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生意的本質都是流量。流量是淘客們一直以來的痛點,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整理了最有效的幾個引流方法,感興趣的話就往下看吧!

在引流前首先要對流量有個分類認識:
> **優質流量**:由個人品牌的吸引而來的流量和粉絲,可以通過自媒體引流而來,但是相對較難,新手可以先進行學習,然后再慢慢嘗試操作。
>
> **一般流量**:這種流量一般是通過轉介紹、第三方推薦而來的,也可以是你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發表過的一個視頻等等獲取的流量。
>
> **垃圾流量**:完全不是目標群體,甚至可能大多是發來廣告的。這種流量實際上沒有一點用處,1000個也比不上一個優質流量。
推廣引流的首要目的應該是吸引優質流量,其次才是一般流量,垃圾流量要敬而遠之。
對于目標人群也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淘客APP感興趣的大概有兩類人:
* 想通過這個APP來賺錢的人
* 想用這個APP來實現購物返利或者便宜購買的人
屬性確定后可以去找這類人的聚集地:
### 1.想賺錢的人
有強烈的賺錢需求,可能是大學生、寶媽等低收入群體;可能會經常活躍在網絡上各種賺錢或者兼職項目集中發布的地方,比如網賺網站、兼職網站、兼職QQ群/微信群、貼吧等。
### 2.想便宜購物、返利的人
這類人沒有明確的需求特征,畢竟貪圖便宜和返利是人之常情,但是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從更多的渠道接觸到這些人群。
### 有效推廣渠道
#### 交際圈(親戚朋友)
親戚朋友也需要網購,他們也需要優惠券,尤其是對剛入行的淘寶客來說,身邊的朋友和親戚可以說是第一波粉絲的最好選擇。基于之前的信任關系,更容易引流成功,并且忠誠度也很高;最好再以此為基礎,在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的圈子里做宣傳,發展朋友的朋友。通過這些親戚朋友讓他們的朋友們逐漸了解自己的東西,從而獲得更多的信任。并且也能通過朋友圈子結交更多的人,積累更多的資源,更好的引流。
#### 社交軟件(QQ、微信)
這個是最常見的引流渠道了,流量也比較精準。QQ、微信是日常使用最多的社交工具,很多淘客也有自己的QQ或者微信社群,通過已有的、正在運營的社群為APP引流,效果比其他的引流方式都要好得多。想要更大量地引流的時候可以怎么做?
(1)QQ群中的地區行業群:例如搜索關鍵字“行業群+地區”,廣州羽毛球,上海夜跑等等……地區可以更加細分到市,區,縣;行業則是多種多樣了。像這種組織活動的群,90%都有微信群,只要說自己不常用QQ第一次找到,拉個微信群都會拉你進群的
(2)互砍互助群:拼多多的好友砍價讓它在快速裂變的同時也催生了大量的砍價互助群,這類群非常好找,貼吧、QQ等隨便一搜就有一大堆,群里大多都是精準的“羊毛黨”,非常適合引流到APP
(3)換群: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互相拉對方進入微信群,這樣交換可以獲得大量的微信群。尤其像上面說的互砍互助群,加群后,在群內發:“有人換群嗎?加我互換!”、“換砍價群,需要的加我!”之類的話術,馬上會有人加你,去跟他互相換群就行了。這樣不僅能得到大量的群,還能被動加到很多好友。
不過也要注意一點問題,人們日常生活的社交如果被大面積的廣告所騷擾,很容易造成客戶流失,這是引流操作中需要注意以及維護的地方。
#### 淘寶評論
在淘寶購物的粉當然是最精準的粉絲,而且省去了運營的成本,不需要科普什么優惠券之類的基礎知識。來的粉實打實的,都是奔著淘寶購物優惠而來的。逛淘寶的人有個普遍習慣就是寶商品詳情看的人少,而商品評價看的人多。如果評價被置頂,那么看的人更多。
> 假如一個商品(內衣品類),月銷量500+,從淘寶生意參謀可以看到這一品類的轉化率約為2%,可以反推出,平均每天評價的曝光量有500/30(天)/2%=833個,假設有60%的人會看商品評價,曝光量就約為500個,實際上會有更多的人看評價,按80%的比例,曝光就有833\*80%=666個,一個月就有接近2W個曝光,這只是一個商品評價區的量。
當然曝光不等于引流,還得計算引流轉化率,如果話術做得好的話,曝光后最終的轉化率是3%,也就是100個曝光當中,有3個人會被引流的話,單這一條評價,每天可以帶來將近20個人。如果是兩條、三條甚至10條評價保持置頂,效果會更好。
### 小眾/精準APP圈子
打開應用商店搜索關鍵詞,最好是跟兼職,女性,職場,寶媽之類有關的,一般這類APP都有大量的精準粉絲,可以通過APP里的例如留言板、社區、互動版塊,或者能夠跟其他用戶產生溝通的版塊進行引流。隨著手機性能和功能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APP可供我們休閑娛樂。在APP上進行推廣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互推
互推也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法,對于淘客來說,可以找一些微商或者和目標群體相關的公眾號或者APP合作互推。微商或者公眾號等一般都有自己的人脈資源,也擁有一定數量的鐵粉,互推可以促成雙方的合作共贏。至于如何促成互推就看個人的關系和商務談判能力了,只要是需要流量的,都有互推合作的需求,找幾個合適的好好談,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 引流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作,肯定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減見效的工作。我們第一位需求的是精準度,其次才是質量。多看看優秀的同行,他們一定在絞盡腦汁的升級玩法與話術,精準粉絲在哪里,同行就在哪里;同行在哪里,引流案例就在哪里。況且,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還不到硬拼戰術的時候。好玩法只能幫你開個好頭。行百里路半九十,堅持才能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