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變量
一些 Electron 的行為受到環境變量的控制,因為他們的初始化比命令行和應用代碼更早.
POSIX shells 的例子:
```bash
$ export ELECTRON_ENABLE_LOGGING=true
$ electron
```
Windows 控制臺:
```powershell
> set ELECTRON_ENABLE_LOGGING=true
> electron
```
## `ELECTRON_RUN_AS_NODE`
類似node.js普通進程啟動方式.
## `ELECTRON_ENABLE_LOGGING`
打印 Chrome 的內部日志到控制臺.
## `ELECTRON_LOG_ASAR_READS`
當 Electron 讀取 ASA 文檔,把 read offset 和文檔路徑做日志記錄到系統 `tmpdir`.結果文件將提供給 ASAR 模塊來優化文檔組織.
## `ELECTRON_ENABLE_STACK_DUMPING`
當 Electron 崩潰的時候,打印堆棧記錄到控制臺.
如果 `crashReporter` 已經啟動那么這個環境變量實效.
## `ELECTRON_DEFAULT_ERROR_MODE` _Windows_
當 Electron 崩潰的時候,顯示windows的崩潰對話框.
如果 `crashReporter` 已經啟動那么這個環境變量實效.
## `ELECTRON_NO_ATTACH_CONSOLE` _Windows_
不可使用當前控制臺.
## `ELECTRON_FORCE_WINDOW_MENU_BAR` _Linux_
不可再 Linux 上使用全局菜單欄.
## `ELECTRON_HIDE_INTERNAL_MODULES`
關閉舊的內置模塊如 `require('ipc')` 的通用模塊.
- 介紹
- 常見問題
- Electron 常見問題
- 向導
- 支持平臺
- 分發應用
- 提交應用到 Mac App Store
- 打包應用
- 使用 Node 原生模塊
- 主進程調試
- 使用 Selenium 和 WebDriver
- 使用開發人員工具擴展
- 使用 Pepper Flash 插件
- 使用 Widevine CDM 插件
- 教程
- 快速入門
- 桌面環境集成
- 在線/離線事件探測
- API文檔
- 簡介
- 進程對象
- 支持的 Chrome 命令行開關
- 環境變量
- 自定義的 DOM 元素
- File 對象
- <webview> 標簽
- window.open 函數
- 在主進程內可用的模塊
- app
- autoUpdater
- BrowserWindow
- contentTracing
- dialog
- globalShortcut
- ipcMain
- Menu
- MenuItem
- powerMonitor
- powerSaveBlocker
- protocol
- session
- webContents
- Tray
- 在渲染進程(網頁)內可用的模塊
- desktopCapturer
- ipcRenderer
- remote
- webFrame
- 在兩種進程中都可用的模塊
- clipboard
- crashReporter
- nativeImage
- screen
- shell
- 開發
- 代碼規范
- 源碼目錄結構
- 與 NW.js(原 node-webkit)在技術上的差異
- 構建系統概覽
- 構建步驟(OS X)
- 構建步驟(Windows)
- 構建步驟(Linux)
- 在調試中使用 Symbol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