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 [一、用指針指向一維數組的元素](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0)
- [二、用指針遍歷數組元素](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1)
- [三、指針與數組的總結](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2)
- [四、數組、指針與函數參數](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3)
說明:這個C語言專題,是學習iOS開發的前奏。也為了讓有面向對象語言開發經驗的程序員,能夠快速上手C語言。如果你還沒有編程經驗,或者對C語言、iOS開發不感興趣,請忽略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指針,如果指針存儲了某個變量的地址,我們就可以說指針指向這個變量。數組及其數組元素都占有存儲空間,都有自己的地址,因此指針變量可以指向整個數組,也可以指向數組元素。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Top)
### 一、用指針指向一維數組的元素
~~~
1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2 int a[2];
3
4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指針
5 int *p;
6
7 // 讓指針指向數組的第0個元素
8 p = &a[0];
9
10 // 修改所指向元素的值
11 *p = 10;
12
13 // 打印第一個元素的值
14 printf("a[0] = %d", a[0]);
~~~
輸出結果:
,說明已經通過指針間接修改了數組元素的值,跟指向一個普通int類型變量是一樣的。
由于數組名代表著數組的首地址,即a == &a[0],因此第8行代碼等價于:
~~~
// 讓指針指向數組的第0個元素
p = a;
~~~
內存分析圖如下,一個指針變量占用2個字節,一個int類型的數組元素占用2個字節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Top)
### 二、用指針遍歷數組元素
### 1.最普通的遍歷方式是用數組下標來遍歷元素
~~~
1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2 int a[4] = {1, 2, 3, 4};
3
4 int i;
5 for (i = 0; i < 4; i++) {
6 printf("a[%d] = %d \n", i, a[i]);
7 }
~~~
輸出結果:
### 2.接下來我們用指針來遍歷數組元素
先定義一個指針,指向數組的第一個元素
~~~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int a[4] = {1, 2, 3, 4};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指針,并指向數組的第0個元素
int *p = a;
~~~

p的值是a[0]的地址,因此,現在我們利用指針p只能訪問數組的第0個元素a[0],用*p就可取出a[0]的值1。要想訪問其他元素,就必須拿到元素的地址,可以發現每個元素的地址差值為2,因為在16位編譯器環境下,一個int類型的變量占用2個字節。現在只是知道a[0]的地址值為p,怎么根據a[0]的地址獲取其他元素的地址呢?其實非常簡單,p+1就是a[1]的地址。注意了,這里的p+1代表著p的值加2,并不是p的值加1,比如p的值為ffc3,p+1則為ffc5,而非ffc4。依次類推,p+2就是a[2]的地址ffc7,p+3就是a[3]的地址ffc9。
#### 我先解釋一下,為什么p+1代表p的值加2,而不是加1呢?
其實,p+1不一定代表p的值加2,也可能是加1、加4或者加8。究竟加多少,這跟指針的類型有關。下圖是在16位編譯器環境下的情況。

聰明的你可能已經找到規律了,因為char類型的變量要占用1字節,所以p+1代表p的值加1;float類型的變量占用4字節,所以p+1代表p的值加4。從這一點,也可以很好地說明為什么指針一定要分類型,不同類型的指針,p+1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上述代碼中的p指向了int類型的數組元素a[0],所以p+1代表p的值加2。知道怎么獲取其他元素的地址了,那么就可以利用指針p遍歷數組元素了。
~~~
1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2 int a[4] = {1, 2, 3, 4};
3
4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指針,并指向數組的第0個元素
5 int *p = a;
6
7 int i;
8 for (i = 0; i < 4; i++) {
9 // 利用指針運算符*取出數組元素的值
10 int value = *(p+i);
11
12 printf("a[%d] = %d \n", i, value);
13 }
~~~
注意第10行的代碼,*(p+i)代表根據p+i的值(其實就是第i個數組元素的地址)訪問對應的存儲空間,并取出存儲的內容(也就是取出第i個數組元素的值),賦值給左邊的value。
最后的輸出效果是一樣的:
。注意的是:遍歷完畢后,指針變量p還是指向a[0],因為p值一直沒有變過,一直都是a[0]的地址ffc3。
補充一下,其實第10行改成下面的代碼也是可以的:
~~~
int value = *(a+i);
~~~
大家都知道,a值代表數組的首地址,也就是a[0]的地址ffc3。a+1則代表a的值加2,即a[1]的地址ffc5,也就是說,a+i代表著元素a[i]的地址。相信大家也能猜出來了,a+1不一定代表著a值加2,究竟加多少,取決于數組的類型。a+i的計算方法與p+i相同。
