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通過一個基本 hello word 的示例,帶你體驗了 Dart 的基礎語法與類型變量,并與其他編程語言的特性進行對比,希望可以幫助你快速建立起對 Dart 的初步印象。
其實,編程語言雖然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它們的設計思想無非就是回答兩個問題:
* 如何表示信息;
* 如何處理信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解決了 Dart 如何表示信息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就著重和你分享它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作為一門真正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Dart 將處理信息的過程抽象為了對象,以結構化的方式將功能分解,而函數、類與運算符就是抽象中最重要的手段。
接下來,我就從函數、類與運算符的角度,來進一步和你講述 Dart 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思路。
## 函數
函數是一段用來獨立地完成某個功能的代碼。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和你提到,在 Dart 中,所有類型都是對象類型,函數也是對象,它的類型叫作 Function。這意味著函數也可以被定義為變量,甚至可以被定義為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
在下面這段代碼示例中,我定義了一個判斷整數是否為 0 的 isZero 函數,并把它傳遞了給另一個 printInfo 函數,完成格式化打印出判斷結果的功能。
~~~
bool isZero(int number) { // 判斷整數是否為 0
return number == 0;
}
void printInfo(int number,Function check) { // 用 check 函數來判斷整數是否為 0
print("$number is Zero: ${check(number)}");
}
Function f = isZero;
int x = 10;
int y = 0;
printInfo(x,f); // 輸出 10 is Zero: false
printInfo(y,f); // 輸出 0 is Zero: true
~~~
如果函數體只有一行表達式,就比如上面示例中的 isZero 和 printInfo 函數,我們還可以像 JavaScript 語言那樣用箭頭函數來簡化這個函數:
~~~
bool isZero(int number) => number == 0;
void printInfo(int number,Function check) => print("$number is Zero: ${check(number)}");
~~~
有時,一個函數中可能需要傳遞多個參數。那么,如何讓這類函數的參數聲明變得更加優雅、可維護,同時降低調用者的使用成本呢?
C++ 與 Java 的做法是,提供函數的重載,即提供同名但參數不同的函數。但**Dart 認為重載會導致混亂,因此從設計之初就不支持重載,而是提供了可選命名參數和可選參數**。
具體方式是,在聲明函數時:
* 給參數增加{},以 paramName: value 的方式指定調用參數,也就是可選命名參數;
* 給參數增加 \[\],則意味著這些參數是可以忽略的,也就是可選參數。
在使用這兩種方式定義函數時,我們還可以在參數未傳遞時設置默認值。我以一個只有兩個參數的簡單函數為例,來和你說明這兩種方式的具體用法:
~~~
// 要達到可選命名參數的用法,那就在定義函數的時候給參數加上 {}
void enable1Flags({bool bold, bool hidden}) => print("$bold , $hidden");
// 定義可選命名參數時增加默認值
void enable2Flags({bool bold = true, bool hidden = false}) => print("$bold ,$hidden");
// 可忽略的參數在函數定義時用 [] 符號指定
void enable3Flags(bool bold, [bool hidden]) => print("$bold ,$hidden");
// 定義可忽略參數時增加默認值
void enable4Flags(bool bold, [bool hidden = false]) => print("$bold ,$hidden");
// 可選命名參數函數調用
enable1Flags(bold: true, hidden: false); //true, false
enable1Flags(bold: true); //true, null
enable2Flags(bold: false); //false, false
// 可忽略參數函數調用
enable3Flags(true, false); //true, false
enable3Flags(true,); //true, null
enable4Flags(true); //true, false
enable4Flags(true,true); // true, true
~~~
**這里我要和你強調的是,在 Flutter 中會大量用到可選命名參數的方式,你一定要記住它的用法。**
## 類
類是特定類型的數據和方法的集合,也是創建對象的模板。與其他語言一樣,Dart 為類概念提供了內置支持。
### 類的定義及初始化
Dart 是面向對象的語言,每個對象都是一個類的實例,都繼承自頂層類型 Object。在 Dart 中,實例變量與實例方法、類變量與類方法的聲明與 Java 類似,我就不再過多展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Dart 中并沒有 public、protected、private 這些關鍵字,我們只要在聲明變量與方法時,在前面加上“\_”即可作為 private 方法使用。如果不加“\_”,則默認為 public。不過,**“\_”的限制范圍并不是類訪問級別的,而是庫訪問級別**。
