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3基礎
* [執行Python代碼](http://brtc.imsam.cn/1372877#Python_5)
* [輸出/打印內容 print()](http://brtc.imsam.cn/1372877#_print_10)
* [數據類型](http://brtc.imsam.cn/1372877#_27)
* [字符串常用方法](http://brtc.imsam.cn/1372877#_57)
* [變量](http://brtc.imsam.cn/1372877#_125)
* [算術運算(只能夠用在數字與數字之間)](http://brtc.imsam.cn/1372877#_185)
* [input() 接受用戶的輸入](http://brtc.imsam.cn/1372877#input__204)
* [常見比較操作符](http://brtc.imsam.cn/1372877#_210)
* [if...else語句](http://brtc.imsam.cn/1372877#ifelse_220)
* [循環](http://brtc.imsam.cn/1372877#_278)
* [continue 與break](http://brtc.imsam.cn/1372877#continue_break_333)
* [異常處理](http://brtc.imsam.cn/1372877#_383)
* [詞典(鍵值對)](http://brtc.imsam.cn/1372877#_402)
* [for循環](http://brtc.imsam.cn/1372877#for_456)
Python的腳本后綴名是以`.py`結尾的

> ### 執行Python代碼
在dos界面,輸入命令
`python 需要執行的py文件`

> ### 輸出/打印內容 print()
~~~
print('李四')
print(5)
~~~
* 修改print() 結束符
print默認是以\\n換行為結尾
如果需要修改print的結束符,在print最后增加,end='以什么結尾'
print(需要輸出的內容,end='')
~~~
print('hello',end='>>>>>>>>>')
print('world',end='\t')
print('python',end='<<<<<<<<<<<<')
~~~
> ### 數據類型
在Python3中基本的數據類型有三個
* 字符串 str
* 整型 int
* 浮點型 float
字符串使用引號引起來
注意一下必須是用成對成對的引號引起來,也就是以什么引號開頭,就要以什么引號結尾。
~~~
'張三'
"張三"
'''張三'''
"""張三"""
~~~
* 數據類型之間的轉換
> str() 轉換成字符串 int()轉換成整型 float()轉換成浮點型
~~~
a = '5.6'
a = int(a)
print(type(a))
print(a)
~~~
1. int類型 和float類型可以轉換成str數據類型
2. str類型不一定可以轉換成int 或者 float類型
3. int 和 float 可以互相轉換
> ### 字符串常用方法
* 獲取字符串的長度 len()
~~~
lenth = len(a)
print(lenth)
~~~
* split()分割字符串
~~~
a = '23462346@qq.com'
# 切割字符串,將字符串切割成列表
qqnum = a.split('@')
print(qqnum)
~~~
* 讀取字符串的某一個字符 讀取長度\[下標\],下標從0開始
~~~
bingo = a[3]
print(bingo)
~~~
* 拼接 (只能夠用在字符串與字符串之間)
~~~
b = 'hello,'
c = b+a
print(c)
~~~
* 多倍運算 (只能夠用在字符串與整數之間)
~~~
print(a*5)
~~~
* 格式化輸出字符串
~~~
name = '李四'
age = 18
nation = '漢族'
location = '深圳市'
msg = '你好,我是{0},我今年{1}歲,我是{2}人,來自{3}'.format(name,age,nation,location)
print(msg)
~~~
* 轉義字符
`\n >>> 換行 \t >>> tab鍵`
~~~
# 如果我想打印出來的是"隨便打\n印一\t行字符串"
print('隨便打\\n印一\\t行字符串')
print(R'隨便打\n印一\t行字符串')
~~~
* 判斷 in /not in ,如果成立,則返回True 否則返回False
~~~
a = 'world'
result = 'or' in a
~~~
* and /or
~~~
# result1 = 'o' in a or 'asdb' in a
result1 = 'o' in a and 'asdb' in a
print(result1)
~~~
* * *
> ### 變量
在Python定義變量其實就是給一個值取一個名字,或者**給某一個變量賦值**
~~~
name='張三'
~~~
講變量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一段代碼,這個代碼的意思就是說把張三這個字符串給到了name,把一個值(張三)賦值給一個名字(name)。變量名就像我們現實社會的名字,把一個值賦值給一個名字時,稱之為變量(variable),在大多數語言中,都把這種行為稱為“給變量賦值”或“把值存儲在變量中”。
定義變量使用=定義,=左邊的是變量名,=右邊的是變量的值
~~~
變量名=變量值
~~~
1. 在使用變量之前,需要定義變量。
