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nt介紹
Intent中文是“意圖”的意思,它是Android系統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其基本思想來源于對日常生活及行為的高度抽象。我們結合用人單位招聘的例子介紹Intent背后的思想。
- 假設某用人單位現需招聘人員完成某項工作。該單位首先其需求發給獵頭公司。
- 獵頭公司從其內部的信息庫中查找合適的人選。獵頭公司除了考慮用人單位的需求外,還需要考慮求職者本身的要求,例如有些求職者對工作地點、加班等有要求。
- 二者匹配后,就會得到滿足要求的求職者。之后用人單位將工作交給滿足條件的人員來完成。
在現實生活中,用人單位還需和求職者進行一系列其他交互工作,例如面試、簽訂合同之類。但是從完成工作的角度來看,只要把工作任務交給滿足要求的求職者去做即可,中間的系列行為和工作任務本身沒有太大關系。因此,Android并未將這部分內容抽象化。
意圖,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編碼設計中,如何將它實例化呢?Android系統明確指定的一個Intent可由兩方面屬性來衡量。
- 主要屬性:包括Action和Data。其中Action用于表示該Intent所表達的動作意圖、Data用于表示該Action所操作的數據。
- 次要屬性:包括Category、Type、Component和Extras。其中Category表示類別,Type表示數據的MIME類型,Component可用于指定特定的Intent響應者(例如指定廣播接收者為某Package的某個BroadcastReceiver),Extras用于承載其他的信息。
如果Intent是一份用工需求表,那么上述信息就是該表的全部可填項。在實際使用中,可根據需要填寫該表的內容。
當這份需求表傳給獵頭公司后,獵頭公司就根據該表所填寫的內容,進一步對Intent進行分類。
- Explicit Intents:這類Intent明確指明了要找哪些人。在代碼中通過setComponent或setClass來鎖定目標對象。處理這種Intent,工作就很輕松了。
- Implicit Intents:這一類Intents只標明了工作內容,而沒有指定具體人名。對于這類意圖,獵頭公司不得不做一系列復雜的工作才能找到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人才。
Intent就先介紹到這里。下面來看在這次招聘過程中求職者填寫的信息。
2. IntentFilter介紹
求職方需要填寫IntentFilter來表達自己的訴求。Andorid規定了3項內容.
- Action:求職方支持的Intent動作(和Intent中的Action對應)。
- Category:求職方支持的Intent種類(和Intent的Category對應)。
- Data:求職方支持的Intent 數據(和Intent的Data對應,包括URI和MIME類型)。
至此,獵頭公司既有了需求,又有了求職者的信息,馬上要做的工作就是匹配查詢。在Android中,該工作被稱為Intent Resolution。由于現在及未來人才都是最寶貴的資源,因此獵頭公司在做匹配工作時,將以Intent Filter列出的3項內容為參考標準,具體步驟如下:
- 首先匹配IntentFilter的Action,如果Intent設置的Action不滿足IntentFilter的Action,則匹配失敗。如果IntentFilter未設定Action,則匹配成功。
- 然后檢查IntentFilter的Category,匹配方法同Action的匹配,唯一有些例外的是Category為CATEGORY_DEFAULT的情況。
- 最后檢查Data。Data的匹配過程比較繁瑣,因為它和IntentFilter設置的Data內容有關,見接下來的介紹。
IntentFilter中的Data可以包括兩個內容。
- URI:完整格式為“scheme://host:port/path”,包含4個部分,scheme、host、port和path。其中host和port合起來標示URI authority,用于指明服務器的網絡地址(IP加端口號)。由于URI最多可包含,4個部分,因此要根據情況相應部分做匹配檢查。
- Date type:指定數據的MIME類型
要特別注意的是,URI中也可以攜帶數據的類型信息,所以在匹配過程中,還需要考慮URI中指定的數據類型。
* * * * *
**提示**:關于具體的匹配流程,請讀者務必閱讀SDK docs/guide/topics/intents/intents-filters.html中的說明。
* * * * *
- 前言
- 第1章 搭建Android源碼工作環境
- 1.1 Android系統架構
- 1.2 搭建開發環境
- 1.2.1 下載源碼
- 1.2.2 編譯源碼
- 1.2.3 利用Eclipse調試system_process
- 1.3 本章小結
- 第2章 深入理解Java Binder和MessageQueue
- 2.1 概述
- 2.2 Java層中的Binder架構分析
- 2.2.1 Binder架構總覽
- 2.2.2 初始化Java層Binder框架
- 2.2.3 addService實例分析
- 2.2.4 Java層Binder架構總結
- 2.3 心系兩界的MessageQueue
- 2.3.1 MessageQueue的創建
- 2.3.2 提取消息
- 2.3.3 nativePollOnce函數分析
- 2.3.4 MessageQueue總結
- 2.4 本章小結
- 第3章 深入理解SystemServer
- 3.1 概述
- 3.2 SystemServer分析
- 3.2.1 main函數分析
- 3.2.2 Service群英會
- 3.3 EntropyService分析
- 3.4 DropBoxManagerService分析
- 3.4.1 DBMS構造函數分析
- 3.4.2 dropbox日志文件的添加
- 3.4.3 DBMS和settings數據庫
- 3.5 DiskStatsService和DeviceStorageMonitorService分析
- 3.5.1 DiskStatsService分析
- 3.5.2 DeviceStorageManagerService分析
- 3.6 SamplingProfilerService分析
- 3.6.1 SamplingProfilerService構造函數分析
- 3.6.2 SamplingProfilerIntegration分析
- 3.7 ClipboardService分析
- 3.7.1 復制數據到剪貼板
- 3.7.2 從剪切板粘貼數據
- 3.7.3 CBS中的權限管理
- 3.8 本章小結
- 第4章 深入理解PackageManagerService
- 4.1 概述
- 4.2 初識PackageManagerService
- 4.3 PKMS的main函數分析