接下來,我們以一個具體的案例看看**Dart 是如何定義和使用類的。**
我在 Point 類中,定義了兩個成員變量 x 和 y,通過構造函數語法糖進行初始化,成員函數 printInfo 的作用是打印它們的信息;而類變量 factor,則在聲明時就已經賦好了默認值 0,類函數 printZValue 會打印出它的信息。
~~~
class Point {
num x, y;
static num factor = 0;
// 語法糖,等同于在函數體內:this.x = x;this.y = y;
Point(this.x,this.y);
void printInfo() => print('($x, $y)');
static void printZValue() => print('$factor');
}
var p = new Point(100,200); // new 關鍵字可以省略
p.printInfo(); // 輸出 (100, 200);
Point.factor = 10;
Point.printZValue(); // 輸出 10
~~~
有時候類的實例化需要根據參數提供多種初始化方式。除了可選命名參數和可選參數之外,Dart 還提供了**命名構造函數**的方式,使得類的實例化過程語義更清晰。
此外,**與 C++ 類似,Dart 支持初始化列表**。在構造函數的函數體真正執行之前,你還有機會給實例變量賦值,甚至重定向至另一個構造函數。
如下面實例所示,Point 類中有兩個構造函數 Point.bottom 與 Point,其中:Point.bottom 將其成員變量的初始化重定向到了 Point 中,而 Point 則在初始化列表中為 z 賦上了默認值 0。
~~~
class Point {
num x, y, z;
Point(this.x, this.y) : z = 0; // 初始化變量 z
Point.bottom(num x) : this(x, 0); // 重定向構造函數
void printInfo() => print('($x,$y,$z)');
}
var p = Point.bottom(100);
p.printInfo(); // 輸出 (100,0,0)
~~~
### 復用
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中,將其他類的變量與方法納入本類中進行復用的方式一般有兩種:**繼承父類和接口實現**。當然,在 Dart 也不例外。
在 Dart 中,你可以對同一個父類進行繼承或接口實現:
* 繼承父類意味著,子類由父類派生,會自動獲取父類的成員變量和方法實現,子類可以根據需要覆寫構造函數及父類方法;
* 接口實現則意味著,子類獲取到的僅僅是接口的成員變量符號和方法符號,需要重新實現成員變量,以及方法的聲明和初始化,否則編譯器會報錯。
接下來,我以一個例子和你說明**在 Dart 中繼承和接口的差別**。
Vector 通過繼承 Point 的方式增加了成員變量,并覆寫了 printInfo 的實現;而 Coordinate,則通過接口實現的方式,覆寫了 Point 的變量定義及函數實現:
~~~
class Point {
num x = 0, y = 0;
void printInfo() => print('($x,$y)');
}
//Vector 繼承自 Point
class Vector extends Point{
num z = 0;
@override
void printInfo() => print('($x,$y,$z)'); // 覆寫了 printInfo 實現
}
//Coordinate 是對 Point 的接口實現
class Coordinate implements Point {
num x = 0, y = 0; // 成員變量需要重新聲明
void printInfo() => print('($x,$y)'); // 成員函數需要重新聲明實現
}
var xxx = Vector();
xxx
..x = 1
..y = 2
..z = 3; // 級聯運算符,等同于 xxx.x=1; xxx.y=2;xxx.z=3;
xxx.printInfo(); // 輸出 (1,2,3)
var yyy = Coordinate();
yyy
..x = 1
..y = 2; // 級聯運算符,等同于 yyy.x=1; yyy.y=2;
yyy.printInfo(); // 輸出 (1,2)
print (yyy is Point); //true
print(yyy is Coordinate); //true
~~~
可以看出,子類 Coordinate 采用接口實現的方式,僅僅是獲取到了父類 Point 的一個“空殼子”,只能從語義層面當成接口 Point 來用,但并不能復用 Point 的原有實現。那么,**我們是否能夠找到方法去復用 Point 的對應方法實現呢?**
也許你很快就想到了,我可以讓 Coordinate 繼承 Point,來復用其對應的方法。但,如果 Coordinate 還有其他的父類,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
其實,**除了繼承和接口實現之外,Dart 還提供了另一種機制來實現類的復用,即“混入”(Mixin)**。混入鼓勵代碼重用,可以被視為具有實現方法的接口。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解決 Dart 缺少對多重繼承的支持問題,還能夠避免由于多重繼承可能導致的歧義(菱形問題)。
>[info] 備注:繼承歧義,也叫菱形問題,是支持多繼承的編程語言中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當 B 類和 C 類繼承自 A 類,而 D 類繼承自 B 類和 C 類時會產生歧義。如果 A 中有一個方法在 B 和 C 中已經覆寫,而 D 沒有覆寫它,那么 D 繼承的方法的版本是 B 類,還是 C 類的呢?
