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sualizing(可視化)數據
原文鏈接 : [https://www.elastic.co/guide/en/kibana/5.2/tutorial-visualizing.html](https://www.elastic.co/guide/en/kibana/5.2/tutorial-visualizing.html)
譯文鏈接 : [http://www.apache.wiki/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8159573](http://www.apache.wiki/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8159573)
貢獻者 : [片刻](/display/~jiangzhonglian),[那伊抹微笑](/display/~wangyangting),[ApacheCN](/display/~apachecn),[Apache中文網](/display/~apachechina)
為了可視化你的數據,在導航頁點擊?**Visualize**。

可視化工具可以是你通過多種方式來查看你的數據。例如 : 讓我們使用最原始可視化,用餅圖在樣例的銀行賬戶數據中,來觀察賬戶余額。
一開始,在可視化列表中點擊?**Pie chart**(餅圖)。你就可以在已保存的搜索構建可視化或輸入新的搜索條件。要輸入新的搜索條件,你首先需要選擇一個索引模式以指定你要搜索的索引。我們想要搜索賬戶數據,就可以選擇 **ba*** 的索引模式。
默認搜索匹配所有的文檔。最初,單個“**slice**(切片)” 包含整個餅圖。

要在餅圖中指定顯示的內容,你需要使用一個?**Elasticsearch?**的 ?[bucket aggregation](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reference/5.2/search-aggregations.html)。 一個 **bucket aggregation**(桶聚合) 會對你的搜索匹配條件的文檔進行排序為不同的類別,也叫做 : **buckets**。 例如 : 賬號數據包含每一個賬號 **balance** (余額)。使用一個桶聚合,你就可以建立多個賬戶的余額范圍,并找出多少個賬戶屬于每個范圍。
為每一個范圍定義一個 **bucket :?**
1. 點擊?**Split** **Slices** 的 **bucket?**類型。
2. 在?**Aggregation?**列表中選擇 **Range**(范圍)。
3. 在字段列表中選擇 **balance**(余額)字段。
4. 點擊 **4** 次?**Add** **Range**(添加范圍),使總的搜索范圍為 **6**。
5. 定義如下的范圍 :?
```
0 999
1000 2999
3000 6999
7000 14999
15000 30999
31000 50000
```
* 6\. 點擊 應用更改??來更新圖表。
現在你可以看到 **1000**個 賬戶有多少比例落入到每一個 **balance**(余額)范圍。

讓我們來看看數據的另一個維度 : 賬戶的持有人的 **age**(年齡)。通過添加其他的桶聚合, 你可以看到在每一個余額范圍內賬戶持有人的年齡 :?
1. 在 **buckets?**列表下面,點擊?**Add sub-buckets。**
2. 在 **buckets** 類型列表內,點擊?**Split Slices。**
3. 在聚合列表內,選擇?**Terms**。
4. 在字段列表內,選擇?**age**。
5. 點擊應用更改?
現在你可以看到,賬戶持有人的年齡分解顯示在環形的余額范圍內。

要保存此圖表以便以后使用,請單擊保存并輸入名稱 _**Pie Example**_。
接下來,我們將看看莎士比亞數據集中的數據。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劇本在講話部分的數量上如何比較,并在**條形圖**中顯示信息 :?
? ? 1.?單擊?**New?**并選擇?**Vertical bar chart**(條形圖)。
? ? 2\. 選擇 **shakes*** 索引模式。由于您尚未定義任何值區,因此您會看到一個大 **bar**,顯示符合預設通配符查詢的文件總數。
? ??
? ? 3.?要顯示沿 **y?**軸每次播放的 **speaking parts**(口語部分)數,您需要配置 **Y?**軸[度量聚合](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reference/5.2/search-aggregations.html)。度量聚合基于從搜索結果提取的值計算度量。要獲取每次播放的講話部分數,請選擇?**Unique** **Count**聚合,然后從字段列表中選擇?**speaker**。您還可以給軸一個自定義標簽,說話部分。
? ? 4.?要顯示不同的播放長 **x?**軸,選擇 **X?**軸桶類型,從聚合列表中選擇?**Terms**,并從字段列表中選擇 **play_name**。要按字母順序列出,請選擇?**Ascending**。您還可以給軸自定義標簽,播放名稱。
? ? 5.?單擊應用更改 以查看結果。

請注意,**play names**(演員名稱)如何顯示為整個短語,而不是分解成單個單詞。這是我們在教程開始時做的 **mapping**(映射)的結果,在我們將 **play_name** 字段標記為 _**not analyzed**_(不分析)時。
懸停在每個條形圖上,可顯示每個演員的講話部分的數量作為工具提示。要關閉工具提示并為可視化配置其他選項,請選擇可視化生成器的?**Options?**標簽。
現在你有一個最小的演員莎士比亞戲劇的列表,你可能也很好奇,看到這些戲劇中通過顯示給定部分的最大數量的演講,對個體演員最大的要求。
1. 單擊添加指標以添加 **Y**軸 聚合。?
2. 選擇最大聚合并選擇 **speech_number?**字段。?
3. 單擊選項并將條形模式更改為分組。
4. 單擊應用更改?您的圖表現在應該如下所示:?

