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體
另一個主要的分類就是黑體,大致對應“無襯線字體”。黑體的發明就要相對晚一些了。學者對于黑體的歷史有著很大的爭議,但我們可以發現它是二十世紀早期廣告印刷品的產物。

結構方正,沒有字腳
### 網頁標準
[SimHei](http://www.microsoft.com/typography/fonts/font.aspx?FMID=1641)是與襯線字體SimSun相對應的標準無襯線字體。近幾年,[微軟雅黑](http://www.microsoft.com/typography/fonts/family.aspx?FID=350)逐漸替代SimHei成為首選的網頁標配,但這依舊有一些兼容問題:微軟雅黑是從Windows Vista開始引入的,但至今中國為數眾多的XP用戶讓我們無法徹底放棄些許過時的SimHei字體。
### 黑體示例
下圖就是基本的SimHei:

以及新興的黑體——微軟雅黑,我稱之中文版的Helvetica:

[思源黑體](http://blog.typekit.com/2014/07/15/introducing-source-han-sans/)是Adobe與Google合作,在2014年推出的可愛的新版黑體。你可以發現它與SumHei在端點處理上的不同:

1913年出現在報紙標題中的黑體:

[Noto Sans](https://www.google.com/get/noto/#/)簡體中文是谷歌通用語言項目(Google’s universal language project)的一部分:

目前我最喜歡的一款黑體是來自造字工房的[悅黑](http://makefont.com/font.html?MFYueHei_Noncommercial_Regular)

[尚黑](http://makefont.com/font.html?MFShangHei_Noncommercial_Regular),造字工房制作的另一款別具風格的黑體: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一款印在華麗的留蘭香牙膏盒上的斜體design-y黑體:

引用自?[univs.cn](http://m.univs.cn/article/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