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買不到鞋所發生的連鎖反應 ------------------------***
經歷了XZOOMER的洗禮,把一個產品從概念到設計再到量產銷售的過程理了個遍,跟重要的是接觸了更多設計之后的東西,各種好玩的人。創業的念頭就像扎了根的野草在腦海中野蠻生長。
(背景說明:我的腳是43碼,按照比例不大但是我高足弓,很難買到自己合穿的鞋子,更別說很好看又合穿的鞋子,所以一直會對既好看又能穿的鞋子長草。 夫人的腳是35碼的長度,34碼的寬度,甚至比我更難買鞋,而且基本上稍微不錯的國外品牌鞋子都36碼起,也是一樣買不到鞋。所以兩人對鞋子有著特別的偏好~)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上海烏魯木齊南路上看到一家手工制鞋的店,經過和店主的聊天發現其實鞋子也能自己設計(自來熟這種逆天特質我會告訴你嘛...當設計狗訓練出來D~ ),當時就想連那么大的車都做了,一雙小鞋肯定難不倒我吧~ (自大ING~)誰知道這一開始就整個陷進去了(你TMD有研究什么沒陷進去的時候么....)
最初的時候只是想給夫人做幾雙鞋穿罷了,隨便畫畫稿子,交給鞋店做出來就完事了。市面上的鞋子花哨的很多,但是極簡舒適的鞋子很少。所有人都知道運動鞋很舒服,皮鞋就不舒服~ 為啥不用運動鞋的鞋墊做皮鞋捏.
在整出來的幾雙鞋在拿到手以后,經常被身邊朋友問起什么地方買的(跟做車的時候一個套路...禁不得夸啊..)
就幫身邊的朋友也定了幾雙,結果發現反響很不錯....(虛榮心再次膨脹) 朋友的朋友紛紛找上門來要幫忙定鞋. 剛從電力機車項目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清閑了幾天的我。屢教不改的開始想著干嘛開個淘寶店吧~
品牌的名字叫 hardcandy 硬糖 ,一共只有四款鞋子,全部是極簡造型,定位很清晰,尖頭,圓頭,橢圓頭平底鞋 + 一雙短靴~ 但是顏色特別豐富~ 每雙鞋子和每個顏色都有自己的名字~
作為設計師出身的我當然不會只關注在鞋子本身上了~ 從鞋盒到吊牌,每雙鞋子配送一張鞋子的照片 ,到使用牛皮宣紙做內部的包裝和防震(這樣貼在鞋盒上就能不開盒子知道自己是哪雙鞋)再到快遞包裝袋的封貼(細思極恐...),雖然是個不知名的小牌子但是力求做到最體貼.
所有東西都搞定就開了家淘寶店~ 由于是訂單生產也沒覺得會做多大,就高逼格的選擇了全款付款后15天后發貨的策略~ (其實是因為不想屯庫存~鞋碼太多 再加上顏色的加乘系數 尼瑪那是個天文數字 )
而且木有客服,自助購買~ 本來以為一個月能賣個十多對就算很不錯了~ 完全出乎意料的是產品上架后的一個月,僅僅是在微博上發了幾篇介紹,結果口口相傳第一個月竟然賣出了兩多百對啊!!!
第二個月起因為第一批用戶的反饋極好~ 口口相傳,各種神奇專業級的曬單+幾百字的給力評價,各種活廣告啊,竟然又有了無數的訂單啊~ 看到我就頭大啊~~~因為那時候從下訂單,到包裝,打印快遞單,封箱啥的就我和夫人兩個人啊~ 下班后就是個包裝大party啊~~~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出現了~ 訂單多到完全無法處理,工廠加工質量不能得到統一和保障.. (又是供應鏈的坑..) 結果導致很多訂單就只能向后推..雖然同學們都很給力的愿意繼續等待~ 但是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是完全無法接受的....還有個問題就是皮料的顏色和質感決定了最終產品的舒適度和美觀度~ 作為一個剛起來的小牌子,最開始只能通過朋友買打樣的皮料~ 顏色雖然很多但是完全沒有批量保障。
單一顏色的皮料如果要自己定義顏色和質感最少要3000尺才達到起訂量~ 這意味著一個顏色要做1500雙啊!(女鞋一雙平底鞋大概是1.5尺)花幾個周末專程跑了廣州啊~ 海寧啊這些皮料產地才發現,這個問題肯定是無法通過量來解決的...咋辦呢,發動小宇宙想辦法唄......皮料解決不了就找找其他材料吧~ 反正咱做設計的就是見過的材料多~
正當俺挖空心思的到處找面料的時候,一個北京的哥們白明輝送了我倆杜邦tyvek的紙錢包~有一次出去玩錢包里放了兩百塊錢~ 回來的時候就隨手丟在桌子上. 結果被家里的兩只貓爺發現了..
