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讀取環境變量
export 顯示當前系統定義的所有環境變量
echo $PATH`命令輸出當前的`PATH`環境變量的值 其中`PATH`變量定義了運行命令的查找路徑,以冒號分割不同的路徑,使用`export\`定義的時候可加雙引號也可不加。
export PATH=/home/uusama/mysql/bin:$PATH
export PATH=$PATH:/home/uusama/mysql/bin
注意事項:
* 生效時間:立即生效
* 生效期限:當前終端有效,窗口關閉后無效
* 生效范圍:僅對當前用戶有效
* 配置的環境變量中不要忘了加上原來的配置,即`$PATH`部分,避免覆蓋原來配置
通過修改用戶目錄下的`~/.bashrc`文件進行配置:
~~~shell
vim ~/.bashrc
# 在最后一行加上
export PATH=$PATH:/home/uusama/mysql/bin
~~~
注意事項:
* 生效時間:使用相同的用戶打開新的終端時生效,或者手動`source ~/.bashrc`生效
* 生效期限:永久有效
* 生效范圍:僅對當前用戶有效
* 如果有后續的環境變量加載文件覆蓋了`PATH`定義,則可能不生效
### 二:定時執行任務
crond是linux用來定期執行程序的命令,他每分鐘都會定期檢查是否有要執行的任務,如果有則執行該任務。crontab是linux下的定時任務觸發器。
與cron相關的幾個文件以及作用如下:
1. /etc/cron.deny:該文件中所列的用戶不允許使用crontab命令
2. /etc/cron.allow:該文件中所列的用戶允許使用crontab命令
3. /var/spool/cron:所有用戶的crontab文件
* /etc/cron.d/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任何要執行的crontab文件或腳本。
* 我們還可以把腳本放在/etc/cron.hourly、/etc/cron.daily、/etc/cron.weekly、/etc/cron.monthly目錄中,讓它每小時/天/星期、月執行一次。
crontab -e命令用于編輯當前用戶的crontab文件
自啟動
1 寫service做enable
2 i添加到nit.d
列出當前目錄及子目錄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夾
~~~
find .
~~~
在`/home`目錄下查找以.txt結尾的文件名
~~~
find /home -name "*.txt"
~~~
匹配文件路徑或者文件
~~~
find /usr/ -path "*local*"
~~~
sudo passwd更改密碼,
su切換root
0.0.0.0表示所有ip
[https://blog.51cto.com/hujiangtao/1940375](https://blog.51cto.com/hujiangtao/1940375)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8-08/153699.htm](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8-08/153699.htm)
多行輸入單行輸出:
~~~
# cat test.txt | xargs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find / | xargs grep function**
- 文章翻譯
- Large-scale cluster management at Google with Borg
- Borg Omega and kubernetes
- scaling kubernetes to 7500 nodes
- bpf 的過去,未來與現在
- Demystifying Istio Circuit Breaking
- 知識圖譜
- skill level up graph
- 一、運維常用技能
- 1.0 Vim (編輯器)
- 1.1 Nginx & Tengine(Web服務)
- 基礎
- 1.2 zabbix
- 定義
- 登錄和配置用戶
- 1.3 RabbitMQ(消息隊列)
- 原理
- RabbitMQ(安裝)
- 1.4虛擬化技術
- KVM
- 1.5 Tomcat(Web中間件)
- 1.6Jenkins
- pipline
- 1.7 Docker
- network
- 1.8 Keepalived(負載均衡高可用)
- 1.9 Memcache(分布式緩存)
- 1.10 Zookeeper(分布式協調系統)
- 1.11 GitLab(版本控制)
- 1.12 Jenkins(運維自動化)
- 1.13 WAF(Web防火墻)
- 1.14 HAproxy負載均衡
- 1.15 NFS(文件傳輸)
- 1.16 Vim(編輯器)
- 1.17 Cobbler(自動化部署)
- 二、常用數據庫
- 2.1 MySQL(關系型數據庫)
- mysql主從復制
- 2.2 Mongodb(數據分析)
- 2.3 Redis(非關系數據庫)
- 三、自動化運維工具
- 3.1 Cobbler(系統自動化部署)
- 3.2 Ansible(自動化部署)
- 3.3 Puppet(自動化部署)
- 3.4 SaltStack(自動化運維)
- 四、存儲
- 4.1 GFS(文件型存儲)
- 4.2 Ceph(后端存儲)
- 五、運維監控工具
- 5.1 云鏡
- 5.2 ELK
- 六、運維云平臺
- 6.1 Kubernetes
- 6.2 OpenStack
- 介紹
- 安裝
- 七、Devops運維
- 7.1 理念
- 7.2 Devops運維實戰
- 八、編程語言
- 8.1 Shell
- 書籍《Wicked Cool Shell Scripts》
- 8.2 Python
- 8.3 C
- 8.4 Java
- leecode算法與數據結構
- 九、雜記
- 高優先級技能
- 知識點
- JD搜集
- 明顯的短板
- 1.0 Python
- 1.1 Kubernetes
- 1.18.2 《kubernetes in action》
- 遺漏知識點
- 1.18.3 GCP、azure、aliyun
- Azure文檔
- 1.18.5 《program with kubernetes》
- Istio
- HELM
- 《Kubernetes best practice》
- Kubernetes源碼學習
- Scheduler源碼
- 調度器入口
- 調度器框架
- Node篩選算法
- Node優先級算法
- pod搶占調度
- 入口
- 主要代碼結構
- new
- 文章翻譯
- Flannel
- 從二進制集群搭建
- 信息收集
- docker優化
- 1.2 shell
- 面試題
- grep awk sed 常見用法
- shell實踐
- 1.3 Data structure(數據結構)
- Calico
- Aliyun文檔以及重點模塊
- git
- 大數據組件
- 前端,后端,web框架
- cgroup,namespace
- 內核
- Linux搜集
- crontab
- centos7常用優化配置
- centos Mariadb
- eBPF
- ebpf的前世今生
- Linux性能問題排查與分析
- 性能分析搜集
- 性能分析常用10條
- 網絡性能優化
- 文本處理命令
- sql
- Iptables
- python面試題
- iptables
- iptables詳細
- zabbix面試題,proj
- prometheus
- web中間件
- nginx
- Haproxy
- grep sed awk
- Linux常用命令
- 云平臺
- 書籍Linux應用技巧
- kafka
- kafka面試題
- ETCD
- Jenkins
- 3天補充的點
- K8s源碼
- K8s
- k8s實操
- etcd
- test
- BPF
- PSFTP使用
- StackOverflow問答精選
- 問題
- 我對于學習思考
- 修改ssh超時時間
- 課程目錄
- 運維與運維開發
- The Person
- 個人雜談
- mysql主從復制
- 對于工作的認識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