2. 變量名可以包括字母、數字、下劃線,但變量名不能以數字開頭。
3. 字母可以是大寫或小寫,但大小寫是不同的。
4. 等號(=)是賦值的意思,左邊是名字,右邊是值,不可寫反咯。
5. 變量的命名理論可以取任何合法的名字,但作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請將盡量給變量取一個專業一點兒的名字
6. 變量名應當避開Python的關鍵字/保留字
* * *
* 刪除變量`del`
~~~
a = 15
del a
~~~
* 查看變量數據類型 type()
~~~
a = 15
b = 1.5
c = '1.5'
print(type(a))
print(type(b))
print(type(c))
~~~
* 同時定義多個變量相同的值
~~~
a = b = c = 5
print(a)
print(b)
print(c)
~~~
* 同時定義多個變量不同的值
~~~
a,b,c = 3,4,7
print(a)
print(b)
print(c)
~~~
> ### 算術運算(只能夠用在數字與數字之間)
* 加法`+`
* 減法`-`
* 乘法`*`
* 除法`/`
* 地板除`//`
* 求余數除法`%`
* 冪運算`**`
~~~
print(b+c)#加法
print(b-c)#減法
print(b*c)#乘法
print(b/c) #除法
print(b//c)#地板除 求整數部分
print(b%c)#求余數的部分
print(b**c)#冪運算 b的c次方
~~~
* * *
> ### input() 接受用戶的輸入
~~~
name = input('請輸入您的姓名:')
print('您輸入的是{0}'.format(name))
~~~
> ### 常見比較操作符
| 符號 | 含義 |
| --- | --- |
| \== | 相等/等于 |
| <= | 小于等于 |
| \>= | 大于等于 |
| < | 小于號 |
| \> | 大于號 |
| != | 不等于 |
> ### if...else語句

在冒號后:下一行后帶有**縮進**,縮進是Python核心,Python就是通過縮進來控制代碼的。
縮進(一個tab/四個空格) 不可以混著用.。
假設 用戶名 為admin,密碼為 admin123,寫一個程序判斷用戶是否登錄成功
~~~
username = input('請輸入用戶名')
password = input('請輸入密碼')
if username == 'admin' and password == 'admin123':
print('登錄成功')
print('正在進入程序。。。。')
else:
print('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print('登錄失敗')
~~~
那如果有多個條件需要判斷,則需要使用elif語句
語法:
~~~
if 條件1:
條件1成立時執行
elif 條件2:
條件2成立時執行
elif 條件3:
條件3成立時執行
elif 條件4:
條件4成立時執行
else:
所有條件都不成立,才執行
~~~
比如:根據分數判斷等級
81 - 100 >>>> A
60 - 80 >>>> B
40 - 59 >>>> C
0 - 39 >>>> D
不在0-100 之間 >>> 輸入錯誤
~~~
score = int(input('請輸入分數'))
if 81 <= score <= 100:
print('A')
elif 60 <= score <=80:
print('B')
elif 40 <= score <=59:
print('C')
elif 0 <= score <=39:
print('D')
else:
print('輸入錯誤')
~~~
> ### 循環
* while 循環
語法:
~~~
while 條件:
循環內容
~~~
1. 當**條件為True**的時候,才會執行循環內容
2. 每一次循環結束,會再次**檢查條件是否成立**
3. 使用while循環一定要控制好條件,否則容易出現死循環
~~~
# 定義次數為3
times = 3
while times > 0:
print('當條件成立時')
print('執行while循環')
print('每一次循環結束的時候,會再一次檢查條件是否成立')
times = times - 1
~~~
優化猜數字游戲
~~~
num = 8
# 定義次數為3
times = 3
while times > 0:
guess = int(input('請輸入1-10之間的整數'))
if guess == num:
print('猜對了')
times = -999
elif guess > num:
print('大了')
else:
print('小了')
times = times - 1
~~~
1+2+3+4+...100的和
~~~
# 定義和等于0
sums = 0
num = 1 # 從1開始加
while num <=100:
sums = sums + num
num = num +1
print(sums)
~~~
### continue 與break
1. continue 跳出循環,并且開始下一次的循環
2. break 終止循環
~~~
index = 1
while index < 10:
print(index)
if index == 5:
print('執行continue語句')
continue
index = index + 1
print('>>>>>>>>>>>>>>>>>>>>>>>>>')
~~~
~~~
index = 1
while index < 10:
print(index)
if index == 5:
print('執行break語句')
break
index = index + 1
print('>>>>>>>>>>>>>>>>>>>>>>>>>')
~~~
結合break與continue優化猜數字游戲
~~~
num = 8
# 定義次數為3
times = 3
while times > 0:
guess = int(input('請輸入1-10之間的整數'))
if guess < 1 or guess > 10:
print('輸入錯誤')
continue
elif guess == num:
print('猜對了')
break
elif guess > num:
print('大了')
else:
print('小了')
times = times - 1
~~~
> ### 異常處理
~~~
try:
print('這是try語句的內容')
int('aaaa')
print('try語句報錯,就直接跳轉執行except語句')
except:
print('這是except語句的內容')
print('只要當try語句中的內容報錯了')
print('才會執行except語句')
try:
num = float(input('請輸入一個小數'))
num2 = int(num+0.5)
print('您輸入的是{0},四舍五入后為{1}'.format(num,num2))
except:
print('輸入錯誤')
~~~
> ### 詞典(鍵值對)
一個鍵(key)對應一個值(value),是一個一一對應的數據類型
詞典用{}表示,詞典中的每一對用,分隔開。鍵與值之間用:對應
key/鍵是唯一的
~~~
a = {'中國移動':10086,'中國聯通':10010,'中國電信':10000}
~~~
* 讀取詞典的內容,通過key來讀取
~~~
print(a['中國移動'])# 如果讀取的key不存在,會報錯
print(a.get('中國移動'))# 如果讀取的key不存在,則返回None
~~~
* 判斷詞典中是否存在這個key 使用 in、not in
~~~
result = '中國移動' in a
print(result)
result2 = 'aaaa' in a
print(result2)
~~~
* 修改key的值
~~~
a['中國移動'] = '12345'
print(a)
~~~
* 增加一項
~~~
a['中國鐵通'] = '不知道'
print(a)
~~~
* 刪除詞典某一項
~~~
del a['中國鐵通']
print(a)
~~~
* keys() 所有的鍵
~~~
print(a.keys())
~~~
* values() 所有的值
~~~
print(a.values())
~~~
* items() 所有的鍵值對
~~~
print(a.items())
~~~
> ### for循環
for 循環是根據目標的元素個數來決定循環的次數
語法如下:
~~~
for 變量 in 目標:
循環內容
目標有多少個元素,就循環多少次
~~~
~~~
a = ['python','java','php']
for i in a:
print(i)
print('for循環,每一次循環會找到目標的一個元素')
print('并且賦值個變量,直到所有的元素都找完')
~~~
通常配合for循環一起使用的就是range()函數
range()三種用法
~~~
range(10) # 表示生成0,1,2,3,4,5,6,7,8,9
range(1,10) # 表示生成1,2,3,4,5,6,7,8,9
range(1,10,2) # 表示生成1,3,5,7,9
~~~
一筐球 紅色有6個, 黃色有3個,每次隨機拿4個球
~~~
for red in range(1,5):
for yellow in range(4):
if red+yellow == 4:
print('紅球有{0}個,黃球有{1}個'.format(red,yellow))
~~~
- 總章
- Oracle數據庫
- 常見的Linux命令
- 理論內容整理
- 給你如下功能怎么測試
- 支付怎么測試
- 購物車怎么測試?
- 搜索功能怎么測試?
- 文件上傳功能怎么測試?
- 登錄功能怎么測試?
- 還款功能怎么測試?
- 訂單功能怎么測試?
- 自動化測試篇
- 必記代碼
- 接口測試篇
- 性能測試篇
- app測試篇
- 面試篇
- 項目篇
- 職業素養篇
- 真實案列分析
- 如何預防冷場
- redis
- 琪琪
- 禪道搭建手冊
- 禪道搭建手冊1
- 禪道的基本使用
- 基于Python3_Selenium的自動化
- Python3安裝
- Python3基礎
- 列表_元組_集合
- 函數_模塊_類
- Python代碼
- selenium環境
- selenium定位方式
- Selenium常見操作
- toast讀取代碼
- 添加用戶代碼
- 隱式等待與顯式等待
- 循環添加用戶
- 測試用例練習
- 測試用例優化
- Fiddler抓包工具
- 安裝
- Fiddler使用
- 接口測試
- Jmeter的安裝
- Jmeter使用
- jmeter+ant+jenkins接口自動化測試框架
- 接口安全測試
- 性能測試
- Nmon監控LInux系統
- Jmeter分布式
- 性能測試-具體案例
- Monkey
- 安裝1
- Monkey使用
- appium自動化
- appium的安裝
- appium基本使用
- 真機USB連接
- 問題排查
- Jenkins持續集成
- Jenkins安裝
- Jenkins配置任務
- Python擴展內容
- Python連接數據庫
- Python進行接口測試
- 開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