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公文的定義和作用
https://wenku.baidu.com/view/61380dc5d5bbfd0a78567300.html
公文是公務文書的簡稱,它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法定團體等組織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書面材料。
特點:
1、???權威性
2、???規范性。
3、???工具性
作用:
1、???指導作用
2、???管理作用
3、???規范作用
3、???規范作用
5、???憑證作用
黨政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公布法規和規章,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復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等的重要工具。
黨政公文的特點
1、???權威性。首先,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發布;其次,無論是事實、數字還是各種意見、結論,一旦進入正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解釋、否定。第三,公文是機關、團體、組織的喉舌、意圖,是其開展工作的依據。
2、???規范性。公文的撰寫和處理,從起草到成文,到收發、傳遞、分辦、立卷、歸檔、銷毀等等,都有一套規范化的制度。另外,公文具有特定的體式。其文體、結構、用紙的尺寸、文件標記都有統一的規定。
3、???工具性。公文是各機關、團體、組織在公務管理過程中最經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種工具。公務管理的方法很多,而最科學最正規的方法是利用公文。
1.明確的公務性
2.鮮明的政治性
3.極高的權威性和法定性
4.較強的空間性和時效性
5.體式的特定性
6.文風的樸實性
7.嚴格的程序性
黨政公文的種類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15個:
決議、決定、命令
公報、公告、報告
通告、通知、通報
意見、請示、批復
議案、函、紀要
(一)從行文關系上劃分有三種。行文是指一個機關給另一機關的發文。
1、?????上行文。下級向它所屬的上級領導機關的行文,即自下而上的行文。如報告、請示。
2、?????下行文。上級領導機關給其所屬的下級機關的行文,即自上而下的行文。如命令、決定、指示、批復等。
3、?????平行文。同級機關或者互不隸屬機關之間的行文。函是最典型的平行文。
(二)從具體的文種來看,根據2000年8月24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文種。
1、???命令(令)。適用于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實行重大的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2、???決定。適用于對重大行動或者重要事項作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撤消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3、???公告。適用于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
4、???通告。適用于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周知的事項。
5、???通知。適用于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6、???通報。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
7、???議案。適用于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8、???報告。適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9、???請示。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
10、?批復。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
11、?意見。適用于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12、?函。適用于不相隸屬機關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
13、?會議紀要。適用于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三)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了《中國 共 產 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了黨的機關使用的主要公文為:
1、???決議、2、決定、3、指示、4、意見、5、通知、6、通報、7、公報、8、報告、9、請示、10、批復、11、條例、12、規定、13、函、14、會議紀要。
