- 5. 引用
- 5.1 引用變量
- 5.2 轉義
- 6. 退出與退出狀態
- 7. 測試
- 7.1 測試結構
- 7.2 文件測試操作
- 7.3 其他比較操作
- 7.4 嵌套 if/then 條件測試
- 7.5 牛刀小試
- 8. 運算符相關話題
- 8.1 運算符
- 8.2 數字常量
- 8.3 雙圓括號結構
- 8.4 運算符優先級
- 第三部分 shell進階
- 10. 變量處理
- 10.1 字符串處理
- 10.1.1 使用 awk 處理字符串
- 10.1.2 參考資料
- 10.2 參數替換
- 11. 循環與分支
- 11.1 循環
- 11.2 嵌套循環
- 11.3 循環控制
- 11.4 測試與分支
- 12. 命令替換
- 13. 算術擴展
- 14. 休息時間
- 第五部分 進階話題
- 19. 嵌入文檔
- 20. I/O 重定向
- 20.1 使用 exec
- 20.2 重定向代碼塊
- 20.3 應用程序
- 22. 限制模式的Shell
- 23. 進程替換
- 26. 列表結構
- 25. 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