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服務搭建
1、安裝ntp服務,執行yum -y install ntp
2、檢查本機的 chronyd服務,(本機自帶)
systemctl status chronyd
systemctl stop chronyd
systemctl disenable chrond
3.修改ntp服務的配置
將/etc/ntpd.conf中的server配置修改為遠程時鐘服務器,可以配置多個
server 127.127.1.0
server 10.248.56.247
4.啟動服務并設置開啟自啟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ntpd.service #啟動服務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enable ntpd.service #設置為開機啟動
5、ntq -p 檢查本機與遠程時鐘服務器的時鐘差距
~~~
[root@k8s-m2 ~]# ntpq -p
remote refid st t when poll reach delay offset jitter
*k8s-m1 LOCAL(0) 6 u 531 1024 377 0.203 -0.041 0.069
~~~
remote :響應這個請求的NTP服務器的名稱。
refid :NTP服務器使用的上一級ntp服務器。
st :remote遠程服務器的級別. 由于NTP是層型結構,有頂端的服務器,多層的Relay Server再到客戶端.所以服務器從高到低級別可以設定為1-16. 為了減緩負荷和網絡堵塞,原則上應該避免直接連接到級別為1的服務器的.
when: 上一次成功請求之后到現在的秒數。
t: 本地NTP服務器與遠程NTP服務器的通信方式,u: 單播; b: 廣播; l: 本地。
poll : 本地機和遠程服務器多少時間進行一次同步(單位為秒). 在一開始運行NTP的時候這個poll值會比較小,那樣和服務器同步的頻率也就增加了,可以盡快調整到正確的時間范圍,之后poll值會逐漸增大,同步的頻率也就會相應減小
reach: 這是一個八進制值,用來測試能否和服務器連接.每成功連接一次它的值就會增加
delay: 從本地機發送同步要求到ntp服務器的round trip time
offset :主機通過NTP時鐘同步與所同步時間源的時間偏移量,單位為毫秒(ms)。offset越接近于0,主機和ntp服務器的時間越接近
jitter: 這是一個用來做統計的值. 它統計了在特定個連續的連接數里offset的分布情況. 簡單地說這個數值的絕對值越小,主機的時間就越精確
表中第一個字符(統計代碼)是狀態標識(參見 Peer Status Word),包含 " ","x","-","#","+","*","o":
" " – 無狀態,表示:沒有遠程通信的主機
"LOCAL" 即本機(未被使用的)高層級服務器遠程主機使用的這臺機器作為同步服務器
“x” – 已不再使用
“-” – 已不再使用
“#” – 良好的遠程節點或服務器但是未被使用 (不在按同步距離排序的前六個節點中,作為備用節點使用)
“+” – 良好的且優先使用的遠程節點或服務器(包含在組合算法中)
“*” – 當前作為優先主同步對象的遠程節點或服務器
“o” – PPS 節點 (當優先節點是有效時)。實際的系統同步是源于秒脈沖信號(pulse-per-second,PPS),可能通過PPS 時鐘驅動或者通過內核接口。
6、當從主機的時鐘偏移量很大時
ntpdate -u 10.248.56.247 同步遠端時鐘服務器
7、
hwclock 用于顯示當前時間。
在Linux中有硬件時鐘與系統時鐘等兩種時鐘。硬件時鐘是指主機板上的時鐘設備,也就是通常可在BIOS畫面設定的時鐘。系統時鐘則是指kernel中的時鐘。當Linux啟動時,系統時鐘會去讀取硬件時鐘的設定,之后系統時鐘即獨立運作。所有Linux相關指令與函數都是讀取系統時鐘的設定
hwclock -w 將系統時鐘同步到硬件時鐘
常用參數解釋:
-r, --show 讀取并打印硬件時鐘(read hardware clock and print result )
-s, --hctosys 將硬件時鐘同步到系統時鐘(set the system time from the hardware clock )
-w, --systohc 將系統時鐘同步到硬件時鐘(set the hardware clock to the current system time )
- 一、日常運維腳本
- 1.1 批量創建用戶并賦予sudo權限
- 1.2 批量主機建立互信
- 1.3create_images.sh
- 1.4monitor.sh
- 1.5ftp腳本
- 1.6格式化分區
- 1.7簡單的遠程執行腳本
- 二、常用服務使用
- 1 ceph (分布式文件系統)
- 1.1 ceph 簡介
- 1.2 準備環境
- 1.3 開始部署