黨政公文的行文規則
1. 行文原則
-確有必要原則
-不以機關名義向領導報送公文原則
2.行文關系
根據隸屬關系和職權范圍確定,分為上下級、指導與被指導關系和平級關系
3.行文要求
- 恪守隸屬關系,一般不越級行文
-明晰發文權限,向適宜的對象行文
- 尊重機關職權,準確認定主送機關和抄送機關
-部門之間對有關問題未經協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需要聯合行文時,作者應是同級機關
-關于“請示”的具體規定
黨政公文的擬制程序
黨政公文的擬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審核、簽發等程序
一、黨政公文的起草
公文起草應當做到:
(一)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整準確體現發文機關意圖,并同現行有關公文相銜接。
(二)一切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實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辦法切實可行。
(三)內容簡潔,主題突出,觀點鮮明,結構嚴謹,表述準確,文字精煉。
(四)文種正確,格式規范。
(五)深入調查研究,充分進行論證,廣泛聽取意見。
(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區或者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起草單位必須征求相關地區或者部門意見,力求達成一致。
(七)機關負責人應當主持、指導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二、黨政公文的審核
公文文稿簽發前,應當由發文機關辦公廳(室)進行審核。審核的重點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據是否準確。
(二)內容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完整準確體現發文機關意圖;是否同現行有關公文相銜接;所提政策措施和辦法是否切實可行。
(三)涉及有關地區或者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是否經過充分協商并達成一致意見。
(四)文種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范;人名、地名、時間、數字、段落順序、引文等是否準確;文字、數字、計量單位和標點符號等用法是否規范。
(五)其他內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關要求。
需要發文機關審議的重要公文文稿,審議前由發文機關辦公廳(室)進行初核。
經審核不宜發文的公文文稿,應當退回起草單位并說明理由;符合發文條件但內容需作進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單位修改后重新報送。
三、黨政公文的簽發
公文應當經本機關負責人審批簽發。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發。黨委、政府的辦公廳(室)根據黨委、政府授權制發的公文,由受權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發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簽發。簽發人簽發公文,應當簽署意見、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閱或者簽名的,視為同意。聯合發文由所有聯署機關的負責人會簽。
公文格式的組成部分
公文的三大組成部分是眉首部分、主體部分、版記部分。
【眉首部分】
公文份數、秘密等級、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號、簽發人
【主體部分】
公文標題、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時間、公文公文生效標識(單一發文印章和聯合行文印章)、附注
【版記部分】
主題詞、抄送、印發機關和印發時間、版記中的反線、版記的位置
發文字號的組成
發文字號,簡稱文號,習慣上也稱為文件編號,它是發文機關在某一年度內所發各種不同文件總數的順序編號。發文字號由發文機關的收發文機構負責統一編排。發文字號應當包括機關代字、年份代碼、發文順序號;聯合行文,一般的以主辦機關為主體依據編制發文字號。
發文機關代字、發文年度、發文順序號。
“國辦發〔1996〕2號” - 國務院辦公廳在1996年所發出的第2號文件
公文用紙幅面標準
公文用紙幅面尺寸公文用紙張采用GB/T?148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mm×297mm,尺寸的允許偏差見GB/T?148。
公文頁邊與版心尺寸: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 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 mm±1mm 版心尺寸為:156 mm×225mm(不含頁碼)
公文處理工作應當堅持的原則
法制原則。指處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續、行為準則與方法規化、制度化。
實事求是原則;
全面及時原則;
