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Roy Fielding博士在2000年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REST](http://zh.wikipedia.org/wiki/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風格的軟件架構模式后,REST就基本上迅速取代了復雜而笨重的SOAP,成為Web API的標準了。
什么是Web API呢?
如果我們想要獲取一篇Blog,輸入`http://localhost:9000/blog/123`,就可以看到id為`123`的Blog頁面,但這個結果是HTML頁面,它同時混合包含了Blog的數據和Blog的展示兩個部分。對于用戶來說,閱讀起來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機器讀取,就很難從HTML中解析出Blog的數據。
如果一個URL返回的不是HTML,而是機器能直接解析的數據,這個URL就可以看成是一個Web API。比如,讀取`http://localhost:9000/api/blogs/123`,如果能直接返回Blog的數據,那么機器就可以直接讀取。
REST就是一種設計API的模式。最常用的數據格式是JSON。由于JSON能直接被JavaScript讀取,所以,以JSON格式編寫的REST風格的API具有簡單、易讀、易用的特點。
編寫API有什么好處呢?由于API就是把Web App的功能全部封裝了,所以,通過API操作數據,可以極大地把前端和后端的代碼隔離,使得后端代碼易于測試,前端代碼編寫更簡單。
一個API也是一個URL的處理函數,我們希望能直接通過一個`@api`來把函數變成JSON格式的REST API,這樣,獲取注冊用戶可以用一個API實現如下:
~~~
@get('/api/users')
def api_get_users(*, page='1'):
page_index = get_page_index(page)
num = yield from User.findNumber('count(id)')
p = Page(num, page_index)
if num == 0:
return dict(page=p, users=())
users = yield from User.findAll(orderBy='created_at desc', limit=(p.offset, p.limit))
for u in users:
u.passwd = '******'
return dict(page=p, users=users)
~~~
只要返回一個`dict`,后續的`response`這個`middleware`就可以把結果序列化為JSON并返回。
我們需要對Error進行處理,因此定義一個`APIError`,這種Error是指API調用時發生了邏輯錯誤(比如用戶不存在),其他的Error視為Bug,返回的錯誤代碼為`internalerror`。
客戶端調用API時,必須通過錯誤代碼來區分API調用是否成功。錯誤代碼是用來告訴調用者出錯的原因。很多API用一個整數表示錯誤碼,這種方式很難維護錯誤碼,客戶端拿到錯誤碼還需要查表得知錯誤信息。更好的方式是用字符串表示錯誤代碼,不需要看文檔也能猜到錯誤原因。
可以在瀏覽器直接測試API,例如,輸入`http://localhost:9000/api/users`,就可以看到返回的JSON:

### 參考源碼
[day-09](https://github.com/michaelliao/awesome-python3-webapp/tree/day-09)
- 關于
- Python簡介
- 安裝Python
- Python解釋器
- 第一個Python程序
- 使用文本編輯器
- Python代碼運行助手
- 輸入和輸出
- Python基礎
- 數據類型和變量
- 字符串和編碼
- 使用list和tuple
- 條件判斷
- 循環
- 使用dict和set
- 函數
- 調用函數
- 定義函數
- 函數的參數
- 遞歸函數
- 高級特性
- 切片
- 迭代
- 列表生成式
- 生成器
- 迭代器
- 函數式編程
- 高階函數
- 返回函數
- 匿名函數
- 裝飾器
- 偏函數
- 模塊
- 使用模塊
- 安裝第三方模塊
- 面向對象編程
- 類和實例
- 訪問限制
- 繼承和多態
- 獲取對象信息
- 實例屬性和類屬性
- 面向對象高級編程
- 使用slots
- 使用@property
- 多重繼承
- 定制類
- 使用枚舉類
- 使用元類
- 錯誤、調試和測試
- 錯誤處理
- 調試
- 單元測試
- 文檔測試
- IO編程
- 文件讀寫
- StringIO和BytesIO
- 操作文件和目錄
- 序列化
- 進程和線程
- 多進程
- 多線程
- ThreadLocal
- 進程 vs. 線程
- 分布式進程
- 正則表達式
- 常用內建模塊
- datetime
- collections
- base64
- struct
- hashlib
- itertools
- XML
- HTMLParser
- urllib
- 常用第三方模塊
- PIL
- virtualenv
- 圖形界面
- 網絡編程
- TCP/IP簡介
- TCP編程
- UDP編程
- 電子郵件
- SMTP發送郵件
- POP3收取郵件
- 訪問數據庫
- 使用SQLite
- 使用MySQL
- 使用SQLAlchemy
- Web開發
- HTTP協議簡介
- HTML簡介
- WSGI接口
- 使用Web框架
- 使用模板
- 異步IO
- 協程
- asyncio
- aiohttp
- 實戰
- Day 1 - 搭建開發環境
- Day 2 - 編寫Web App骨架
- Day 3 - 編寫ORM
- Day 4 - 編寫Model
- Day 5 - 編寫Web框架
- Day 6 - 編寫配置文件
- Day 7 - 編寫MVC
- Day 8 - 構建前端
- Day 9 - 編寫API
- Day 10 - 用戶注冊和登錄
- Day 11 - 編寫日志創建頁
- Day 12 - 編寫日志列表頁
- Day 13 - 提升開發效率
- Day 14 - 完成Web App
- Day 15 - 部署Web App
- Day 16 - 編寫移動App
- FAQ
- 期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