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任的一天 (3)
早上9點,部門的新晉管理者小任準時地來到公司,便收到李總的通知,讓他做一份介紹公司的PPT。假如小任能更深刻地理解時間管理思維,我們看看他會怎么做。
接到任務后,小任并沒有馬上做 PPT,而是先思考了幾個問題。
~~~
小任的思考(1)
1.目前公司的業務側重點在哪?目前的戰略規劃如何?
2.我的部門在公司業務中扮演著什么角色?我可以怎樣幫公司達成目標?
~~~
通過思考,小任得到了兩方面的價值。
~~~
思考的價值
1.在構思介紹公司的PPT時,他可以站更高看更遠,思路也更清晰:公司目前在做什么;以后會做什么;PPT中,哪些要說,哪些不說,哪些是重點,哪些只要提一下即可……
2.在制作PPT時,可以結合公司內容,思考自己部門的發展方向。有了這些思考,制作PPT的時間可以一箭雙雕,即完成了工作任務,又完成了作為新晉管理者一些必要的思考。
~~~
(想)好,明白了,現在回到任務上:李總需要我做一份介紹公司的PPT。
從這個任務入手,小任又給自己拋出了下面幾個問題:
~~~
小任的思考(2)
這份PPT是為什么而做?
會用于什么場景?
目標受眾是哪些人?
如果可以,我要怎樣做得更好?
~~~
第一個問題,可以讓小任在構思PPT時,確保核心方向;中間兩個問題,則讓他可以確定演講的調性和表達方式;最后一個問題,能激發發散思維,產生靈感。
(想)好,那我先寫個任務清單。

~~~
小任的任務清單
1.和李總簡單溝通,確認PPT確切的目的、受眾以及和公司發展的關聯;
2.如果需要,詢問相關人員以及收集相關資料,整理成PPT的素材;
3.完成上面兩個步驟后,開始制作PPT,并在構思階段和李總確認。
~~~
接到任務后,小任就在網上下載了PPT 的模板,開始制作。過了一個小時,同事小張走了過來。
> 任哥,一起去會議室討論下給客戶的方案吧。
我想,我們現在的提案還沒和客戶溝通過,沒有充分了解客戶的想法,有被否決的風險。
老朱說他明天會再次拜訪那個客戶。如果先讓老朱去了解下客戶對這些提案的想法,我們在確定具體提案時就更有針對性了。
所以我們可以把初步方案中的思路提取出來,再將一些關鍵的點整理成一個問題清單,讓老朱明天和客戶碰一下。
等明天拿到客戶反饋,我們再開討論會議。
> 嗯嗯,你說得對,我先去給老朱準備一份清單。
小任很明白,方案不僅要為客戶創造經濟效益,更要能滿足客戶需求。所以,他想到在確定具體方案前,最好和客戶再溝通下。這其實和他做PPT 時的考慮是相似的——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價值”。
小任繼續做PPT。過了一會,李總來電。
> 小任啊,早上給你的資料,你都復印幾份,送到我辦公室。
好的,什么時候需要?幾份比較合適?
> 明天我見客戶要用的,4份就行。
好,下班前給您送過去。
小任考慮到這件事比較機械,便委托了部門的實習生阿美幫忙,下午再請她喝咖啡。
小任專心制作PPT,到11點50的時候,就完成了初稿。
(想)還有10分鐘,就提前想想明天老朱可能會帶回來什么反饋吧,然后下午再完善一下PPT。
~~~
小任的思考(3)
老朱帶回的反饋有哪幾種可能?
這幾種結果發生后,分別需要對方案做怎樣的調整?
最糟糕的情況是什么?萬一發生了,如何應對?現在可以提前準備嗎?
~~~
小任思考完畢后,將想法記錄在了筆記本上,就到了中午12點了。
## 案例總結(3)
這個案例中,小任的時間管理更上一層,他的工作狀態是“高價值導向型”:接到任務后,不會馬上執行,而是先理清任務背后的目標和價值所在,并提前預測未來的一些變化,然后做對任務最有價值的一些事。
這樣的工作習慣,不僅可以讓你事半功倍,而且還能讓你成為所在團隊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