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術語和措辭(Terminology and Wording)
你在應用中呈現的每一個字都是與用戶進行對話的一部分。把握這樣的對話機會,為你的用戶提供清晰的表意與愉悅的體驗。
設置是面向全體用戶的一個基礎應用,因此它使用了簡明扼要的語言來描述用戶可以進行的操作。舉個例子,設置→勿擾模式(Do Not Disturb)就沒有使用難以理解的復雜技術術語,而是用了簡單的語言,給用戶描述了里頭的一系列操作。
[](http://isux.tencent.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20151019162122290.png)
**保證你使用的術語是用戶能理解的。**根據你對用戶群的理解來決定在應用中使用什么樣的詞匯。舉個例子,在一款針對小白用戶的應用中使用技術術語是不合適的,但對于針對高端用戶的應用來說,使用技術術語是很自然的事情。
**使用非正式的友好語氣,但不需要太過卑微。**避免太正式太僵化,或者太過嘻嘻哈哈,傲慢無禮。請記住,用戶可能會反復閱讀這些文本,因此有些起初看上去很俏皮的語句,多看幾次之后可能會顯得煩人。
**像新聞編輯一般遣詞造句,避免不必要的冗余語句。**當你的文案足夠簡明扼要,用戶就可以很輕松地閱讀和理解它。確定最重要的信息,精煉它并且突出它,讓用戶不需要讀一大段文字才能了解他們在找什么,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
**給控件加上短標簽或者容易理解的圖標。**讓用戶只掃一眼就能知道這個控件是干什么的。
**描述時間時要注意準確性。**今天和明天這些詞匯確實顯得比較友好,但有時候會讓用戶費解,因為你可能沒有辦法確定用戶當前的時區和時間。舉個例子,假如有一項活動會在半夜12點前開始,對于在同一個時區的用戶而言,這個活動是在今天開始的,但對于那些在早一點的時區里的用戶而言,這個活動在昨天就已經開始了。
**為你的應用寫一則漂亮的App Store描述,最大程度地把握住這個與潛在用戶溝通的絕佳機會。**除了準確描述你的應用、強調應用的品質與亮點以外,你還需要:
* **修正所有的拼寫、語法與標點符號錯誤。**這些小錯誤也許不會影響用戶正常使用,但是可能會讓他們對應用的整體品質產生負面印象。
* **盡量少用全大寫的詞匯。**雖然大寫單詞有時候可以吸引注意力,但是全大寫的段落不適合閱讀,而且會產生一種朝用戶扯著嗓子吼的感覺。
* **可以描述****bug****修復情況。**如果您的應用新版包含用戶一直期待的bug修復,那在你的軟件描述中提到這一點就是個很好的做法。
- (1):UI設計基礎
- 1.1 為iOS而設計(Designing for iOS)
- 1.2 iOS應用解析 (iOS App Anatomy)
- 1.3 適應性和布局(Adaptivity and Layout)
- 1.4 啟動與停止(Starting and Stopping)
- 1.5 導航(Navigation)
- 1.6 模態情境(Modal Contexts)
- 1.7 交互性與反饋(Interactivity and Feedback)
- 1.8 動畫(Animation)
- 1.9 品牌推廣(Branding)
- 1.10 顏色與字體(Color and Typography)
- 1.11 圖標和圖形(Icons and Graphics)
- 1.12 術語和措辭(Terminology and Wording)
- 1.13 與iOS的整合(Integrating with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