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 [一、十進制](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0)
- [二、二進制](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1)
- [三、八進制](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2)
- [四、十六進制](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3)
- [五、進制總結](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4)
- [六、變量與進制](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5)
- [七、printf的簡單使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6)
上一講簡單介紹了[常量和變量](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07/3065522.html),這講補充一點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進制。
我們先來看看平時是如何表示一個整數的,最常見的肯定是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比如“十二”,我們可以用12來表示,其實這種表示方式是基于一種叫做“十進制”的計數方式。“進制”是一種計數方式,編程中常見的進制有4種:十進制、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也就是說,同一個整數,我們至少有4種表示方式。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一、十進制
### 1.概念
十進制是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種計數方式,它有兩個特點:由0、1、2….9十個基本數字組成;運算規則是“逢十進一”。
### 2.運算
所謂“逢十進一”,似乎在小學數學中都已經學過了,也就是當數值滿十時,就要向前進一位

個位數為9+1,滿十了,十位數就進一。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二、二進制
### 1.概念
二進制是計算機內部使用的一種計數方式,它有兩個特點:由0、1兩個基本數字組成;運算規則是“逢二進一”。
### 2.細節
1,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二進制里面沒有2~9這些數字呢?都說了,逢二進一,因此當數字滿二的時候就會進位。
2,如果我寫個1010,你能看出它是二進制還是十進制么?為了跟其他進制區分開來,書寫二進制數的時候,需要以0b或者0B開頭。比如0b1010是個二進制數,而1010則還是我們熟悉的十進制數,就是“一千零一十”
### 3.運算
做個簡單的運算吧,比如1+1

個位數是1+1,值滿二了,于是十位數要進一。因此,在二進制中:1 + 1 =?0b10,這里的0b10表示的是十進制中的“二”,并不是“十”。
以此類推,11 + 1 =?0b100

### 4.二進制轉為十進制
1,用二進制表示數值,雖然簡單、方便,但是不容易閱讀,比如隨便給出個二進制數0b110111101010,你能立刻看出它表示的是什么數值嗎?一般需要將二進制數轉為十進制數后才能知道代表的什么數值。
進制里面有個“基數”的概念,基數是用來計算數值的,比如十進制的基數是10,因此十進制是這樣算數的:
1230 = 0 * 100?+ 3 * 101?+ 2 * 102?+ 1 * 103?= 0 * 1 + 3 * 10 + 2 * 100 + 1 * 1000
二進制的基數是2,以此類推:
0b1011 = 1 * 20?+ 1 * 21?+ 0 * 22?+ 1 * 23?= 1 * 1 + 1 * 2 + 0 * 4 + 1 * 8 = 1 + 2 + 0 + 8 = 11
因此二進制數0b1011表示的數值是十進制中的11
2,一位二進制數能表示的最大值是1,而n位二進制數所能表示的最大值是0b111...1111,也就是說n位二進制數都是1,那么它的十進制數值為:
1 * 20?+ 1 * 21?+ 1 * 22?+ 1 * 23?+ .... + 1 * 2n-1?= 2n?- 1
因此,n位二進制數所能表示的最大值是2n?- 1。也就是說,4位二進制數能表示的最大值是0b1111,十進制數值為:24?- 1 = 15;5位二進制數能表示的最大值是25?- 1 = 31。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三、八進制
### 1.概念
八進制有兩個特點:由0~7八個基本數字組成;運算規則是“逢八進一”。
### 2.細節
由于十進制和八進制中都包含了0~7,為了區分開來,在書寫八進制數的時候,需要在前面加個0。比如076是個八進制數,76則是個十進制數。
### 3.運算

個位數是7+1,值滿八了,于是十位數要進一。因此,在八進制中,7 + 1 =?010。010則表示十進制中的“八”,而不是“十”
### 4.八進制轉十進制
八進制的基數是8,因此027計算出來就是十進制中的23
027 = 7 * 80?+ 2 * 81?= 7 * 1 + 2 * 8 = 23
### 5.二進制轉八進制
不難發現一個十進制數可以表示的最大值是9,而一個八進制數可以表示的最大值是7,恰好3個二進制數可以表示的最大值0b111也是7。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八進制數來代替3個二進制數。
0b11110011 =?0b?011? 110? 011? =?0363
如果是八進制轉為二進制,那就反過來,用3位二進制數來表示1位八進制數
025 =?0b?010? 101?=?0b10101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四、十六進制
### 1.概念
十六進制有兩個特點:由0~9和A~F組成,A~F分別表示10~15;運算規則是“逢十六進一”。
### 2.細節
由于十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中都包含了0~7,為了區分開來,在書寫十六進制數的時候,需要在前面加個0x或者0X。比如0x76是個十六進制數,076是個八進制數,76則是個十進制數。
### 3.運算

個位數是B+5,也就是11+5,值滿十六了,于是十位數要進一。因此,在十六進制中,B + 5 =?0x10。0x10則表示十進制中的“十六”,而不是“十”
### 4.十六進制轉十進制
十六進制的基數是16,F表示十進制中的15,因此0x2F計算出來就是十進制中的47
0x2F = 15 * 160?+ 2 * 161?= 15 * 1 + 2 * 16 = 47
### 5.二進制轉十六進制
一個十六進制數可以表示的最大值是15,恰好4個二進制數可以表示的最大值0b1111也是15。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十六進制數來代替4個二進制數。
0b11110011 =?0b?1111? 0011? =?0xF3
如果是十六進制轉為二進制,那就反過來,用4位二進制數來表示1位十六進制數
0x25 =?0b?0010? 0101=0b100101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五、進制總結
1.一個整數“十二”的4種表示方式分別如下:
十進制:12
二進制:0b1100
八進制:014
十六進制:0xC
2.其實也可以利用Mac中的計算器軟件來測試進制之間的轉換。

