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表中添加公式時,會出現兩種邏輯,先計算后匯總,或者先匯總后計算。對此,引入兩個公式項來完善目前的公式功能:『計算指標』和『匯總指標』
### 1.名詞解釋
**(1) 普通字段**
點擊+,添加普通字段
表示該字段值的簡單匯總
**(2) 計算指標**
點擊fx,添加計算指標
執行先計算再匯總的邏輯。可以將其視為和普通字段類似的地位,計算指標可以引用表單的普通字段來進行計算。
**(3) 匯總指標**
點擊Σ,添加匯總指標
執行先匯總再計算的邏輯。匯總指標可以引用表單的普通字段和計算指標來進行計算。
### 2.先計算再匯總
**(1)案例描述:**

表單中有商品名稱、數量、單價3個字段。商品可以議價,雙方議定一個單價,用表單記錄了每單的商品單價和數量。
最后匯總表中需要計算每個商品的總銷售額,這時候需要執行的計算邏輯就是:先計算再匯總
【銷售額=單價1* 數量1+單價2* 數量2+單價3* 數量3……】
**(2)操作步驟:**
①新建一張匯總表,添加表頭為“商品名稱”,指標為“數量”、“單價”

②點擊fx,增加『計算指標』,公式為“數量*單價”,名稱修改為“銷售額”


### 3.先匯總再計算
**(1)案例描述**

表單中有商品名稱、總價、數量3個字段。商品按數量有階段式價格,用表單記錄每單的總價和數量。
最后匯總表中需要計算每個商品的平均單價,這時候需要執行的計算邏輯就是:先匯總再計算
【平均單價=(總價1+總價2+總價3……)/(數量1+數量2+數量3……)】
### **(2)操作步驟**
①新建一張匯總表,添加表頭為“商品名稱”,指標為“總價”、“數量”

②點擊Σ,增加『匯總指標』,公式為“總價/數量”,名稱修改為“平均單價”


#
###4.引用普通字段和計算指標生成匯總指標
**(1)案例描述**

表單中有商品名稱、數量、單價3個字段。商品可以議價,雙方議定一個單價,用表單記錄了每單的商品單價和數量。最后要求出每個商品的平均單價。
* 首先需要計算每個商品的總銷售額,這時候需要執行的計算邏輯就是:先計算再匯總。
* 再求出商品的平均單價=總銷售額/總數量
**(2)操作步驟:**
①新建一張匯總表,添加表頭為“商品名稱”,指標為“數量”、“單價”

②點擊fx,增加『計算指標』,公式為“數量*單價”,名稱修改為“銷售額”


③點擊Σ,增加『匯總指標』,公式為“銷售額/數量”,名稱修改為“平均價格”


- 簡介
- 1.快速入門
- 1.1新建應用
- 1.2新建表單
- 1.3表單共享
- 1.4新建報表
- 1.5總結
- 2.創建應用
- 2.1創建新應用
- 2.2應用基礎設置
- 2.3.應用中心
- 3.表單
- 3.1表單設計
- 3.1.1控件類型與屬性
- 3.1.2數據關聯與數據聯動
- 3.1.3.選項關聯控件
- 3.1.4.公式與函數
- 3.1.5.表單校驗
- 3.1.6.隱藏控件賦值
- 3.1.7.表單排版
- 3.1.8.成員控件
- 3.1.9.定位控件
- 3.1.10.關聯查詢
- 3.1.11.關聯數據
- 3.2.數據管理
- 3.2.1.數據編輯
- 3.2.2.Excel導入與導出
- 3.3.表單設置
- 3.3.1.表單鏈接
- 3.3.2.公開查詢
- 3.3.3.推送提醒
- 3.4.流程
- 3.4.1.流程設定
- 3.4.2.流程案例
- 4.報表
- 4.1.報表設計
- 4.1.1.圖表類型與屬性
- 4.1.2.多表關聯
- 4.1.3.聯動
- 4.1.4.顯示格式
- 4.1.5.打印
- 4.2.報表外鏈
- 4.3.公式計算邏輯
- 5.聚合表
- 6.應用設置
- 6.1.應用概述
- 6.2.頁面共享
- 6.3.數據權限
- 7.應用平臺
- 7.1.微信企業號
- 7.2.釘釘安裝詳解
- 8.專題應用
- 8.1.進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