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管理的本質
你是否想象過,你會擁有一種高效的人生,像你羨慕的人那樣:果斷,高效,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條,是生活真正的主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覺得這個時候你可以開心一下。
因為,現在的你,離那個更高效的人生,可能并不遠——時間管理不是一個復雜的技能。
但學習時間管理,更像是培養一個好習慣。
所以,在學習時間管理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不在于學習知識,而是在于難以堅持實踐所學到的知識。
現在,你可以先忘記過去難以養成好習慣的挫折經歷。
因為,這次和過去不一樣。我們將為你提供兩種至關重要的條件——工具和環境。
工具——在時間管理營,你將學到一套系統的工具,可以輕松運用“反拖延、時間規劃、任務分解、事項管理、敏捷思考、 精力恢復、復盤反思”等全方位技巧。


這套工具可以讓你的堅持都歷歷在目——這樣你就更有動力邁出改變生活的步伐。
> 注:課堂中會提到的各種方法和配套的時間管理模版、實物都可以免費獲得。
環境——如果身邊有人能和你一起學習和實踐時間管理,你堅持起來會更容易。或者,你可以成為班級群里的活躍分子,和班級里的優秀同學共同進步。
希望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共同結伴,一起成為生活的主人。
在開始學習之前,我想告訴大家,很多人以為學習時間管理,就是擺脫拖延癥,但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我并不是說擺脫拖延癥不重要,在我來看,擺脫拖延癥能幫你獲得更多行動力,明天我們將用一天的時間來講解這方面的內容。
但在此之前,你必須知道:比行動力更重要的是——行動的方向。
那如何找到正確的行動方向呢?
這就要從一個最為根本的認知問題開始。

如果將時間比作一間屋子,讓你通過一些手段來提高這間屋子的價值,你會怎么做?
先想一想,然后看我的回答。

一般而言,有兩個方向:一是提高做事的效率,二是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提高效率就是把它塞得更滿,而提高含金量,就是往里面放更值錢的東西。
有很多時間管理的課程都在教如何提高效率。其實,在時間管理上,除了追求效率,更要考慮價值以及二者間的平衡,才能讓時間的收益最大化。

這個公式,揭示了時間管理的本質:找到高價值的事,并高效完成。
想一想吧:做有價值的事,卻沒有效率,好比千里馬被變成了蝸牛,望著遠方一步一挪;效率很高,所做的卻是無價值的事,好比夏天的知了,鳴叫不知疲倦,只是徒增吵鬧。
現實中,便有很多人常陷“低價值”或“低效率”的泥沼里不能自知或自拔,終日碌碌,卻無所為。
想要改變這一點,我們需要先樹立對時間管理的正確認知。
下面我們來看三個故事,體會一下不同的時間管理帶來的不同的結果。
看`案例分析 -> 小任的一天 (1)`
隨波逐流型的人,看似很忙很積極,但細究起來還蠻可悲的。
> 嗯,我也體會到了,看上去雖然忙忙碌碌,但實際上并沒有多少工作成果。
是啊。假如小任有一定的時間管理能力,我們來看看他會怎么做。
看`案例分析 -> 小任的一天 (2)`
> 感覺第一個案例和第二個案例遇到的事情差不多,但有無規劃,便導致了兩人的結果大大不同。

是的。第二個案例中,小任具備了一定的效率和價值思維,但主要側重于提高效率。
我覺得我能做到這樣,就很不錯了。
其實,如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時間管理思維,小任還能做得更好。
看`案例分析 -> 小任的一天 (3)`
好吧,我改口,果然有很大差距。
猜到你會這么說了。對比第2個案例,現在的小任具備了效率和價值思維,因為他不斷深入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價值”。
下面,讓我們總結一下3個案例:

所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就是要追求雙高:高價值X高效率。
而這個平衡,是需要在行動中達成的。正如愛因斯坦所說:

> “生活就像騎單車,想保持平衡則必須努力前進。”老師,我喜歡愛因斯坦的這句話。
其實時間管理就是這樣,在價值和效率之間尋找平衡。
決定了努力前進,明天我們將解決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告別拖延癥。

具體的細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