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 **1. 什么是克拉香天氣**
  在冬末春初季風轉換時節,中國南部沿海及中南半島東北部沿海常常出現的一種由霧、毛毛雨等所形成的一種潮濕性的天氣,稱為“克拉香天氣”。
  這是個法語名稱。它是東南亞局部地區**涼季**的天氣狀況。其特點是延續頗長一段時間的**霧天加濛濛細雨**,范圍也相當大。這種天氣在**越南北部的沿海和紅河三角洲地區**影響最大,由此向南直到越南南部12°N一帶,出現的機遇逐漸減少。影響所及地區,此種天氣期間平均降雨頻率為每個月10-15天。

>[success] ### **2. 克拉香天氣的成因**
  克拉香天氣與**東北風的減弱以及發生在一月底的東北風轉為東風有關系**。因為這種風的變化導致**溫暖潮濕的海洋氣流**隨低速的風流入有關陸域。霧幕一經形成,它的上部表面反射作用的增強往往使霧繼續存在。但白天太陽的加熱作用會暫時驅散霧層。
>[danger] ### **3. 克拉香天氣的影響**
  雖然克拉香天氣只帶來小雨,但它有利于水稻的種植生長。因為它在這一段時間里**降低了水分蒸發**,要不是有這種多霧濛雨天氣,水稻田就會象東南亞大陸單元其它地區那樣,受烈日曝曬,出現旱情。
>[warning] ### **4. 延伸閱讀:霧**
**霧的概念:** 霧是由懸浮近地面空氣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天氣現象,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的產物,主要呈現液態。簡單來說,水汽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于空中就形成了霧。
**霧的形成與消散條件:**
1.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三是有凝結核,增加水汽含量。
2. 霧消散的條件:一是由于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二是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云;三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霧的類型:**
```
輻射霧:
```

  在日落后地面的溫度下降,冷卻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氣。而潮濕的空氣便會因此降至露點以下,并形成小水點,這便是輻射霧。在秋冬天晴無云的清晨,起來打開窗,心情美美噠,但窗外卻是霧蒙蒙,你可能遇到的就是輻射霧,它是我們最常遇到的霧。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風弱時出現,在日出后不久或風速加快后便會自然消散。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1、輻射霧出現的條件:晴朗的夜空;微風;近地面水汽充沛;氣溫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
2、輻射霧的特點:①季節性和日變化明顯,多出現于秋冬季,一般夜間至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濃,日出后1-2小時隨氣溫升高逐漸消散;霧起的越早,消散的就越晚,反之,則越早。②地方性特點顯著,多出現于大陸上潮濕的谷地、洼地、盆地等;③范圍小、厚度不大,主要發生在地面至200-400米的淺層中,且分布不均,越接近地面霧越濃。
```
平流霧:
```

  這是一種在流動中的霧,當運動中的暖而濕空氣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漸冷卻而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這種霧常伴隨毛毛雨的天氣。
```
鋒面霧:
```

  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喜歡出現在秋末,初春。這個時候冷暖空氣一通打,最喜歡出來看熱鬧。一般霧后便是持續性的降雨。鋒前鋒后均有,但以暖鋒附近居多。鋒前霧是由于鋒面上面暖空氣云層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氣內,經蒸發,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凝結形成;而鋒后霧,則由暖濕空氣移至原來被暖鋒前冷空氣占據過的地區,經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民間有諺語“一霧三日雨”,其中的“霧”說的就是鋒面霧。
```
蒸發霧:
```

  又稱蒸汽霧。當冷空氣流經比其溫度更高的暖水面且溫差較大時,暖水汽的飽和蒸汽壓大于冷空氣的飽和蒸汽壓,水汽源源不斷地從暖水面蒸發,與冷空氣混合,在冷卻的過程中迅速凝結而成為蒸汽霧。蒸汽霧可在一日中任何時間形成,也可終日不消散。蒸汽霧在北冰洋的冬季較為常見,叫做極地煙霧或北極煙霧。深秋或初冬的早晨,見于河面、湖面的輕霧,則稱河、湖煙霧。例如:海浩、水煮黃河
```
上坡霧:
```