當我從丫嘴里把錢包搶回來的時候想著尼瑪肯定廢了...結果發現:竟然完全沒破!!!錢包都沒破....~~ 上網查了這個材料的資料,突然發現了新大陸好不好~ 柳暗花明又一村好不好~能印刷能切割還倍結實好不好~ 不但超輕竟然還防水還透氣要不要那么逆天好不好~黑科技啊~ 這尼瑪材料太適合我了好不好~
趕緊打電話找哥們要來材料樣品直接開試~ 從收到材料的那天到做出第一雙樣品鞋總共只花了兩周,每天下班后在家做到凌晨五點就為了看能不能做成鞋....(這么擰巴也是醉了....)
當我第一次穿著這雙鞋子走去frog辦公室的時候,從GM到打掃衛生的阿姨都無比驚奇... 雖然那只是一雙在家用打印機,訂書機,烤雞翅的烤箱做出來的無比丑陋的鞋子,連鞋底都沒有。。。。

一個多月對鞋子魔怔了的著迷,自然影響到了工作,雖然老板沒找我談,但是我自己也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當時很糾結的在考慮這個問題,到底是在frog繼續工作下去,還是離職出來創業做鞋。因為基本上硬糖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雖然不怎么賺錢,但是是一個可以看到的未來~ 任何一個設計師都想要自己的產品被更多的人使用和欣賞,是不是應該嘗試拼一把???
經過一次簡短的家庭會議,決定還是辭職創業吧。雖然很多身邊的朋友表示完全無法理解我的神經病腦子(尼瑪抽風吧,那么好的工作:頂級公司啊,那么好的前景:高科技互聯網行業啊,那么高的薪水:frog薪水在設計公司算很好了,你特碼跟我說你要辭職去做鞋?過來跟我說說你咋想的,絕對不打你.....)
但是我覺得既然開始想要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夢想,代價是必然要付出的。如果不趁著年輕瘋一把,到我老的時候肯定會后悔的. 如果工作和我的夢想有沖突,還是追尋自己的夢想吧,畢竟還年輕,哪怕摔倒了還有爬起來的時間,但是機會不是隨時都會等待著你的。
那一年我27, 離開家鄉整整10年。
老板讓我考慮清楚了再做決定,先別辭職,給自己個緩沖期吧。
當時決定讓夫人先辭職,把市場和營銷先做好,我再伺機而動。
好吧. 這樣也好,不過既然開始就得做好全部的規劃, 一方面維持硬糖的產品,一方面繼續做開發。由于沒有工程背景對材料的了解也不夠充分,在繼續設計下去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
***------------------------ 從概念設計師 到鞋匠的身份轉變 ------------------------***
發揮我不要臉的一貫精神,通過朋友直接找到杜邦品牌部。輾轉聯系到tyvek事業部的總監,當我們帶著自己做的看起來很愚蠢的樣鞋去杜邦開會的時候,得到了來自杜邦個人防護事業部從銷售總監到市場專員再到技術部門的迎接. 他們也沒有想到在中國會有人嘗試用tyvek來做鞋,過去的很多年所有國內的銷售都是圍繞安防,包裝等商用行業(福島核爆炸的時候人穿的防輻射粉塵服知道吧,就那玩意兒,還能做外墻防水保溫材料,美國的房子100%用的是tyvek)。
在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早在1998年就已經有人用過這種材料做鞋,那牌子叫NIKE... 雖然只是飛機稿,但是還是有人嘗試過了。現在在美國還有兩個牌子在做這樣的產品~ 雖然銷售不是很好但是一直也能維持。盡管如此他們也是很愿意給與我幫助來繼續做下去~ (偷笑~ 臉皮厚是必備技能 沒有之一... )
在做完了所有市售產品的調研以后,發現他們基本上還是在做傳統的鞋子,除了tyvek之外全是傳統材料,橡膠鞋底,帆布內襯。而我在穿上自己的第一雙鞋的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超級他媽輕啊,跟沒穿一樣啊... 你們做傳統的鞋,俺就做雙全世界最輕的鞋吧~ (做產品也好,做品牌也好,提煉精神和賣點極度重要,消費者需要新鮮點和記憶點,要極準的抓住痛點!在精不在多!)
想要專業的做鞋有很多技能需要學習,慢慢的學會了電腦開楦,制版,分內里,中底,大底,邊條 等等等等.. 為了研究試制,還買了臺二手工業縫紉機放在床頭 (不是突出勤奮,而是家里就那么大......)