正如你所看到的,**Love's Labors Lost?**與其他劇本相比具有異常高的最大語言數量,因此可能對演員的記憶提出更多的要求。
注意說話部分的數量 **Y?**軸是從零開始的,但條形開始部分為 **18**。為了使差異顯著,將 **Y?**軸以更接近最小值的值開始,轉到選項,然后選擇將 **Scale Y-Axis to data bounds**(縮放?**Y?**軸到數據范圍)。
使用名稱 _**Bar Example**_ 保存此圖表。
接下來,我們將使用 板塊地圖 圖表來顯示我們的日志文件示例數據中的地理信息。
1. 單擊 **New**。?
2. 選擇 **Tile map**。?
3. 選擇 **logstash-*?**索引模式。?
4. 設置我們要瀏覽的事件的時間范圍 :?
5. 單擊 **Kibana?**工具欄中的時間選擇器。?
6. 單擊?**Absolute**。?
7. 將開始時間設置為 **2015?**年 **5?**月 **18?**日,結束時間設置為 **2015?**年 **5?**月 **20?**日。
1. 
8. 設置好時間范圍后,點擊 **Go?**按鈕,然后點擊右下角的小向上箭頭關閉時間選擇器。
您會看到世界地圖,因為我們還沒有定義任何值區 :?

要從日志文件映射地理坐標,請選擇?**Geo Coordinates**?作為存儲桶,然后單擊應用更改?您的圖表現在應該如下所示 :?

您可以通過單擊和拖動導航地圖,使用按鈕進行縮放,或者點擊?**Fit Data Bounds?**按鈕縮放到包括所有點的最低級別。您還可以通過單擊?**Latitude/Longitude Filter**?按鈕并在地圖上繪制邊界框來包括或排除矩形區域。應用的過濾器顯示在查詢欄下方。懸停在過濾器上會顯示控件以切換,固定,反轉或刪除過濾器。

使用名稱 **Map?**示例保存此地圖。 最后,創建一個 **Markdown?**小部件以顯示額外的信息 :?
1. 單擊?**New**。
2. 選擇 **Markdown widget**。
3. 在字段中輸入以下文本 :?
```
# This is a tutorial dashboard!
The Markdown widget uses **markdown** syntax.
> Blockquotes in Markdown use the > character
```
4. 單擊應用更改? 將在預覽窗格中渲染 **Markdown**。


使用名稱 _**Markdown Example**_ 保存此可視化。
- 介紹
- 設置
- 安裝 Kibana
- 使用 .tar.gz 的方式安裝 Kibana
- 使用 Debian Package 的方式安裝 Kibana
- 使用 RPM 的方式安裝 Kibana
- Windows 上安裝 Kibana
- 配置 Kibana
- Docker 上運行 Kibana
- 獲取鏡像
- Docker 上配置 Kibana
- 訪問 Kibana
- 關聯 Kibana 與 kibana
- 與 Tribe nodes 一起使用 Kibana
- 在生產環境中使用 Kibana
- 升級 Kibana
- 標準升級
- 標準升級與 Reindex(重建索引)
- 新安裝
- 重大改變
- 5.0 中的重大改變
- 入門指南
- 加載樣本數據
- 定義 index pattern(索引模式)
- Discover(發現)數據
- Visualizing(可視化)數據
- 將它們全部放入 Dashboard(儀表盤)
- 總結
- Discover(發現)
- 設置時間過濾器
- 搜索數據
- 字段過濾器
- 查看文檔數據
- 查看字段數據的統計信息
- Visualize(可視化)
- 創建可視化
- Area Charts(面積圖)
- Data Table(數據表)
- Line Charts(折線圖)
- Markdown Widget(小部件)
- Metric(度量)
- Pie Charts(餅圖)
- Tile Maps(平鋪地圖)
- Vertical Bar Charts(垂直條形圖)
- Tag Clouds(標簽云)
- Heatmap Chart(熱力圖)
- Dashboard(儀表盤)
- 構建儀表盤
- 加載儀表板
- 分享儀表盤
- Timelion
- 創建時間序列可視化
- Console(控制臺)
- 多請求支持
- 自動格式化
- 鍵盤快捷鍵
- 歷史
- 控制臺設置
- 配置控制臺
- 安全控制臺
- Management(管理)
- Index Pattern(索引模式)
- Managing Fields(管理字段)
- String Field Formatters(字符串字段格式化程序)
- Date Field Formatters(日期字段格式化程序)
- Geographic Point Field Formatters(地理點字段格式化程序)
- Numeric Field Formatters(數值字段格式化)
- Scripted Fields(腳本字段)
- 設置高級選項
- 管理保存的搜索,可視化和儀表盤
- Kibana 插件
- 安裝插件
- 更新和刪除插件
- 禁用插件
- 配置插件管理器
- 已知插件
- 版本說明
- 5.2.2 版本說明
- 5.2.1 版本說明
- 5.2.0 版本說明
- 5.1.2 版本說明
- 5.1.1 版本說明
- 5.1.0 版本說明
- 5.0.2 版本說明
- 5.0.1 版本說明
- 5.0.0 版本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