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跨域
1. 跨域,是指瀏覽器不能執行其它網站的腳本。它是由瀏覽器的同源策略造成的,是瀏覽器對javascript實施的安全限制。
2. 簡單來講,就是從地址A加載的頁面,不能訪問地址B的服務。此時地址A與地址B不同源。
3. 所謂同源,就是**域名、協議、端口**均相同
~~~
http://www.123.com/index.html 調用 http://www.123.com/abc.do (非跨域)
http://www.123.com/index.html 調用 http://www.456.com/abc.do (主域名不同:123/456,跨域)
http://abc.123.com/index.html 調用 http://def.123.com/server.do (子域名不同:abc/def,跨域)
http://www.123.com:8080/index.html 調用 http://www.123.com:8081/server.do(端口不同:8080/8081,跨域)
http://www.123.com/index.html 調用 https://www.123.com/server.do (協議不同:http/https,跨域)
~~~
## **2. 解決跨域**
### **2.1 CORS**
>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同源策略嚴重影響了項目之間的連接,尤其是大項目,需要多個域名配合完成,因此W3C推出了CORS,即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來源資源共享)。
> **CORS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額外的HTTP頭部讓瀏覽器與服務器進行溝通,從而決定是否接受跨域請求。**
**1. cors需要瀏覽器和服務器同事支持**
**2. 目前所有瀏覽器都支持cors,瀏覽器在跨域訪問時,會自動添加HTTP頭信息,或者發起預檢請求,用戶對此毫無感知**
**3. 因此是否支持跨域請求,關鍵在于服務器是否做了CORS配置,允許跨域訪問。**
#### **2.1.1 cors處理簡單請求**
同時滿足以下兩大條件的,就屬于簡單請求:
* 請求方法是以下3種之一:GET、POST、HEAD
* HTTP頭信息不超出以下字段: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Last-Event-IDContent-Type:僅限于三個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凡是不滿足以上條件的,就屬于非簡單請求。如我們常用的json格式請求,由于其Content-Type的值為application/json,因此屬于非簡單請求。
對于這兩種請求,瀏覽器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 計算機網絡
- 基礎_01
- tcp/ip
- http轉https
- Let's Encrypt免費ssl證書(基于haproxy負載)
- what's the http?
- 網關
- 網絡IO
- http
- 工具
- Git
- 初始本地倉庫并上傳
- git保存密碼
- Gitflow
- maven
- 1.生命周期命令
- 聚合與繼承
- 插件管理
- assembly
- 資源管理插件
- 依賴范圍
- 分環境打包
- dependencyManagement
- 版本分類
- 找不到主類
- 無法加載主類
- 私服
- svn
- gradle
- 手動引入第三方jar包
- 打包exe文件
- Windows
- java
- 設計模式
- 七大原則
- 1.開閉原則
- 2. 里式替換原則
- 3. 依賴倒置原則
- 4. 單一職責原則
- 單例模式
- 工廠模式
- 簡單工廠
- 工廠方法模式
- 抽象工廠模式
- 觀察者模式
- 適配器模式
- 建造者模式
- 代理模式
- 適配器模式
- 命令模式
- json
- jackson
- poi
- excel
- easy-poi
- 規則
- 模板
- 合并單元格
- word
- 讀取
- java基礎
- 類路徑與jar
- 訪問控制權限
- 類加載
- 注解
- 異常處理
- String不可變
- 跨域
- transient關鍵字
- 二進制編碼
- 泛型1
- 與或非
- final詳解
- Java -jar
- 正則
- 讀取jar
- map
- map計算
- hashcode計算原理
- 枚舉
- 序列化
- URLClassLoader
- 環境變量和系統變量
- java高級
- java8
- 1.Lambda表達式和函數式接口
- 2.接口的默認方法和靜態方法
- 3.方法引用
- 4.重復注解
- 5.類型推斷
- 6.拓寬注解的應用場景
- java7-自動關閉資源機制
- 泛型
- stream
- 時區的正確理解
- StringJoiner字符串拼接
- 注解
- @RequestParam和@RequestBody的區別
- 多線程
- 概念
- 線程實現方法
- 守護線程
- 線程阻塞
- 筆試題
- 類加載
- FutureTask和Future
- 線程池
- 同步與異步
- 高效簡潔的代碼
- IO
- ThreadLocal
- IO
- NIO
- 圖片操作
- KeyTool生成證書
- 壓縮圖片
- restful
- 分布式session
- app保持session
- ClassLoader.getResources 能搜索到的資源路徑
- java開發規范
- jvm
- 高并發
- netty
- 多線程與多路復用
- 異步與事件驅動
- 五種IO模型
- copy on write
- code style
- 布隆過濾器
- 筆試
- 數據庫
- mybatis
- mybatis與springboot整合配置
- pagehelper
- 分頁數據重復問題
- Java與數據庫之間映射
- 攔截器
- 攔截器應用
- jvm
- 堆內存測試
- 線程棧
- 直接內存
- 內存結構
- 內存模型
- 垃圾回收
- 調優
- 符號引用
- 運行參數
- 方法區
- 分帶回收理論
- 快捷開發
- idea插件
- 注釋模板
- git
- pull沖突
- push沖突
- Excel處理
- 圖片處理
- 合并單元格
- easypoi
- 模板處理
- 響應式編程
- reactor
- reactor基礎
- jingyan
- 規范
- 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