設置計算機的顯示模式為“編程器”

先選擇10進制,然后輸入12,底部顯示的二進制數為1100,這里省略最前面的0b

選擇八進制,顯示為14,這里省略了最前面的0

選擇十六進制,顯示為0xC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六、變量與進制
1.上一講學習了[變量](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07/3065522.html)的使用,簡單回顧一下
~~~
int main()
{
int a = 10;
return 0;
}
~~~
在第3行定義了一個變量a,存儲的是十進制整數10。其實,這個變量a在內存中是以二進制數的形式存儲的,10的二進制形式是1010。

2.除了十進制整數,還可以將其他進制的整數賦值給整型變量
~~~
int main()
{
int a = 0b110; // 十進制數:6
int b = 021; // 十進制數:17
int c = 12; // 十進制數:12
int d = 0x1D; // 十進制數:29
return 0;
}
~~~
上面的代碼中,分別將4種不同進制的數值賦值給不同的整型變量。對應的十進制數值已經寫在右邊的注釋中。它們最終都是以二進制的形式存儲在內存中。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5/24/3067219.html#labelTop)
##七、printf的簡單使用
### 1.用printf輸出整型變量
前面給變量賦值了各種進制的整數,究竟這些整數的十進制形式為多少呢?我們自己可以換算出來,不過總是自己去算,太麻煩了,我們可是程序員,應該利用程序幫我們算出來。前面已經學過printf("Hello World");語句的作用是在屏幕輸出Hello World這一串內容。我們其實也可以利用printf將一個變量輸出到屏幕,看看這個變量的值究竟為多少。
這個printf看起來好像是你往它的小括號里面放什么內容,它就會在屏幕上輸出什么內容,但是printf的用法有講究的,像下面的寫法就是錯誤的: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0x1D;
printf(a);
return 0;
}
~~~
有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有時需要#include <stdio.h>,有時又不需要#include <stdio.h>?這個暫時不去詳細討論,你先記住只要用了printf,就要添加#include <stdio.h>。
在第5行定義了變量a,初值為一個十六進制數。在第7行想通過printf輸出變量a的數值,但是第7行的寫法是錯誤的。 要想利用printf輸出一個整型變量,就必須先說明輸出的格式,比如是以十進制格式輸出還是以八進制格式輸出?
下面的寫法才是正確的: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0x1D;
printf("變量a的值為%d", a);
return 0;
}
~~~
注意看第7行,左邊雙引號括住的內容代表著要輸出到屏幕的內容,不過并不是直接將 "變量a的值為%d"?輸出到屏幕。%d是一種格式符,它的意思是用右邊變量a的值替代%d的位置進行輸出,并且以十進制格式輸出。說白了,格式符是用來控制輸出格式的。
程序在終端上的運行結果是:

可以發現,輸出了"變量a的值為29",0x1D的十進制數值確實是29,說明這個輸出是正確的。但是這個29跟后面的英文連在一起了,非常難看,這時候我們可以在%d的后面加一個\n表示回車換行。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0x1D;
printf("變量a的值為%d\n", a);
return 0;
}
~~~
注意第5行的改變:在%d的后面加了個\n,表示將變量a以十進制格式輸出后進行回車換行。
這時候的運行結果是:

這樣就可以明顯地看到這個29了
### 2.printf支持的格式符
除開%d,printf還支持很多格式符,如下表所示(紅色表示常用),這份表格的內容不用去死記,用到時再回來查資料即可

接下來簡單演示一下%x的使用,它的功能是以十六進制形式輸出整數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17;
printf("%x\n", a);
return 0;
}
~~~
在第5行定義了變量a,存儲的是十進制整數17,在第7行讓變量a以十六進制形式輸出,運行結果是:

可以發現,十進制整數17以十六進制形式輸出就是11,這是正確的。
### 3.printf可以同時輸出多個數值
看下面代碼,利用printf同時輸出多個數值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ge = 17;
int no = 10;
printf("age = %d, no = %d\n", age, no);
return 0;
}
~~~
注意看第9行,左邊的雙引號內有2個%d,age的值會代替第一個%d進行輸出,no的值會代替第二個%d進行輸出,并且都是以十進制形式輸出。輸出結果:

### 4.printf也可以輸出常量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輸出的常量為%d\n", 11);
return 0;
}
~~~
注意第6行,右邊的是一個整型常量11,它會代替%d的位置進行輸出。輸出結果:

用了半天,似乎還是沒有說到printf究竟是個什么東西,這個會放到后面詳細討論,它還有其他復雜用法。
- 前言
- C語言入門教程1-概述
- C語言入門教程2-第一個C程序
- C語言入門教程3-關鍵字、標識符、注釋
- C語言入門教程4-變量與常量
- C語言入門教程5-進制
- C語言入門教程6-變量與內存
- C語言入門教程7-基本數據類型
- C語言入門教程8-運算符
- C語言入門教程9-流程控制
- C語言入門教程10-函數
- C語言入門教程11-函數的聲明定義
- C語言入門教程12-scanf與printf輸入輸出函數
- C語言入門教程13-數組-批量數據存儲
- C語言入門教程14-字符串
- C語言入門教程15-字符與字符串常用處理函數
- C語言入門教程16-指針
- C語言入門教程17-指向一維數組元素的指針
- C語言入門教程18-指針與字符串
- C語言入門教程19-預處理指令1-宏定義
- C語言入門教程20-預處理指令2-條件編譯
- C語言入門教程21-預處理指令3-文件包含
- C語言入門教程22-變量類型與作用域
- C語言入門教程23-枚舉
- C語言入門教程24-結構體
- C語言入門教程25-typedef類型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