時效原則;
集中統一原則;
黨政分工原則;
保密原則;
簡化原則
第一,實事求是的原則。
第二,精簡的原則。
第三,高效的原則。
第四,保密的原則。
第五,集中統一管理的原則
收文辦理的程序
收文辦理的一般程序為:簽收、啟封、登記,擬辦、請辦、批辦、分發、承辦,組織傳閱、催辦,處置辦畢公文。
第一階段:公文的收受與分流。具體包括:簽收、啟封、登記。這一階段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正確收受來自各有關方面的公文。
1、簽收,指收到有關公文并以簽字或蓋章的方式給發文方以憑證。具體指履行規定的確認、清點、核對、檢查、簽注手續后,機關設置的外收發人員、通訊人員分別從發文機關、郵政部門、機要交通部門、機要通信部門、文件交換站,或者通過自備通信設備收取公文。急件應當注明簽收的具體時間。
2、啟封,公文統一或分別由辦文人員簽收后,統一啟封或徑送有關領導者親啟。
3、登記,收文辦理過程中就公文的特征和辦理情況進行登記。收文登記,一般分為閱件登記和辦件登記兩類。登記過程中,應當將公文標題、密級、發文字號、發文機關、成文日期、主送機失份數、收文日期及辦理情況逐項填寫清楚。有些機關的登記還分為外收文登記和內收文登記。
第二階段:辦理收文,具體包括:擬辦、請辦、批辦、分發、承辦。這一階段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收文的閱讀、分析研究,從中獲取信息,了解或解決其所針對的事務或問題。
1、擬辦,秘書部門或有關部門負責人等經過對公文進行認真的閱讀分析,提出建議性的辦理意見,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供有關領導者審核定奪,作出指示。
2、請辦,也叫注辦,指機關辦公廳(室)根據授權或有關規定將需要辦理的公文注請主管領導人指示或者主管部門研辦。對需要兩個以上部門辦理的,應當指明主辦部門。
3、批辦,指機關領導者或部門負責人對公文(包括公文的擬辦意見)進行認真閱讀分析之后,提出處置意見。
4、分發,指秘書部門根據有關規定或者領導人批示將公文分送有關領導人和部門。
5、承辦,指對需要辦理的公文進行實質性的處理,解決公文所針對的問題。凡屬承辦部門職權范圍內可以答復的事項,承辦部門應當直接答復呈文機關;凡涉及其他部門業務范圍的事項,承辦部門應當主動與有關部門協商辦理;凡須報請上級審批的事項,承辦部門應當提出處理意見或直接代擬文稿,一并送請上級審批。
第三階段:組織傳閱與催辦。
1、傳閱,指公文處理機構根據領導人批示或者授權,按照一定的程序將公文送有關領導人閱知或者指示。組織公文傳閱,應當隨時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傳、誤傳和延誤。公文傳閱的方式有很多,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輪輻式傳閱法。這就是以公文傳閱工作人員為中心點,以閱讀審批公文的領導人為外圈,由中心點開始送給第一個人閱看,第一個人看畢退回中心點,再由中心點傳給第二個人看,依次下推,每傳閱一人都經過中心點。公文走過的路線,呈車輻條狀,因而得名。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公文,完全掌握公文的行蹤,避免中途積壓和傳遞斷線,還可以合理調整閱文人的次序。
2、催辦,指公文處理機構對公文的承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催辦貫穿于公文處理的各個環節。對緊急或者重要公文應當及時催辦,對一般公文應當定期催辦,并隨時或者定期向領導人反饋辦理情況。
第四階段:處置辦畢公文,包括:清退、銷毀、暫存、立卷、歸檔等。
1、清退,經過清理將有關辦華的收文按期退歸原發文機關或由其指定的有關單位。清退的意義在于維護公文的安全,防止錯誤擴散,避免出現工作中的被動局面和不良影響,維護公文的權威性與有效性。
2、銷毀,以各種方式和手段對失去留存價值或留存可能性的辦華公文所作的毀滅性處理。其意義在于保守公文中的秘密,避免無用公文的干擾,減少公文管理中無效的工作量。銷毀秘密公文,必須嚴格履行登記手續,經主管領導人批準后,由2人監銷,保證不丟失、不漏銷。個人不得擅自銷毀公文。
3、暫存,暫時留存保管一部分具有很高查考價值的重份公文(一份已立卷歸檔)和受多種因素制約一時難以準確判定是否應予銷毀的公文。其意義在于方便日常查考,減少檔案部門的工作壓力,挽救確有留存價值的公文使其更充分地發揮效用。
4、立卷,將辦理完畢且有查考利用價值的公文編立成為案卷(公文的集合體,檔案管理的基本單位)。其意義主要在于:保護公文,避免破損與散失;使公文化零為整,將零散公文按特定聯系組成新的整體,從而便于查找和利用,更有效地滿足人們系統查考利用公文的客觀需求;為檔案工作提供管理的對象,為檔案事業奠定基礎。
5、歸檔,將編立好的案卷及案卷目錄按規定的時間和質量要來移交檔案部門作為檔案保存和管理。其意義在于使辦理完畢的有查考價值的公文完成其向檔案轉化的過程,使公文能更充分地發揮其歷史效用。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二十四條 收文辦理主要程序是:
(一)簽收。對收到的公文應當逐件清點,核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并注明簽收時間。
(二)登記。對公文的主要信息和辦理情況應當詳細記載。
