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中,我們把基本的環境搭起來了。本節中,我們共同來學習如果使用這個環境來開發。
大體的思想如下圖:

如果我們在前面執行順利的話,yoman已經為做好了一切,你應該得到了一個如下的目錄:

且bower_components中有了我們需要的N個文件夾

如果你沒有看到上圖中的內容,說明我們的bower肯定有一些問題,我們在需要在當前目錄(WebApp)中,執行bower install來查看錯誤信息,并按GOOGLE給出的建議去解決問題。
node_modules中也有了我們需要的N個文件夾。

如果你沒有看到上圖中的內容,說明我們的npm在安裝時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在需要在當前目錄(WebApp)中,執行npm install來查看錯誤信息,并按GOOGLE給出的建議去解決問題。
# 檢測程序
`$ grunt`
不出意外,你應該會看到一個如下錯誤:
```
jit-grunt: Plugin for the "karma" task not found.
If you have installed the plugin already, please setting the static mapping.
See https://github.com/shootaroo/jit-grunt#static-mappings
Warning: Task "karma" failed. Use --force to continue.
```
一條警告,說karam任務執行失敗。
這是由于,我們并沒有安裝karma這個node.js軟件造成的。
安裝karam系列軟件來解決這個錯誤。
`npm install -g grunt-karma karma karma-phantomjs-launcher karma-jasmine jasmine-core phantomjs-prebuilt --save-dev`
-g: 全局安裝 ,這樣以后我們再需要karma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安裝了。
--save-dev: 將karma等一系列軟件添加到package.json文件中,這樣其它成員得到這個項目時,就不會報karma這個錯誤了。
再運行grunt,發現錯誤已經被排除。
> 裝環境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你用了兩個小時,還是報各種找不到北的錯誤,那么去請教自己的組長或其它成員吧。
# 啟動程序
最后,我們使用grunt serve來啟動程序 ,很神奇的,grunt自動為我們打開了瀏覽器,并且自動輸入了地址。
`$ grunt serve`

```
> github: git checkout step7.2
- README
- 第一章:準備
- 第二章:Hello World!
- 第一節:查看工程文件
- 第二節:JDK、JRE與環境變量
- 第三節:index.jsp
- 第三章:Hello Struts
- 第一節:Web.xml
- 第二節:單入口
- 第三節:Hello Struts
- 第四節:觸發C層
- 第四章:建立數據表
- 第一節:建立實體類
- 第二節:測試一
- 第三節:測試二
- 第四節:引入Hibernate
- 第五節:配置Hibernate
- 第六節:建立連接
- 第七節:實體類映射數據表
- 第八節:完善數據表
- 第五章:教師管理
- 第一節:增加數據--add
- 第二節:增加數據--save
- 1 獲取傳入數據數據
- 2 數據寫入測試
- 3 對接C層
- 第三節:數據列表
- 1 獲取數據
- 2 重構代碼
- 3 C層對接--初始化
- 4 C層添加數據
- 5 V層顯示數據
- 6 獲取數據庫中數據
- 7 顯示性別
- 8 分頁
- 9 條件查詢
- 第四節:修改數據
- 1 edit
- 2 update
- 第五節:刪除數據
- 第六節:總結
- 第六章:重構C層
- 第一節:繼承ActionSupport類
- 第二節:數據驗證
- 第七章:前臺分離(前臺)
- 第一節:環境搭建
- 第二節:運行環境
- 第三節:共享開發環境
- 第四節:生產環境
- 第八章:前臺開發(前臺)
- 第一節:本地化
- 第二節:教師列表
- 1 引入M層
- 2 模擬后臺返回數據
- 3 C與M對接
- 4 C與V對接
- 第九章:前后臺對接(前后臺)
- 第一節:后臺輸出json(后臺)
- 第二節:對接前臺(全棧)
- 第二節:對接API(前臺)
- 第二節:跨域請求(后臺)
- 第三節:重構代碼(前臺)
- 第十章:重構后臺M層
- 第一節:數據訪問DAO層
- 第二節:項目整體重構
- 第十一章:用戶登陸(前后臺)
- 第一節:制定規范
- 第二節:定制測試用例
- 第三節:后臺輸入測試代碼(后臺)
- 第四節:postman(后臺)
- 第五節:新建用戶登陸模塊(前臺)
- 第六節:代碼重構(前臺)
- 第十二章:班級管理(前后臺)
- 第一節:班級列表
- 1 原型開發
- 2 制定規范
- 3 后臺對接開發
- 4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二節:Add
- 1 原型開發
- 2 制定規范
- 3 后臺對接開發
- 4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三節:Save
- 1 制定規范
- 2 后臺對接開發
- 3 前臺對接開發
- 第四節:Edit
- 1 原型開發
- 2 制定規范
- 3 后臺對接開發
- 4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五節:Update
- 1 制定規范
- 2 后臺對接開發
- 3 前臺對接開發
- 第六節:Delete
- 1 制定規范
- 2 后臺對接開發
- 3 前臺對接開發
- 第七節:小結
- 第十三章:班級管理(API)
- 第一節:ER圖
- 第二節:create
- 1 實體層
- 2 dao層
- 3 service(server)層
- 4 action層
- 第三節:ManyToOne
- 第四節:Read
- 1 service(server)層
- 2 action層
- 第五節:update
- 1 service(server)層
- 2 action層
- 第六節:update
- 第十四章:重構服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