- 1.4 cephfs掛載
- 1.5 RBD塊存儲
- 1.6 object 對象存儲
- 1.7 集群擴展
- 1.7.1 增加刪除MON
- 1.7.2 增加刪除OSD
- 1.7.3 刪除MDS
- 注意事項
- 遇到的問題
- 1.8ceph查找數據文件
- 1.9卸載并清理環境
- 2、mysql (數據庫)
- 2.1 搭建
- 2.2 使用教程
- 2.2.1 mysql基礎配置
- 2.2.1.1 用戶權限管理
- 2.2.1.2用戶資源限制
- 2.2.1.3 密碼管理
- 2.2.1.4用戶lock
- 2.2.2mysql語法詳解
- 2.2.1建庫、表語句
- 2.2.2.2 插入 insert
- 2.2.2.3更新 update
- 2.2.2.4刪除 delete
- 2.2.2.5查詢 select
- 2.2.6視圖 索引 view index
- 2.2.7 修改 alert
- 2.2.2.8清理 truncate drop
- 2.2.9重命名 rename
- 示例語句
- 2.2.3mysql常用函數
- 2.3.1 對比操作符統概
- 2.3.2對比操作符詳解
- 2.3.3邏輯操作符
- 2.2.4分配操作符
- 2.2.5流程控制函數
- 2.2.6字符串函數
- 2.2.7字符串對比函數
- 2.2.8數字函數
- 2.2.9日期和時間函數
- 2.2.10聚合/格式轉換函數
- 2.2.11 子查詢
- 示例語句
- 2.2.4 mysql 高級應用
- 2.2.4.1 存儲過程 函數
- 2.2.4.2流程控制
- 2.2.4.3游標
- 2.2.4.4觸發器
- 課堂練習
- 2.2.2.5 數據庫設計
- 2.2.5.1 數據類型
- 2.2.5.2存儲引擎
- 2.2.6Innodb內核
- 1、innodb事務和多版本控制
- 2、體系結構
- 3、InnoDB配置
- 4、buffer pool設置
- 5、其他配置
- innodb限制
- 2.7 字符集
- 2.8鎖機制和事務
- 2.8.1鎖機制
- 2.8.2事務
- 2.9分區
- 2.9.1 自動分區
- 2.10復制
- 2.11mysql搬移數據目錄
- 2.12組復制 GR
- 簡介
- 搭建
- 2.3日常運維
- 2.3.1定時任務
- 2.4mycat
- 2.4.1 報錯分析
- 2.4.2 修改字符集
- 2.11 mycat使用
- 2.5遇到問題
- 2.5.1 表名庫名忽略大小寫
- 3、PAAS平臺搭建
- 問題匯總
- 1、docker
- 2、日常運維
- 3.1 Kubernetes
- 3.1 kubernetes 高版本搭建
- 4、GlusterFS搭建
- 5、MooseFS搭建
- 5.1搭建
- 5.2運維
- 5.2.1 mfs日志解析
- 5.2.2清理mfs的垃圾數據
- 5.2.3元數據故障恢復
- 5.2.4 MFS優化
- 5.2.5 配置機架感知
- 5.2.6 客戶端工具集
- 6、集群切換命令
- 7、ntp服務
- 8、monggoDB
- 8.1搭建單機
- 2、搭建集群及分片
- 9、MariaDB Galera Cluster
- 9.1源碼安裝MariaDB
- 9.2galera cluster 優劣
- 9.3 rpm安裝mariadb
- 10 HAproxy1.7搭建
- 11、sysbench 搭建使用
- 0.5版本
- 12 percona-xtradb-cluster
- 13http服務相關
- 13.1 http狀態碼解析
- 14 zookeeper
- 14.1 zookeeper日志查看
- 14.2 配置解析
- 14.3 優化
- 15搭建私有pip源
- 16/var/log的日志文件解釋
- 15 ansible的搭建及使用
- 15.1 搭建
- 15.2 使用說明
- 16. 搭建本地yum源
- zookeeper
- 優化
- 四、開發語言
- 1、GO語言
- 1.1go簡介
- 1.1.1hello_world初識GO
- 1.1.2并發介紹
- 1.1.3 chan介紹
- 1.1.4多返回值
- 1.2go基礎
- 1.2.1數據類型
- 1.2.2 go基礎結構
- 1.2.3 const及變量介紹
- 1.2.3os和time介紹
- 1.2.4 字符串
- 1.2.5條件判斷
- 1.2.6 homework
- go--help
- 1.3 go基礎2
- 1.3.1 數組 array
- 1.3.2切片 slice
- 1.3.3 時間和日期
- 1.3.4指針類型
- 1.3.5函數
- 1.3.6可變參數
- 1.3.7 defer
- 1.3.8遞歸
- 1.9閉包
- 1.10 map
- 1.11 sort
- 1.12 struct 結構體
- 2.perl語言
- 2.1 安裝lib包
- 3 python
- 1.語言基礎
- 2、編程教學
- 2.1變量和序列
- 2.2 條件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