**要使用混入,只需要 with 關鍵字即可**。我們來試著改造 Coordinate 的實現,把類中的變量聲明和函數實現全部刪掉:
~~~
class Coordinate with Point {
}
var yyy = Coordinate();
print (yyy is Point); //true
print(yyy is Coordinate); //true
~~~
可以看到,通過混入,一個類里可以以非繼承的方式使用其他類中的變量與方法,效果正如你想象的那樣。
## 運算符
Dart 和絕大部分編程語言的運算符一樣,所以你可以用熟悉的方式去執行程序代碼運算。不過,**Dart 多了幾個額外的運算符,用于簡化處理變量實例缺失(即 null)的情況**。
* **?.運算符**:假設 Point 類有 printInfo() 方法,p 是 Point 的一個可能為 null 的實例。那么,p 調用成員方法的安全代碼,可以簡化為 p?.printInfo() ,表示 p 為 null 的時候跳過,避免拋出異常。
* **??=運算符**:如果 a 為 null,則給 a 賦值 value,否則跳過。這種用默認值兜底的賦值語句在 Dart 中我們可以用 a ??= value 表示。
* **??運算符**:如果 a 不為 null,返回 a 的值,否則返回 b。在 Java 或者 C++ 中,我們需要通過三元表達式 (a != null)? a : b 來實現這種情況。而在 Dart 中,這類代碼可以簡化為 a ?? b。
**在 Dart 中,一切都是對象,就連運算符也是對象成員函數的一部分。**
對于系統的運算符,一般情況下只支持基本數據類型和標準庫中提供的類型。而對于用戶自定義的類,如果想支持基本操作,比如比較大小、相加相減等,則需要用戶自己來定義關于這個運算符的具體實現。
**Dart 提供了類似 C++ 的運算符覆寫機制**,使得我們不僅可以覆寫方法,還可以覆寫或者自定義運算符。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個 Vector 類中自定義“+”運算符和覆寫"=="運算符的例子:
~~~
class Vector {
num x, y;
Vector(this.x, this.y);
// 自定義相加運算符,實現向量相加
Vector operator +(Vector v) => Vector(x + v.x, y + v.y);
// 覆寫相等運算符,判斷向量相等
bool operator == (dynamic v) => x == v.x && y == v.y;
}
final x = Vector(3, 3);
final y = Vector(2, 2);
final z = Vector(1, 1);
print(x == (y + z)); // 輸出 true
~~~
operator 是 Dart 的關鍵字,與運算符一起使用,表示一個類成員運算符函數。在理解時,我們應該把 operator 和運算符作為整體,看作是一個成員函數名。
## 總結
函數、類與運算符是 Dart 處理信息的抽象手段。從今天的學習中你可以發現,Dart 面向對象的設計吸納了其他編程語言的優點,表達和處理信息的方式既簡單又簡潔,但又不失強大。
通過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相信你已經了解了 Dart 的基本設計思路,熟悉了在 Flutter 開發中常用的語法特性,也已經具備了快速上手實踐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今天的內容,以便加深記憶與理解。
首先,我們認識了函數。函數也是對象,可以被定義為變量,或者參數。Dart 不支持函數重載,但提供了可選命名參數和可選參數的方式,從而解決了函數聲明時需要傳遞多個參數的可維護性。
然后,我帶你學習了類。類提供了數據和函數的抽象復用能力,可以通過繼承(父類繼承,接口實現)和非繼承(Mixin)方式實現復用。在類的內部,關于成員變量,Dart 提供了包括命名構造函數和初始化列表在內的兩種初始化方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運算符也是對象成員函數的一部分,可以覆寫或者自定義。
## 思考題
最后,請你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 你是怎樣理解父類繼承,接口實現和混入的?我們應該在什么場景下使用它們?
