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獲取全選**
**AOI:** 首先切換到腳本編輯界面


左邊那一塊就是腳本編輯視圖,這個毫無疑問了。而下面的黑色大塊,則是python的交互窗口,可以直接在這里執行命令。
首先在交互窗口可以看到的是這么些內容

這些內容詳細的寫上了python版本,交互窗口的操作快捷鍵等等的信息。而最下面的幾行寫的卻不是操作相關的信息,而是別的內容
**H子:** 說的是這個?

上面寫了一堆內置模塊和便利化的導入庫以及變量?說的是什么呢?
**AOI:** 這里就本著簡單入門的原則來解釋一下,方便后面的展開好了。
首先對于我們獲取選中對象的最重要的一項,就是bpy.context
可以看到,在blender API的文檔上面

Application Modules這一欄第一個就是Contex Access(bpy.context),可見其重要性。
對于這個類,原文描述是:
>The context members available depend on the area of Blender which is currently being accessed.
>可用的上下文成員取決于正在訪問的Blender區域
>Note that all context values are readonly, but may be modified through the data api or by running operators
>所有上下文成員都是只讀的,但是可以用過data api或者運算符進行操作。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從這個api里面獲取到正在操作的區域的對象。比如說正在3DViewer區域選中了一些模型。那么就可以通過bpy.context下面的某個值獲取當前選中的對象了。而此處要說的,就是這“某個對象”了。
首先去到交互窗口,輸入bpy.contex.

然后按下 **【Ctrl+空格鍵】** 使其彈出自動補完代碼提示。

就可以看到下面彈出了長長的一條代碼提示。同樣的,具體的每個值可以獲取什么東西,都可以在[**API頁面**](https://docs.blender.org/api/blender_python_api_current/bpy.context.html)看到具體的描述。
而我們獲得選中對象所需要的值,就是
bpy.context.selected_objects
直接在交互窗口輸入這一行命令

就可以直接見到輸出了三個對象,可以看出bpy.context.selected_objects所獲取的,就是選中的所有對象的數組。
**H子:** 這樣的話,往后就可以開辟一個新變量儲存起這個數組的內容,也可以使用各種方式對數組進行遍歷,再進一步進行其他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