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使用集群的方式是不錯的選擇

大體架構如上圖
master 和 所有 slave 都需要安裝好 openstar ,并配置好后臺登錄密碼
## 配置
* 登錄 master 服務器的管理后臺

集群配置:我們是 master服務器就選擇 Master
Master IP:我們寫上 master 服務器的局域網 IP (eg:192.168.6.6)
Redis配置:
開關打開選擇 on
IP: redis 我們安裝在 master 服務器上,就寫 master 服務器的局域網 IP (eg:192.168.6.6)
PORT:填寫正確的 redis 監聽端口
* 登錄 slave 服務器后臺
僅是 集群配置 選擇為 Slave,其他配置項和 master 配置項完全一樣!!!
* **說明**
我們配置好 master / slave 保存后,并重啟整個集群

**我們后面僅需要登錄 master 的管理后臺,就可以對整個集群進行管理了!!!**
## 注意
1:master 和 slave 服務器建議通過 局域網進行組集群,不建議直接使用 公網服務器進行集群的組建
- kcon 兵器譜
- 演示 1
- 演示 2
- 演示 3
- 演示 4
- 演示 5
- 前言
- 安裝
- 更新
- 登錄后臺
- 授權認證
- 集群配置
- 7層防護 -- 最佳實踐
- 匹配位置說明
- 匹配方式說明
- 規則匹配詳解
- 全局 - CDN規則
- 添加header頭配置
- 限速limit配置
- 緩存proxy_cache配置
- 清除緩存
- 全局 - 獲取真實IP配置
- 全局 - IP黑白名單
- 全局 - 域名方法配置(白名單)
- 全局 - 跳轉規則配置
- 全局 - 高級規則配置
- 全局 - 普通規則配置
- 全局 - 頻率規則配置
- 全局 - 內容替換規則
- 內容替換規則(插件使用)
- 全局 - 攔截信息配置
- 全局 - LOG規則配置
- 平臺配置
- 基本配置
- 高級配置
- 配置文件管理
- 4 層代理
- 轉發配置
- 插件管理
- 防護配置
- 網站管理
- 證書管理
- 域名管理
- 網站規則
- 插件管理
- 插件操作 --- 基本使用
- 插件操作 --- 手機號脫敏插件
- 歸檔
- 更新日志
- 視頻教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