(三)初審。對收到的公文應當進行初審。初審的重點是:是否應當由本機關辦理,是否符合行文規則,文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區或者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是否已經協商、會簽,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經初審不符合規定的公文,應當及時退回來文單位并說明理由。
(四)承辦。閱知性公文應當根據公文內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確定范圍后分送。批辦性公文應當提出擬辦意見報本機關負責人批示或者轉有關部門辦理;需要兩個以上部門辦理的,應當明確主辦部門。緊急公文應當明確辦理時限。承辦部門對交辦的公文應當及時辦理,有明確辦理時限要求的應當在規定時限內辦理完畢。
(五)傳閱。根據領導批示和工作需要將公文及時送傳閱對象閱知或者批示。辦理公文傳閱應當隨時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傳、誤傳、延誤。
(六)催辦。及時了解掌握公文的辦理進展情況,督促承辦部門按期辦結。緊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應當由專人負責催辦。
(七)答復。公文的辦理結果應當及時答復來文單位,并根據需要告知相關單位。
發文辦理的程序
發文辦理是指機關內部為制發公文所進行的擬制、處置與管理活動。發文辦理的一般程序為:擬稿、會商、審核、簽發,核發、登記、繕印、用印或簽署,分裝、發出,處置辦畢公文。這一程序具有很強的確定性與不可逆性。
第一階段:文稿的形成,具體包括:擬稿、會商、審核、簽發。這一階段是發文辦理活動的中心內容。
1、擬稿,即上一節所講述的公文寫作。經過對有關信息材料的收集加工和再創造,系統地記錄有用信息,使機關的意志見詣文字,草創供進一步完善的原始文稿。
2、會商,指當公文內容涉及其他有關同級或不相隸屬機關的職權范圍,需征得其同意或配合時所進行的協商活動。
3、審核,指擬就的文稿在送交有關領導審批或會議討論通過之前,由經驗豐富、政策理論水平和文字水平較高的相關工作人員等對文稿所做的全面核查、修改工作。
4、簽發,指由機關領導人或被授以專門權限的部門負責人對文稿終審核準之后,批注正式定稿和發出意見并簽注姓名、日期的活動。除一些規范性及部分重要公文須經有關會議討論通過,或再由負責人簽署方可生效外,其他文稿,一經履行簽發手續即為定稿。為此,簽發是絕大多數公文生效的必備條件。
第二階段:公文的制作,具體包括:核發、登記、繕印、用印或簽署。這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就是以定稿為依據.以手工繕寫、機械譽寫和印刷等方式,制成供正式對外發出的各種公文文本,形成供實際使用、具有法定或特定效用的正式公文。
1、核發,指秘書部門在定稿形成后、公文正式印發前,對公文的審批手續、文種、結構格式等進行復核,確定發文字號、分進單位和印制份數。
2、登記,這里揭發文登記,主要登記行將發出的公文的發文字號、文種、標題和發文范圍。
3、繕印,即以譽錄抄寫、印刷等方式制作供對外發出的公文。
4、用印或簽署,即在印畢的公文上加蓋發文機關的印章,或請有關領導者在公文正本上簽注姓名。其作用均為表明公文的正式性質和法定效力。
第三階段:公文的對外傳遞,包括分裝、發出等環節。這一階段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使公文能為受文者有效接收創造條件。
1、分裝,指按照規定具體抗配和封裝公文。
2、發出,指將已封裝完畢的公文以適宜的方式(如走機要交通等)發送給受文者。
第四階段:處置辦畢公文,包括暫存、銷毀、立卷、歸檔等。
涉密公文的傳遞
涉密公文應當通過機要交通、郵政機要通信、城市機要文件交換站或者收發件機關機要收發人員進行傳遞,通過密碼電報或者符合國家保密規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傳輸。
涉密公文應當標注份號
涉密公文應當根據涉密程度分別標注“絕密”“機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公文的撤銷和廢止
由發文機關、上級機關或者權力機關根據職權范圍和有關法律法規決定。公文被撤銷的,視為自始無效;公文被廢止的,視為自廢止之日起失效。
2.涉密公文應當按照發文機關的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清退或者銷毀。
3.不具備歸檔和保存價值的公文,經批準后可以銷毀。銷毀涉密公文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審批登記手續,確保不丟失、不漏銷。個人不得私自銷毀、留存涉密公文。
4.機關合并時,全部公文應當隨之合并管理;機關撤銷時,需要歸檔的公文經整理后按照有關規定移交檔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離崗離職時,所在機關應當督促其將暫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關規定移交、清退。
https://wenku.baidu.com/view/34baf06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d.html
命令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則,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命令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1.法定的權威性
2. 執行的強制性
3.內容的重要性
主要類型:
1. 任免令。用于任免國家行政機關的首長。
2.公布令(發布令)。用于公布重要的行政法規、規章。
3.行政令:主要用于公布重大的強制性行政措施。
4.嘉獎令:用于表彰有功人員和先進單位、集體。
命令的基本結構
一般由標題、編號、正文、簽署和日期四個部分組成。
1. 標題。 兩種寫法
寫法1: 發文機關+事由+文種 , 例: 國務院關于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實行戒嚴的命令
寫法2: 發文機關(機關首長)+文種, 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2.編號,編號有兩種
方式1: 標題的三項齊全,編號用發文字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發行新版人民幣的命令, 編號是: 中發[1987]XX號
方式2: 標題只有兩項,個人名義簽署的。從該領導人任職時開始編號,到任職期滿為止,下屆新領導人從新編號。
3.正文
-. 任免令:包括任免的依據,被任免者的姓名及所任免的職務。
-公布令: 1. 公布的法規名稱及依據 2.施行的日期。全文作為公布令的附件
-行政令:發令原由、命令內容和執行的要求。
原由一般使用過渡句銜接下文,例如:“為此,發布命令如下”
命令實現是正文的主題部分,一般分條列項。要求內容陳述得當,條例清晰,語言簡潔,用詞準確,語氣肯定。絕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執行要求是正文的結尾部分,說明執行的辦法、措施等。
=嘉獎令正文有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嘉獎對象的主要事跡及簡要評價,是發文的依據和目的
第二部分寫命令事項,這是嘉獎的主體,寫明對有功人員嘉獎的辦法。要求用語準確,文字簡潔,敘述條理清楚
第三部分是結尾,提出希望和號召。
4. 命令的簽署和日期
簽署是領導人姓名的,必須標明該領導人職務的全稱。署名寫在正文的右下方。
發布命名的年月日,卸載簽署的下面, 也有的命名在標題下注明發布時間。
撰寫命令的要領
實例:
決定的適用范圍
適用:
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
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
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只有事關全局、政策性強、任務艱巨、執行時間較長的重要工作,才使用“決定”
決定的特點和種類
1. 制約性
決定是下行文,由領導機關制發,要求下級機關貫徹執行。制約性表現在:領導性、指揮性和強制性上。
決定的制約性沒有命令那么強硬,但比其他公文要強。
有時是法規的延伸和補充,具有強制性和行政約束力。
2. 穩定性
主要表現在內容上。
類型:
指揮部署性決定:對重要事項作出規定,對重大行動做出安排,要求下級有關單位、有關人員貫徹執行
獎懲性決定:用于獎勵有功人員,處理犯錯人員,以樹立先進典型,懲戒不良行為
事項性決定:內容比較具體,適用范圍比較廣泛。適用于:
- 批準有關問題、設置或撤銷機構
- 變更或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安排處理人事問題
-決定召開重要文藝,處理某項具體工作等
決定的基本結構
寫法:
1. 略寫原由,詳寫事項
2.詳寫原由,簡寫事項
3. 不寫原由,只寫事項
決定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兩種寫法
發文機關+事由+文種 ,“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
事由+文種 , “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
有的標題下面標明 “XXXX年X月X日XXXX會議通過”字樣,并用括號括住。
2. 正文:包括:
做出決定的根據和原由
決定的事項、處理的問題或部署的重大行動
執行決定的要求和提出號召
3. 落款
如果標題已有發文機關名稱,落款處一般不再寫發文機關名稱
決定的日期寫年、月、日,通常寫在標題下的小括號內。
如果會議通過的決定,需要在標題下的小括號內寫明:這一決定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會議通過的。
有的決定,通過的日期和發布的日期不一致 ,在小括號內還要寫上何時發布。有的為了給執行決定留一段準備時間,同時還寫上決定的生效日期。
撰寫決定的要領
https://wenku.baidu.com/view/3f5dbc6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3.html?from=search
通知的適用范圍
1. 批轉下級機關公文
2. 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公文
3. 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周知或執行事項
4. 傳達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執行事項
5, 任免人員
通知主要是一種指揮性、知照下行文
通知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1.應用廣泛性
2. 法定權威性
3.對象的專指性
種類:
1. 轉發通知 : 批轉和轉發