  起霧是因為山上溫度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山腳溫度高的潮濕空氣隨著山坡向上爬升,隨著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飽和蒸氣壓降低,潮濕空氣絕熱冷卻達到過飽和,多余的水蒸氣就液化為小液滴,也就形成了霧。這種霧被稱為上坡霧,潮濕空氣必須穩定,山體坡度要小,不然容易形成對流,霧就難以形成了。
  至于為什么不容易消散。正常的霧在太陽出來之后,空氣溫度上升或有風的情況下都很容易消散。一般中午之前就消失了。這里不容易消散的霧可能是因為在山“里”,也就是山谷或盆地等地形。這種地形比較封閉,不容易出現對流,也就是無風或微風,同時山坡或山頂溫度一直低于山腳,在海拔不高的山地,降水量往往也隨著海拔增高而增高,因此山坡濕度可能也比較大,綜合上述條件,山地可能出現云霧難以消散的現象。例如:有雨山帶帽,無雨山半腰。
```
谷霧:
```

  通常發生在冬天的山谷里。當較重的冷空氣移至山谷里,暖空氣同時亦在山頂經過時產生了溫度逆增現象,結果生成了谷霧,而且可以持續數天。
```
冰霧:
```
  冰霧是由懸浮在空氣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組成的霧,又稱冰晶霧。冰霧常見于嚴寒地區的冬季,由于近地氣層溫度很低,一般多在-40℃以下,使空氣中的水汽凝華而形成。冰霧的顏色同水汽霧一樣呈灰白色,如果伴有灰霾顏色會略深一些。同時,冰霧還是高寒地區人們鑒定極端氣溫的一種標志。冰霧現象常在空氣干冷、無風、天空無云的夜晚和清晨出現,有時持續到中午才散去。冰霧是我國大興安嶺地區的主要氣象災害,俗稱“冒白煙”,在冬季,當近地面氣溫很低時,空氣中的水汽凝華成微小冰晶而形成。為滅輕冰霧帶來的災害,當地因地制宜設計了高效日光溫室,保證喜溫作物越冬生產。
```
團霧:
```
  特點:“團霧”又名坨坨霧。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一片朦朧。團霧屬于特強濃霧,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尺度小、濃度大的特征,一般發生在深秋和冬季夜間或清晨。團霧預測預報難、區域性強,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團霧的形成需要兩個主要條件:一是低層水汽充沛、空氣濕度大;二是晝夜溫差大且風力小。高速公路上團霧容易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1、團霧與局部小氣候環境關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溫度較高,晝夜溫差更大,更有利于團霧形成;2、公路附近一些排放污染物顆粒的增加,如汽車尾氣排放等,空氣中微小顆粒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團霧。3、與當地的地理環境也有很大關系,處于低洼地段的路段更容易形成團霧。
>[info] ### **5. 好題珍藏**
(2021?山東等級考)“克拉香天氣”出現在越南沿海地區,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霧天伴隨濛濛細雨的天氣,這種天氣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現的概率更大。下圖示意克拉香天氣出現時段的風向。據此完成1~2題。

1.越南北部沿海出現克拉香天氣的概率更大,主要是因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
①風速小 ②地面溫度低 ③地勢低 ④空氣濕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克拉香天氣易出現的時間段是( )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月—次年1月
解析:第1題,讀圖并結合材料分析,越南北部沿海有海南島阻擋東風,且海域面積狹窄,風力小于南部沿海,霧不易消散,①正確。霧的形成需要水汽凝結,圖中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帶來水汽,水汽遇到冷的下墊面凝結形成霧,②正確。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勢都比較低,③錯誤。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空氣濕度都大,④錯誤。故選A。第2題,2—4月是冬夏季風轉換的季節,氣溫逐漸回升,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此時陸地氣溫較低,海洋暖濕氣流遇到冷的下墊面易凝結形成霧,A正確。
答案:1.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