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 **1.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概念**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中國簡稱西太平洋副高),是一個在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壓環流系統。**影響我國的并不是副高主體,而是伸向我國大陸的脊**,因此副高的變動是指脊的變動。它像一根鞭子趕著雨帶趕著臺風,它的進退和強弱直接影響著我國的天氣與氣候。
>[success] ### **2.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與我國雨帶**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對我國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它西部的高壓脊。它的位置和強度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 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線位于北緯20°以南,高壓北緣是沿副高脊線北上的暖濕氣流與中緯度南下的冷空氣相交綏地區,鋒面、氣旋活動頻繁,形成大范圍陰雨天氣,受其影響**華南進入雨季**;
* 到6月中、下旬,副高脊線北跳,并穩定在北緯20°~25°之間,雨帶隨之北移,**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雨季,即梅雨**;
* 7月上、中旬,副高脊線再次北跳,擺動在北緯25°~30°,這時**黃河下游地區進入雨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結束,進入盛夏。由于處于高壓脊控制,出現伏旱
* 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線跨越北緯30°,到達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帶隨之北移,**華北北部、東北地區進入雨季**;
* 8月底或9月初,**高壓脊開始南退**,雨帶隨之南移。
* 10月以后,高壓脊退至北緯20°以南,**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
  從上述可知,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活動特點:**夏季北進時,持續時間較長,移動速度較慢,而秋季南退時,卻時間短,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活動的年際變化較大。當其活動出現異常時,常常造成我國較大范圍的旱澇災害。**
>[danger] ### **3.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與臺風**
  夏秋之際,影響我國的臺風大多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且大多產生于副高的南緣,并沿著副高的西部邊緣移動,盛行偏南風。總的來說,臺風與副高就像一對“相愛相殺”的Couple,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當副高呈東西帶狀,且強度穩定時,其南側的臺風將向西移動,路徑穩定;但如果副高強度不強,臺風移動到其西南側時,會導致副高東退收縮至海上,臺風也有可能因此轉而向北移動;另外,臺風還可使較弱的副高斷裂,并從其中間穿過北上。
>[warning] ### **4. 好題珍藏**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尤其是它西部的高壓脊)對我國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高壓脊的位置和強度隨季節而變化(下圖),從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動,強度增大;自夏至冬則向南偏東移動,強度減弱。各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強度與位置年際變化很大,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導致我國東部季風區旱澇頻發。據此完成1~2題。

1.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夏季強度增大,冬季強度減弱的主要原因是( )
A.高低緯熱量差異的季節變化
B.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影響
C.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
D.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影響
2.西太平洋副高的強度與位置年際變化大,對我國南方帶來的主要影響是( )
A.旱澇的季節變化明顯
B.洪澇減少,干旱增多
C.洪澇多發,干旱減少
D.旱澇的年際變化明顯
解析:第1題,西太平洋與亞歐大陸東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風區,冬季,亞歐大陸生成強大的高壓區,使得副熱帶高壓帶氣壓較小,強度減弱;夏季,亞歐大陸生成低壓區,使得副熱帶高壓帶強度增大。故選C。第2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越弱,位置越偏南,我國南方易發生澇災;反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北方易發生洪澇,而南方易發生旱災。故選D。
答案:1.C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