2. 印發通知: 將本機關有關規章、會議文件和領導講話等發給下級機關的通知
3. 部署通知:即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事項的通知
4.知照通知: 傳達需要有單位和人員周知或執行事項的通知
5.任免通知:任免和聘用干部的通知
通知的基本結構
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日期等
1.標題:
發文機關+事由+文種
事由+文種
只允許保留一個“關于”與“通知”
若是多層轉發,可省去中間橋梁單位的轉發直接寫本機關轉發發文機關的公文。
若被轉發公文是幾個單位(并列性質)聯合行文,可保留主辦單位名稱,后加上“等單位”或“等部門”字樣。
2.主送機關
通知的主送機關,下行通知一般有多個主送機關,且常有統稱。如國務院多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關”
平行通知則多是寫出具體的主送機關
3. 正文, 通知類別不同,正文寫法不盡相同
- 批轉, 首先對被轉公文進行批示,然后交代轉發,再提出執行要求,或作指示,或作政策性規定。
-轉發性通知:首先指明轉發文件的目的、依據,然后交代轉發,再向下級提出要求或做出具體執行規定
-印發通知正文與轉發通知大體相同
-部署通知正文,首先寫部署工作、任務的依據、目的、意義等你,再寫對具體工作、任務的部署。最后對受文單位提出希望或執行要求
-任免通知正文,寫明任免原因、依據,再寫清被任免人員的姓名、職務,結尾用“特此通知”即可。
4. 落款:
刊登在電視、電臺播放的通知常需落款;文件形式發出,特別是單獨行文可省落款。
5.成文日期: 用漢字寫全年、月、日
撰寫通知的要領
https://wenku.baidu.com/view/48f63b05bed5b9f3f90f1cf4.html?from=search
https://wenku.baidu.com/view/c4651edaa76e58fafbb00364.html?from=search
報告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從性質上看是一種陳述性的公文
上行文
報告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已然性
總結性
陳述性
按呈報要求: 呈報性報告、呈轉性和呈復性報告
按內容:綜合報告和專題包括, 工作報告和情況報告以及調查報告。
報告的基本結構
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及日期
1. 標題
發文機關+報告內容+文種
事由+文種
2. 主送機關寫在正文第一行
3. 正文:分為開頭、主體和結尾
開頭: 簡要說明報告的目的和情況
主體: 集中反映報告的核心內容。
結尾: “以上報告,如有不妥,請指正”
呈轉性報告: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XXXX執行”
4. 落款及日期
先落款發文但聞,再寫日期
撰寫報告的要領
1.明確寫作目的
2.材料確實、可靠
3.觀點正確
4.文字簡練
https://wenku.baidu.com/view/48f63b05bed5b9f3f90f1cf4.html?from=search
請示的適用范圍
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
上行文
請示的特點和種類
1. 行文關系的固定性。不能超越法定的隸屬關系,一般是逐級行文
2. 行文內容具有單一性
3.行文目的的鮮明性
請示的基本結構
標題、主送單位、正文、簽署及日期
1. 標題
請示單位的法定名稱+事由+文種
2. 主送單位
主送單位只能是一個。
不要越級行文, 如因特殊原因,要在報送更高隸屬上級機關的同時,抄報被越過的直接隸屬的上級機關。
3. 正文
請示緣由、請示事項、請示批轉的希望或要求
最后常用語“妥否,請批復”
“以上請示,呈請核準”
4.簽署及時間
撰寫請示的要領
1. 一文一事一請示
2. 意見具體明確
3. 涉及有關單位者,應事先商同有關單位,或在請示中加以說明。不能在主送的同時抄給下級機關
4. 不能報請示與包括混淆。
https://wenku.baidu.com/view/0fecf2ef81c758f5f61f673a.html?from=search
批復的適用范圍
上級機關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答復性公文
批復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權威性
針對性
指示性
分類:
具體事項的批復
提示性批復
批復的基本結構
1.標題
發文機關+批復事由+文種
事由+文種
2.主送機關
3. 正文:批復引語、批復意見、批復尾語
批復意見: 完全同意、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完全不同意
尾語:
第一種: 此復、特此批復
第二種:寫希望和要求,給執行請求事項的答復指明方向
第三種:禿尾,請示事項答復完畢就告結
撰寫批復的要領
一事一批
批復要有理有據
批復態度要明確
批復措辭要準確
https://wenku.baidu.com/view/dca9d4a831b765ce0408148c.html?from=search
通報的適用范圍
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情況。
普發性下行文,一般不寫主送機關。
通報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1.真實性
