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情況下,lex.py對行號一無所知。因為lex.py根本不知道何為”行”的概念(換行符本身也作為文本的一部分)。不過,可以通過寫一個特殊的規則來記錄行號:
~~~
# Define a rule so we can track line numbers
def t_newline(t):
r'\n+'
t.lexer.lineno += len(t.value)
~~~
在這個規則中,當前lexer對象t.lexer的lineno屬性被修改了,而且空行被簡單的丟棄了,因為沒有任何的返回。
lex.py也不自動做列跟蹤。但是,位置信息被記錄在了每個標記對象的`lexpos`屬性中,這樣,就有可能來計算列信息了。例如:每當遇到新行的時候就重置列值:
~~~
# Compute column.
# input is the input text string
# token is a token instance
def find_column(input,token):
last_cr = input.rfind('\n',0,token.lexpos)
if last_cr < 0:
last_cr = 0
column = (token.lexpos - last_cr) + 1
return column
~~~
通常,計算列的信息是為了指示上下文的錯誤位置,所以只在必要時有用。
- 0 一些翻譯約定
- 1 前言和預備
- 2 介紹
- 3 PLY概要
- 4 Lex
- 4.1 Lex的例子
- 4.2 標記列表
- 4.3 標記的規則
- 4.4 標記的值
- 4.5 丟棄標記
- 4.6 行號和位置信息
- 4.7 忽略字符
- 4.8 字面字符
- 4.9 錯誤處理
- 4.10 構建和使用lexer
- 4.11 @TOKEN裝飾器
- 4.12 優化模式
- 4.13 調試
- 4.14 其他方式定義詞法規則
- 4.15 額外狀態維護
- 4.16 Lexer克隆
- 4.17 Lexer的內部狀態
- 4.18 基于條件的掃描和啟動條件
- 4.19 其他問題
- 5 語法分析基礎
- 6 Yacc
- 6.1 一個例子
- 6.2 將語法規則合并
- 6.3 字面字符
- 6.4 空產生式
- 6.5 改變起始符號
- 6.6 處理二義文法
- 6.7 parser.out調試文件
- 6.8 處理語法錯誤
- 6.9 行號和位置的跟蹤
- 6.10 構造抽象語法樹
- 6.11 嵌入式動作
- 6.12 Yacc的其他
- 7 多個語法和詞法分析器
- 8 使用Python的優化模式
- 9 高級調試
- 9.1 調試lex()和yacc()命令
- 9.2 運行時調試
- 10 如何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