利用上面的方法遍歷完數組元素后,p一直指向元素a[0]。其實我們也可以直接修改p的值來訪問數組元素,只需要改一下第10行的代碼即可
~~~
// 利用指針運算符*取出數組元素的值
int value = *(p++);
~~~
p++其實就是相當于p = p + 1,直接修改了p值,而且每次是加2。因此,每執行一次p++,指針p就會指向下一個數組元素。
輸出結果肯定是一樣的:
。但是,遍歷完畢后,指針變量p沒有指向任何數組元素,因為一共執行了4次p++,最后p值為ffcb。當然,可以重新讓p指向a[0]:p = &a[0];或者p = a;
注意,這里的寫法是錯誤的
~~~
int value = *(a++);
~~~
a++相當于a=a+1,數組名a是個常量!不能進行賦值運算!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Top)
### 三、指針與數組的總結
p是指針,a是一個數組
1> 如果p指向了一個數組元素,則p+1表示指向數組該元素的下一個元素。比如,假設p = &a[0],則p+1表示a[1]的地址
2> 對于不同類型的數組元素,p值的改變是不同的。如果數組元素為int類型,p+1代表著p的值加上2(16位編譯器環境下)
3> 如果p的初值是&a[0],那么
- p+i和a+i都可以表示元素a[i]的地址,它們都指向數組的第i個元素。a代表數組首地址,a+i也是地址,它的計算方法與p+i相同
-
*(p+i)和*(a+i)都表示數組元素a[i]
- 雖然p+i和a+i都指向數組的第i個元素,但二者使用時還是有區別的。因為作為指針變量的p可以改變自身值,如p++,使p的值自增。而數組名a是一個代表數組首地址的常量,它的值是不能改變的,即a++是不合法的
4> 引用一個數組元素可以有兩種方法:
-
下標法: 如a[i]
-
指針法: 如*(p+i) 或 *(a+i)
[回到頂部](http://www.cnblogs.com/mjios/archive/2013/03/18/2964748.html#labelTop)
### 四、數組、指針與函數參數
1.用數組名作為函數實參時,是把實參數組的首地址傳遞給形參數組,兩個數組共同占用同一段內存空間,這樣形參數組中的元素值發生變化就會使實參數組的元素值也同時變化
~~~
1 void change(int b[]) {
2 b[0] = 10;
3 }
4
5 int main()
6 {
7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8 int a[4] = {1, 2, 3, 4};
9
10 // 將數組名a傳入change函數中
11 change(a);
12
13 // 查看a[0]
14 printf("a[0]=%d", a[0]);
15
16 return 0;
17 }
~~~
change函數的形參是數組類型的,在第11行調用change函數時,將數組名a,也就是數組的地址傳給了數組b。因此數組a和b占用著同一塊內存空間。
輸出結果:
2.這種地址的傳遞也可以用指針來實現。函數的實參和形參都可以分別使用數組或指針。這樣就有4種情況: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函數的形參類型是一個數組,調用函數時,你可以傳入數組名或者指針變量;
~~~
1 void change(int b[]) {
2 b[0] = 10;
3 }
4
5 int main()
6 {
7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8 int a[4] = {1, 2, 3, 4};
9
10 int *p = a;
11
12 // 將數組名a傳入change函數中
13 change(p);
14
15 // 查看a[0]
16 printf("a[0]=%d", a[0]);
17
18 return 0;
19 }
~~~
注意第1行的形參類型是個數組int b[],第10行定義了指針變量p,第13行將p當做實參傳入函數
如果一個函數的形參類型是一個指針變量,調用函數時,你可以傳入數組名或者指針變量。
~~~
1 void change(int *b) {
2 b[0] = 10;
3 // 或者*b = 10;
4 }
5
6 int main()
7 {
8 // 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數組
9 int a[4] = {1, 2, 3, 4};
10
11 // 將數組名a傳入change函數中
12 change(a);
13
14 // 查看a[0]
15 printf("a[0]=%d", a[0]);
16
17 return 0;
18 }
~~~
注意第1行的形參類型是個指針變量int *b,第12行將數組名a當做實參傳入函數。
由第2行可以看出,在很多情況下,指針和數組是可以相互切換使用的。但是,并不能說指針就等于數組。
- 前言
- C語言入門教程1-概述
- C語言入門教程2-第一個C程序
- C語言入門教程3-關鍵字、標識符、注釋
- C語言入門教程4-變量與常量
- C語言入門教程5-進制
- C語言入門教程6-變量與內存
- C語言入門教程7-基本數據類型
- C語言入門教程8-運算符
- C語言入門教程9-流程控制
- C語言入門教程10-函數
- C語言入門教程11-函數的聲明定義
- C語言入門教程12-scanf與printf輸入輸出函數
- C語言入門教程13-數組-批量數據存儲
- C語言入門教程14-字符串
- C語言入門教程15-字符與字符串常用處理函數
- C語言入門教程16-指針
- C語言入門教程17-指向一維數組元素的指針
- C語言入門教程18-指針與字符串
- C語言入門教程19-預處理指令1-宏定義
- C語言入門教程20-預處理指令2-條件編譯
- C語言入門教程21-預處理指令3-文件包含
- C語言入門教程22-變量類型與作用域
- C語言入門教程23-枚舉
- C語言入門教程24-結構體
- C語言入門教程25-typedef類型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