- 4.3.1 構造函數分析之前期準備工作
- 4.3.2 構造函數分析之掃描Package
- 4.3.3 構造函數分析之掃尾工作
- 4.3.4 PKMS構造函數總結
- 4.4 APK Installation分析
- 4.4.1 adb install分析
- 4.4.2 pm分析
- 4.4.3 installPackageWithVerification函數分析
- 4.4.4 APK 安裝流程總結
- 4.4.5 Verification介紹
- 4.5 queryIntentActivities分析
- 4.5.1 Intent及IntentFilter介紹
- 4.5.2 Activity信息的管理
- 4.5.3 Intent 匹配查詢分析
- 4.5.4 queryIntentActivities總結
- 4.6 installd及UserManager介紹
- 4.6.1 installd介紹
- 4.6.2 UserManager介紹
- 4.7 本章學習指導
- 4.8 本章小結
- 第5章 深入理解PowerManagerService
- 5.1 概述
- 5.2 初識PowerManagerService
- 5.2.1 PMS構造函數分析
- 5.2.2 init分析
- 5.2.3 systemReady分析
- 5.2.4 BootComplete處理
- 5.2.5 初識PowerManagerService總結
- 5.3 PMS WakeLock分析
- 5.3.1 WakeLock客戶端分析
- 5.3.2 PMS acquireWakeLock分析
- 5.3.3 Power類及LightService類介紹
- 5.3.4 WakeLock總結
- 5.4 userActivity及Power按鍵處理分析
- 5.4.1 userActivity分析
- 5.4.2 Power按鍵處理分析
- 5.5 BatteryService及BatteryStatsService分析
- 5.5.1 BatteryService分析
- 5.5.2 BatteryStatsService分析
- 5.5.3 BatteryService及BatteryStatsService總結
- 5.6 本章學習指導
- 5.7 本章小結
- 第6章 深入理解ActivityManagerService
- 6.1 概述
- 6.2 初識ActivityManagerService
- 6.2.1 ActivityManagerService的main函數分析
- 6.2.2 AMS的 setSystemProcess分析
- 6.2.3 AMS的 installSystemProviders函數分析
- 6.2.4 AMS的 systemReady分析
- 6.2.5 初識ActivityManagerService總結
- 6.3 startActivity分析
- 6.3.1 從am說起
- 6.3.2 AMS的startActivityAndWait函數分析
- 6.3.3 startActivityLocked分析
- 6.4 Broadcast和BroadcastReceiver分析
- 6.4.1 registerReceiver流程分析
- 6.4.2 sendBroadcast流程分析
- 6.4.3 BROADCAST_INTENT_MSG消息處理函數
- 6.4.4 應用進程處理廣播分析
- 6.4.5 廣播處理總結
- 6.5 startService之按圖索驥
- 6.5.1 Service知識介紹
- 6.5.2 startService流程圖
- 6.6 AMS中的進程管理
- 6.6.1 Linux進程管理介紹
- 6.6.2 關于Android中的進程管理的介紹
- 6.6.3 AMS進程管理函數分析
- 6.6.4 AMS進程管理總結
- 6.7 App的 Crash處理
- 6.7.1 應用進程的Crash處理
- 6.7.2 AMS的handleApplicationCrash分析
- 6.7.3 AppDeathRecipient binderDied分析
- 6.7.4 App的Crash處理總結
- 6.8 本章學習指導
- 6.9 本章小結
- 第7章 深入理解ContentProvider
- 7.1 概述
- 7.2 MediaProvider的啟動及創建
- 7.2.1 Context的getContentResolver函數分析
- 7.2.2 MediaStore.Image.Media的query函數分析
- 7.2.3 MediaProvider的啟動及創建總結
- 7.3 SQLite創建數據庫分析
- 7.3.1 SQLite及SQLiteDatabase家族
- 7.3.2 MediaProvider創建數據庫分析
- 7.3.3 SQLiteDatabase創建數據庫的分析總結
- 7.4 Cursor 的query函數的實現分析
- 7.4.1 提取query關鍵點
- 7.4.2 MediaProvider 的query分析
- 7.4.3 query關鍵點分析
- 7.4.4 Cursor query實現分析總結
- 7.5 Cursor close函數實現分析
- 7.5.1 客戶端close的分析
- 7.5.2 服務端close的分析
- 7.5.3 finalize函數分析
- 7.5.4 Cursor close函數總結
- 7.6 ContentResolver openAssetFileDescriptor函數分析
- 7.6.1 openAssetFileDescriptor之客戶端調用分析
- 7.6.2 ContentProvider的 openTypedAssetFile函數分析
- 7.6.3 跨進程傳遞文件描述符的探討
- 7.6.4 openAssetFileDescriptor函數分析總結
- 7.7 本章學習指導
- 7.8 本章小結
- 第8章 深入理解ContentService和AccountManagerService
- 8.1 概述
- 8.2 數據更新通知機制分析
- 8.2.1 初識ContentService
- 8.2.2 ContentResovler 的registerContentObserver分析
- 8.2.3 ContentResolver的 notifyChange分析
- 8.2.4 數據更新通知機制總結和深入探討
- 8.3 AccountManagerService分析
- 8.3.1 初識AccountManagerService
- 8.3.2 AccountManager addAccount分析
- 8.3.3 AccountManagerService的分析總結
- 8.4 數據同步管理SyncManager分析
- 8.4.1 初識SyncManager
- 8.4.2 ContentResolver 的requestSync分析
- 8.4.3 數據同步管理SyncManager分析總結
- 8.5 本章學習指導
- 8.6 本章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