2. 在父類繼承的場景中,父類子類之間的構造函數執行順序是怎樣的?如果父類有多個構造函數,子類也有多個構造函數,如何從代碼層面確保父類子類之間構造函數的正確調用?
~~~
class Point {
num x, y;
Point() : this.make(0,0);
Point.left(x) : this.make(x,0);
Point.right(y) : this.make(0,y);
Point.make(this.x, this.y);
void printInfo() => print('($x,$y)');
}
class Vector extends Point{
num z = 0;
/*5 個構造函數
Vector
Vector.left;
Vector.middle
Vector.right
Vector.make
*/
@override
void printInfo() => print('($x,$y,$z)'); // 覆寫了 printInfo 實現
}
~~~
- 前言
- 開篇詞
- 預習篇
- 01丨預習篇 · 從0開始搭建Flutter工程環境
- 02丨預習篇 · Dart語言概覽
- Flutter開發起步
- 03丨深入理解跨平臺方案的歷史發展邏輯
- 04丨Flutter區別于其他方案的關鍵技術是什么?
- 05丨從標準模板入手,體會Flutter代碼是如何運行在原生系統上的
- Dart語言基礎
- 06丨基礎語法與類型變量:Dart是如何表示信息的?
- 07丨函數、類與運算符:Dart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 08丨綜合案例:掌握Dart核心特性
- Flutter基礎
- 09丨Widget,構建Flutter界面的基石
- 10丨Widget中的State到底是什么?
- 11丨提到生命周期,我們是在說什么?
- 12丨經典控件(一):文本、圖片和按鈕在Flutter中怎么用?
- 13丨ListView在Flutter中是什么?
- 14 丨 經典布局:如何定義子控件在父容器中排版位置?
- 15 丨 組合與自繪,我該選用何種方式自定義Widget?
- 16 丨 從夜間模式說起,如何定制不同風格的App主題?
- 17丨依賴管理(一):圖片、配置和字體在Flutter中怎么用?
- 18丨依賴管理(二):第三方組件庫在Flutter中要如何管理?
- 19丨用戶交互事件該如何響應?
- 20丨關于跨組件傳遞數據,你只需要記住這三招
- 21丨路由與導航,Flutter是這樣實現頁面切換的
- Flutter進階
- 22丨如何構造炫酷的動畫效果?
- 23丨單線程模型怎么保證UI運行流暢?
- 24丨HTTP網絡編程與JSON解析
- 25丨本地存儲與數據庫的使用和優化
- 26丨如何在Dart層兼容Android-iOS平臺特定實現?(一)
- 27丨如何在Dart層兼容Android-iOS平臺特定實現?(二)
- 28丨如何在原生應用中混編Flutter工程?
- 29丨混合開發,該用何種方案管理導航棧?
- 30丨為什么需要做狀態管理,怎么做?
- 31丨如何實現原生推送能力?
- 32丨適配國際化,除了多語言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
- 33丨如何適配不同分辨率的手機屏幕?
- 34丨如何理解Flutter的編譯模式?
- 35丨HotReload是怎么做到的?
- 36丨如何通過工具鏈優化開發調試效率?
- 37丨如何檢測并優化FlutterApp的整體性能表現?
- 38丨如何通過自動化測試提高交付質量?
- Flutter綜合應用
- 39丨線上出現問題,該如何做好異常捕獲與信息采集?
- 40丨衡量FlutterApp線上質量,我們需要關注這三個指標
- 41丨組件化和平臺化,該如何組織合理穩定的Flutter工程結構?
- 42丨如何構建高效的FlutterApp打包發布環境?
- 43丨如何構建自己的Flutter混合開發框架(一)?
- 44丨如何構建自己的Flutter混合開發框架(二)?
- 結束語
- 結束語丨勿畏難,勿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