2.教育性-典型性
3.曉諭性-時效性
分類: 根據使用情況和寫作內容
表彰通報、批評通報、情況通報
通報的基本結構
1. 表彰通報:概述先進事跡、先進事跡的意義性質,表彰決定,希望號召。
2.批評通報:錯誤事實或現象,錯誤性質,危害性原因教訓,懲罰決定或治理措施,希望要求。
3.情況通報:緣由目的
情況和信息,希望要求
撰寫通報的要領
https://wenku.baidu.com/view/3f5dbc6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3.html?from=search
公告的適用范圍
1.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
2.向國內外宣布法定事項
法規性、知照性下行文。
公告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1. 內容重要
2. 知照廣泛,形式公開
3.受文對象非特定
4. 發文級別高
類型:
1. 告知性公告
2. 祈使性公告
公告的基本結構
標題、文號、正文、落款和成文日期
1. 標題
發文機關+事由+文種
發文機關+文種
單用文種
2. 文號
人大公告用編順序號,即 “第X號”
政府機關及其職能部門多用機關發文字號“皖地稅(2003)X號”
3. 正文
一般寫明公告的依據、公告的事項和結語三個內容。
若事項復雜,則應分項列點行文。公告的結束語常用 “現予公告”或“特此公告”
4. 落款:
標題上出現了發文機關名稱,可不再落款,沒有出現,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發文機關名稱。
5. 成文日期
寫在落款的下方,用漢字寫名年月日。登報的公告也有把成文日期標注在標題下的括號內。
撰寫公告的要領
https://wenku.baidu.com/view/a6e78aa1a8956bec0875e307.html?from=search
函的適用范圍
平行文
函的發文和受文機關之間,不管機關大小,無論級別高低都不存在職權上的指揮和服從的關系,相互行文,只能用函。
函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1. 簡明直白
2.簡便靈活
3.溝通性
從行文內容和用途角度,分為:
1. 商洽函:
用于非隸屬關系的組織之間相互商洽、聯系有關工作、事項的函 《XX研究所關于建立全面協作關系的函》
2. 詢答函(詢問函)
非隸屬關系的組織之間詢問有關事項的函和針對詢問作答的函。《X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合同工能否執罰問題請示的復函》
3.請批函
請求非主管部門針對請求作答的函 《廣州XX局銷售公司請求批準函》
4.告知函, 向非隸屬關系的組織告知有關工作和活動的情況
函的基本結構
發文字號中機關代字后要寫一“函”字,標明其需要按函字系列排序,不按機關發文大序號排序,如X府函(2006)XX號
1.標題:最好是完全式
發文機關+事由+文種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設立科技開發性企業問題的復函》
事由+文種
發文機關+事由+收文機關+文種
復函可以激昂受文機關或者單位的名稱寫入標題,前面加一個“復”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懸掛國徽問題給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復函》
2. 正文
-開頭: 簡要說明發函的目的、理由或者根據。
復函一般先引用對方的來函。并寫明“收悉”二字,再寫過渡語引入主體。
“你府《關于XXX的函》(X府函(2001) XX號)收悉。經研究,現函復如下:”
-主體: 發函寫發函事項,事項較多可采用條列式結構。
發函應將商洽、詢問、告知或者請求批準的事項予以具體、簡潔的陳述。
復函針對發函提出的事項、詢問的問題或者請求批準的事項,據實據理據情做出實質性答復。
-結語:
專此函達,請予函復
特此函達,并希見復
特此函告,謹請函復
復函常用:
專此函復
特此函復
專此函告
撰寫函的要領
1. 正確選用文種
2. 一函一事
3,行文語氣謙和
4.事簡可用便函
https://wenku.baidu.com/view/a6e78aa1a8956bec0875e307.html?from=search
紀要的適用范圍
用于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是對會議成果的如實記錄和集中整理。
多向行文。
紀要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
1. 紀實性
2. 提要性
3.指導性
種類:
1.指揮性會議紀要:決策性會議紀要
用于確定方針、研究政策、部署工作的會議。
2. 協調性會議紀要
3.研討性會議紀要
紀要的基本結構
1. 專用的眉首
2. 特定的版頭
由“XXXX會議紀要”組成
3. 發文字號
協調性會議就要和研討性會議紀要可以不編發文字號,決策性會議紀要的發文字號兩種情況:
- 機關代字加“會”字, “X府會(2001)9號”
-按會議召開的順序編號: 第15號
撰寫紀要的要領
4. 不加蓋印章
5. 無主送機關
會議紀要沒有主送機關。在版記的抄送欄內,寫一個發字,后面冒號,列出需要送達的機關名稱。
分項式:
注意事項
1. 紀“實”提“要”,準確概括會議重要內容
2. 有“物”有“序”,詳明記載會議議定事項
3. 識同辯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