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程序命名: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 怎樣算是一個好名字?
## 容易被搜索到
## 名字能代表你小程序的內容
## 名字短容易被用戶記住、想起
## 在同類小程序中有獨特性
## 建議1:品牌+用戶價值(轉發后,用戶點擊前要知道點擊你是干嘛的,可以獲得什么價值)。
## 如美團(下圖)

## 建議2:品牌、商標或具有辨識度的短詞,如“印象筆記”

## 建議3:不能直接使用功能性描述、廣義歸納類詞匯作為名稱

## 建議4:不能同時使用地域性詞匯與廣義歸納詞匯進行命名,以下示例是不允許的

## 建議5:不建議使用具有營銷屬性的詞匯進行命名,以下示例是不允許的

## 建議6:商品銷售類小程序,需要包含品牌名稱,不直接使用產品分類進行命名,以下示例是不允許的

## 建議7:不在名稱中堆砌熱門搜索關鍵詞,以下示例是不允許的

*****
## 溫馨提醒:
## 2019年5月15日,微信開放社區公布了小程序名稱規則調整的公告,主要是針對之前一些投機的取名做法羅列了調整和優化建議,調整后的命名規范比之前更加嚴格。

## 小程序的價值在于提供服務,平臺也是希望小程序名稱等的信息能夠具有準確性和獨特性,減少誤導、混淆用戶理解的可能性。
## 這些調整規范也可以總結為“五不一建議”:
## **01 不得使用違反廣告法等禁止的用語**
Eg. 國家級、世界級、最高級、最佳、第一、唯一、首個、最好、精確、頂級、最低、最底、最便宜、最大程度、最新技術、最先進科學、國家級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絕對、獨家、首家、最新、最先進、第一品牌、金牌、名牌、最賺、超賺、最先、巨星、奢侈、至尊、頂級享受
## **02 不得使用營銷味重的商業化用語**
## Eg. 免費、促銷、清倉、打折、免單

## 廣告法禁用語和商業化用語往往自帶夸大的表達效果,會對用戶產生誤導。
##
## **03 不得混用熱門公眾號、小程序或第三方品牌名稱**
##
## 蹭熱門應用、小程序或第三方知名品牌名稱一直是某些小程序增加曝光的途徑,這也會導致用戶用錯小程序,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浪費。在新的規則規范下,這類做法將被禁止,除非已獲授權。

## **04 不建議使用廣義歸納類的詞匯**
##
## 直接使用這類詞匯,缺乏顯著性,也會給用戶帶來無法識別、區分小程序的困擾。
##

## **05 不建議使用關鍵詞堆砌**
##
## 過于冗長的關鍵詞堆砌名稱是為了能夠在搜索結果上獲得更多的曝光,但這并不利于品牌記憶的建立以及用戶的理解。
##
## 應對方法:可將小程序有關的關鍵詞放入功能介紹,達到關鍵詞搜索優化的目的。

## **06 建議在名稱信息上包含品牌信息**
##
## 這種名稱具有辨識度,也便于用戶識別。
##
## 小程序正確的名稱公式:品牌+產品類別名/產品名

## 這些調整從表面看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那對開發者而言,這么嚴格的規范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
## 命名審核雖然在短期會給開發者造成一定的麻煩,但從長期看來,這是保障開發者權益的舉措。
##
## 以小游戲為例,開發者辛苦打造了一個爆款出來,結果被抄襲又名稱相似的小游戲瓜分了流量。但現在在這個命名規范的限制下,以下情況將會大大減少。

## 同時,開發者通過現有的小程序與用戶建立了品牌偏好,在新的小程序推出時能夠形成小程序矩陣,也可以降低宣傳成本。

## 微信平臺這次調整,其實是在強調“品牌”,目的是讓用戶通過使用小程序,接受并建立對開發者產品品牌的認知,這樣也有利于開發者產品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