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敏捷開發績效管理的第二篇。
團隊管理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各式各樣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層出不窮。筆者因為工作原因在過去16年里與100多家企業的團隊或團隊領導者有較為深入的交流,看到了聽到了想到了很多相關的內容,下面做一個總結。不過受個人經歷所限,這不是一個客觀的全面的總結,而是帶有本人的角度和主張,僅供參考。
?
## 中醫治病的原理
中醫和西醫看待疾病的角度差別很大。
中醫受到當年條件所限,并不知道致病的原因是細菌、病毒還是其他什么。由于沒有顯而易見的敵人,**中醫采取的策略是扶正去邪,就是讓讓人體自身加強,從而自然地消滅”邪氣“**。
比如中耳炎,西醫的解釋是:“多由感冒引發……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致病菌乘虛侵入中耳……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因此若能將這些病菌鏟除,則可治愈。
而中醫則認為:中耳炎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就是”情緒激動“導致中耳炎。因此應先”淡定“,然后配合治療方可。
中醫的解釋讀者看起來可能感覺不可思議,但我很久以前得中耳炎導致內耳積水的時候去西醫看了幾天沒好(當時也沒有感冒),給一位中醫朋友打電話求助,他一語道破:你最近“激動”了,令我大吃一驚,也立刻相信他肯定能治好。實際治療過程只有一上午,只使用了兩根細針在離耳朵一米遠的肢體末端扎了2小時,沒有任何其他藥物——換言之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東西被任何藥物殺死”,但10分鐘后鼻腔和耳朵就有明顯干燥感,半個月后自愈了。
后來一問,原來他自己也得過此病,去過很多醫院(醫生各有所長,也有去醫院的時候呵呵)花了幾千塊無法治愈,差點變成“聾子中醫”,最后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創醫術把自己給治好了,還治好了20多個病人。(他最近開始在梁冬開設的[正安藥房](http://www.baidu.com/s?wd=%C1%BA%B6%AC+%D5%FD%B0%B2%D2%A9%B7%BF&rsv_bp=0&inputT=4031)上班)
扎一米遠的地方為何能治好耳朵?原因是那個地方有個穴位,可以**調整和激發自身的自愈能力,由人體自己把疾病治好**。
?
## 對團隊管理的啟示
團隊也無時不處于眾多“病菌”的圍困之中,其中一個病菌似乎是“個體懶惰”,而對癥下的藥自然就是“考核個體”。
很可惜,這個病菌不是致命菌,看下面幾個問題就知道了:
“個體差異主要來自于哪里?”懶惰是一個方面,能力是另外一個方面。能力相同的人中,最懶的和最勤奮的程序員的工作產出相差多少?估計能相差30%就算不錯了。那么同是懶惰或勤奮的人,能力最差的和最強的程序員工作產出相差多少?10倍!所以,這里有一個大得多的病菌。
“最近M公司和N公司業績下滑了50%,原因何在?”因為大家變懶一倍?或者能力下降50%?顯然不是,他們的產品管理出了問題。這個病菌大得致命。
那為什么多數軟件公司都簡單地通過考核個人來提升績效呢?**因為那樣雖然無效,但是卻簡單**。
其實以往的很多處理策略,都有這個傾向,比如:需求變更頻繁,客戶說不清楚需求,工期緊,人員流動……對每件事情單個而言,似乎都有幾種“青霉素”一針見效:需求變更頻繁?就走需求變更流程,統計變更數量,向客戶遞交變更工作量;客戶說不清楚需求嘛?我們寫需求讓他們簽字,需求不簽字不開工,簽了字就不準變更了;工期緊?加人加班!人員流動?多寫文檔,不怕流動……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到用的時候就會知道:幾乎所有這些青霉素都導致過敏!
敏捷開發的“不考核個體”的思路,其實和中醫理論很相近:**嘗試打造一個能自組織自更新的團隊,來消除各種問題**,而不是就問題論問題地處理。
?
## 自組織團隊
何為自組織團隊?“領導放權了,讓我們管自己,自己估算,自己領取任務,所以我們現在是自組織團隊。”這個認識太淺。
不是簡單地去掉領導和流程后就能剩下一個“自組織團隊”,這樣得到的多半是一個無組織團隊——否則這也太簡單了,我們的先人和領導們簡直是傻子。
事實是:**自組織團隊,是一個依靠團隊的自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自我更新,消除各種有害因素,來達到提升績效的團隊**。
仔細分析一下,導致團隊或公司績效差的有害因素有很多:
**團隊級別**的也就是本系列希望討論的包括(大致由小至大):
個體懶惰
個體能力差
個體懶惰導致團隊懶惰
個體能力差導致整個產品的質量差/進度慢
……
如果領導放權了,我們自己估算,自己領取任務,但這些有害因素仍然在,那么我們就不是一個自組織團隊。我們只是一個生病了不打針不吃藥的病人而已。
?
****本文提到了敏捷開發對于提升績效的主要機制:不是依靠一個有強大控制能力的領導,或一個固定的流程,而是**一種能自我適應和改進的機制,進而讓團隊進入自組織狀態,以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下一章節將會提到用于取代“個體考核”來激勵個體的敏捷因素:同行壓力。
?
?
附:?導致團隊或公司績效差的有害因素?
**產品級別**的包括(大致由小至大):
功能定義錯誤
產品版本定義錯誤
產品概念/用戶群定位錯誤
產品線組合錯誤
……
這些將在敏捷開發產品管理的系列中涉及,敬請關注(尚未開發,作者2011-08-21注)。
?
**本人正在參加CSDN博客之星評選,如果讀完并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投票:**[http://vote.blog.csdn.net/item/blogstar/cheny_com](http://vote.blog.csdn.net/item/blogstar/cheny_com)
點擊下載免費的敏捷開發教材:《[火星人敏捷開發手冊](http://blog.csdn.net/cheny_com/article/details/6616794)》


?
- 前言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一:序言及“敏捷開發是否考核個人”(績效考核)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二:用中醫理論管理團隊及其績效(績效考核,團隊管理,自組織團隊)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三:個體動力之源——同行壓力(松結對編程,師徒制度,跨職能團隊,績效考核)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四:為團隊設立外部績效目標(目標管理,外向型績效)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五:敏捷開發生產率(上)(故事點估算)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六:敏捷開發生產率(中)(功能點分析,FPA,簡化的功能點)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七:敏捷開發生產率(下)(簡化功能點分析,NESMA,兩級簡化)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八:阿米巴經營之序言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九:阿米巴經營之軟件團隊經營什么(上)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十:阿米巴經營之軟件團隊經營什么(中)
- 敏捷開發績效管理之十一:如何提高人員可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