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佛弟子為了善報而行善,
如果沒有善報,這些人就不會行善了,
這也是自私自利的表現,
從而否定佛法,認為佛法不過如此,
這是誤會,
例如學數學,必須從小學加減乘除學起,然后是初中高中的方程式幾何,然后在是大學的高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
沒有人能跳過小學基礎,直接學大學課程,
對于小學生,只需要熟練掌握加減乘除,老師就認定此人是優秀小學生,
我們不能因為小學生只會加減乘除,不會高等數學而鄙視他。
同樣的道理,
佛教和學校一樣都是教育,
入佛門都必須從基礎學起,
幼兒園的布施,小學的持戒,初中的忍辱,高中的精進,大學的禪定,研究生的般若,
> 《法苑珠林》:
> 不先學小乘后學大乘者非佛弟子。
必須從基礎一步一步的來,不能跳過幼兒園小學,直接學研究生課程,
布施行善,因果報應,屬于幼兒園小學水平課程,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
>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布施行善,不求果報,不執著外在的種種景相,內心清凈,是無相布施,這是般若智慧,
屬于大乘佛法,是研究生水平的課程,
是當年佛給大阿羅漢須菩提所講,幫助他從阿羅漢水平提升到菩薩水平的研究生課程,
阿羅漢已斷除了六道所持的見思煩惱,脫離六道輪回,入了四圣法界,不再分段生死。
阿羅漢智慧很高,金剛經課程難度也很大,遠超普通人能力范圍,
所以對于普通人,只需要熟練掌握布施行善,因果報應,佛就認定此人是優秀小學生。
我們不能因為初學者,為了善報而行善,不懂般若智慧,不是無相布施,不會大乘佛法,而鄙視他。
> 《萬善同歸集》:
> 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智。
這也是佛門方便,先用小利益,將人引進佛門,
好比老師用糖來獎勵好好學習的學生,一樣的道理。
所以對于初學者,為了善報而行善,是非常好的,
得到利益后,更能堅定信心,走向精進(高中)道路,
為大學的禪定,研究生的般若做好鋪墊,
然后才能獲得佛法大利益。
這從側面也能看出來,有些人雖然沒學佛,智慧也高,
他看到佛法小學生行為,發現這有問題,并且提出佛法研究生水平的問題,
這類人善根比較深厚,是學佛的好料。
- 目錄
- 作者和其他書籍
- 佛法是迷信嗎?
- 學佛了就應該事事順利,否則就是迷信?
- 佛法提升層次是相對提升,不是絕對提升
- 不能用科學來證明佛法
- 所有人都出家了人類不就滅亡了嗎?
- 佛教戒律不是規章制度,而是自然規律
- 因果報應不知者不罪嗎?
- 佛教有生滅,佛法永遠不會消失
- 假和尚騙錢吃喝嫖賭抽,佛法還值得學習嗎?
- 吃肉喝酒可以學佛嗎?
- 因果報應不是佛菩薩懲罰詛咒恐嚇人
- 佛教神通是怎么回事
- 正宗佛法在佛經,不再寺廟
- 世間最大的災難是不聞佛法
- 最大的善事是布施佛法,幫助人明白事實真相
- 善人得惡報,惡人得善報,因果規律有誤嗎?
- 燒香拜佛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聽佛的話才能得到保佑
- 業力是什么?
- 佛經和人寫的書有什么區別?
- 因果報應不知者同樣有罪
- 因果報應是必然事件,不是概率
- 佛眼和人眼的區別
-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 為了善報而行善可取嗎?
- 自利和利他
- 法律有漏洞,因果報應沒有漏洞
- 佛教不是宗教
- 佛法非哲學,非文學
- 佛法屬于哪種學科?
- 為什么自古紅顏多薄命?
- 學佛就要出家?學佛只是出家人的事?
- 佛法跟我沒關系?
- 學佛是不相信科學?
- 人工智能機器人有智慧嗎?
- 佛陀既然大慈大悲,為什么不能讓一切眾生免受苦難?
- 吃植物是殺生嗎?
- 如果不吃肉會餓死怎么辦?
- 開光是什么意思?
- 佛法不可改變
- 佛法不可逾越
- 為什么喜歡抬杠
- 儒家和佛家有什么區別?
- 什么是因果
- 佛法為什么有八萬四千法門
- 佛經就是最好的證據證明
- 如何加強對佛法的信心?
- 佛法是工具
- 幾種不同的佛教
- 為什么有錢還是很痛苦?
- 苦逼這個詞出自哪?
- 斗米恩升米仇,為什么?
- 為什么高僧大德和佛菩薩會有惡報?
- 你為什么不無相布施?
- 佛是什么?佛和人有什么區別?
- 佛渡有錢人?
- 佛怎么渡人?
- 佛和出家人給社會做了什么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