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數據庫設計的部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便是設計ER圖,其中的E,代表Entity,譯為實體。在此,由于我們新建的類是與數據表一一對應的,所以以后我們把這種與數據表一一對應的應,稱之為實體類。我們把這種類與數據表的對應關系稱為:ORM。
> 對象關系映射(英語:**Object Relation Mapping\).**[** http://baike.baidu.com/view/197951.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97951.htm)
java ee中,Hibernate就是一個廣泛被應用的ORM框架。它能夠建立實體類文件與數據表的映射關系。

這也決定了,JAVA EE的數據表開發中。我們需要按以下步驟開發:
* 建立實體類
* 引用hibernate
* 使用hibernate將實體類映射為數據表
# 溫故知新
TP中,我們的程序往往是這樣的:

在程序開發的時候,我們有時候,需要打開navicat來查看數據表的結構,或是注釋,以查看相關的字段信息。
在JAVA EE中,我們的程序開發變成了這樣:

在數據表層中,我們規定了數據表相關信息,包括表名,表結構。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只需要開啟mysql的服務,其它的有關數據表的信息,我們完全可以在數據表層中獲取 。
這雖然增加了部分的 代碼前期開發的工作量,但無疑會大幅的降低二次開發及團隊開發的工作量。因為我們再也不需要使用navicat來進行數據表結構的查看了。同時,我們也不需要在去將數據文件進行導出后共享給其它的成員了。因為所有的數據相關的信息,都已經變成了相應的類文件,我們想看到表結構時,直接瀏覽這個這個java 類就可以了。
沒錯,的確是很棒的設計。
- README
- 第一章:準備
- 第二章:Hello World!
- 第一節:查看工程文件
- 第二節:JDK、JRE與環境變量
- 第三節:index.jsp
- 第三章:Hello Struts
- 第一節:Web.xml
- 第二節:單入口
- 第三節:Hello Struts
- 第四節:觸發C層
- 第四章:建立數據表
- 第一節:建立實體類
- 第二節:測試一
- 第三節:測試二
- 第四節:引入Hibernate
- 第五節:配置Hibernate
- 第六節:建立連接
- 第七節:實體類映射數據表
- 第八節:完善數據表
- 第五章:教師管理
- 第一節:增加數據--add
- 第二節:增加數據--save
- 1 獲取傳入數據數據
- 2 數據寫入測試
- 3 對接C層
- 第三節:數據列表
- 1 獲取數據
- 2 重構代碼
- 3 C層對接--初始化
- 4 C層添加數據
- 5 V層顯示數據
- 6 獲取數據庫中數據
- 7 顯示性別
- 8 分頁
- 9 條件查詢
- 第四節:修改數據
- 1 edit
- 2 update
- 第五節:刪除數據
- 第六節:總結
- 第六章:重構C層
- 第一節:繼承ActionSupport類
- 第二節:數據驗證
- 第七章:前臺分離(前臺)
- 第一節:環境搭建
- 第二節:運行環境
- 第三節:共享開發環境
- 第四節:生產環境
- 第八章:前臺開發(前臺)
- 第一節:本地化
- 第二節:教師列表
- 1 引入M層
- 2 模擬后臺返回數據
- 3 C與M對接
- 4 C與V對接
- 第九章:前后臺對接(前后臺)
- 第一節:后臺輸出json(后臺)
- 第二節:對接前臺(全棧)
- 第二節:對接API(前臺)
- 第二節:跨域請求(后臺)
- 第三節:重構代碼(前臺)
- 第十章:重構后臺M層
- 第一節:數據訪問DAO層
- 第二節:項目整體重構
- 第十一章:用戶登陸(前后臺)
- 第一節:制定規范
- 第二節:定制測試用例
- 第三節:后臺輸入測試代碼(后臺)
- 第四節:postman(后臺)
- 第五節:新建用戶登陸模塊(前臺)
- 第六節:代碼重構(前臺)
- 第十二章:班級管理(前后臺)
- 第一節:班級列表
- 1 原型開發
- 2 制定規范
- 3 后臺對接開發
- 4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二節:Add
- 1 原型開發
- 2 制定規范
- 3 后臺對接開發
- 4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三節:Save
- 1 制定規范
- 2 后臺對接開發
- 3 前臺對接開發
- 第四節:Edit
- 1 原型開發
- 2 制定規范
- 3 后臺對接開發
- 4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五節:Update
- 1 制定規范
- 2 后臺對接開發
- 3 前臺對接開發
- 第六節:Delete
- 1 制定規范
- 2 后臺對接開發
- 3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七節:小結
- 第十三章:班級管理(API)
- 第一節:ER圖
- 第二節:create
- 1 實體層
- 2 dao層
- 3 service(server)層
- 4 action層
- 第三節:ManyToOne
- 第四節:Read
- 1 service(server)層
- 2 action層
- 第五節:update
- 1 service(server)層
- 2 action層
- 第六節:update
- 第十四章:重構服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