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嘗試后,終于被我搞出來了.... 一雙可能是全世界最輕的鞋子,一雙鞋的重量甚至不到一只CONVERSE帆布鞋的重量..既然那么輕,干脆就叫小飛鞋吧 ~~
2011年10月10日,小飛鞋的第一個版本UT1正式發布,為了和其他廠商區別開來,我們把發布會做成了一場“ON THE ROAD - 硬糖和他的朋友們”跨界藝術展,地點在上海新天地時尚(不要臉去談合作...新天地有扶持年輕設計師辦展的計劃,不只是場地,在了解到我們資金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甚至還提供了布展資金...)
來自11個不同領域的設計師藝術家跟我們一起設計出一堆匪夷所思的鞋~ (做設計那么多年了...總歸還是有很多朋友的 挖卡卡)。
展覽現場來了很多很多很多人..身邊各行各業的朋友也幫忙邀請了很多很多媒體..整個現場完全炸了...
完全沒想到能吸引那么多人的關注.. 看著整個中庭爆滿的人,整個新天地甚至馬當路上的路邊全部換上我們的彩旗,太爽了... 展覽辦完的當天整個人攤在展場旁邊的緊急出口那里直接癱倒了... 這一切的一切竟然真的發生了. 而我們只有兩個人.....

在此感謝: 馬良,胡子,邱大王,王心磊,oneday 白明輝,Filter017,大象,橡皮經,造字工房 丁一 同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我還欠你們一雙限定版的鞋....當然還有 新天地時尚,frog,杜邦,氣味圖書館,尊尼獲加,新浪微博的大力幫助..作為一個沒錢沒名的新牌子實在是太受寵若驚了...
徹底在frog辦完離職以后,直接投入了下一步,也是最頭疼我最不擅長的一步:量產..... (更大的供應鏈坑在等著我...)同時還要裝修剛剛拿下,位于一棟老房子一樓的辦公室~ (怎么那么愛裝修...... 沒辦法啊 要求高啊...)
從拿下辦公室,到設計施工,總共花了一個月時間~ OY~~
紛至沓來的媒體報道基本上給我們帶來了和品牌完全不匹配的關注和訂單...因為做鞋子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每一個款式要有男款6個碼,女款6個碼,再加上顏色系數.. 6個顏色*12個碼。做72雙鞋才能保障每個碼數有一雙...
如果要鋪貨的話,每家店最少幾百雙鞋子鋪下去,我們自己的資金又完全不足以支撐做那么多鞋... 怎么辦呢..就在這時候一個微博上關注很久的朋友介紹我一個來自福建的朋友,一直專注鞋材(非成品鞋)行業數十年,之前投了很多錢做了一個牌子,至今不溫不火. 既沒品牌也沒銷量,正好可以搭線讓我們聊一聊~
之后上海見面,光鞋子聊了整整10個小時.讓他驚訝的是我作為一個從來沒有在這個行業深耕過的門外漢設計師,竟然對鞋子這么懂。后來去到家里喝茶,看到床頭的縫紉機和我工作臺上的各種雜亂的材料,徹底被驚呆了....就邀請我們去福建他們那邊看一下~ (福建人都特別低調,我們見面的時候他就拎了個黑塑料袋...超級樸素...)
不管信不信,去看看唄.過去了就被驚呆了. 各種牛逼高大上,豪車接送... 在福建呆了三天,跟他們家的所有人都見面一起吃了飯~ 了解到他們之前做品牌的問題和沒有發展起來的難點. 回到上海后自己又合計了一下,沒有資金我們肯定沒辦法承接那么大的訂單,干脆拼一把.....
作為一個只有四鉆淘寶小店的我們能夠有人愿意投資我們去做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最后決定我們出小錢 (拼湊的幾十萬) ,他們出大錢 (幾百萬...),一起注冊新商標,夫人也辭職全職來做,之前連商標都沒注冊,起的名字都無法注冊商標,別提多寨了...
這才有了后來被很多人熟知的 UTLAB.
新公司組建完成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量產,除了品牌的所有設計,產品的開發之外還要每周飛到福建去盯著量產,還要準備開天貓,聯系線下連鎖經銷商,所有人都等著我們出貨...一切看起來都特別美好...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代工廠的各種延期,出錯,無法順利生產,甚至工人都不愿意做。
因為中國的工廠基本上都是喜歡做成型的產品,沒有風險純代工。之前選了一下看似各種高大上,為很大的品牌代工的廠結果還是出了無數的紕漏(不要看對方工廠大,要清楚是不是因為做的產品很成熟,沒有技術含量,完全靠沖量來做大)第一批產品下線的時候我想哭的心都有了.這尼瑪什么東西啊.. 做幾百對和做上萬對是完全不同的好不好...(產能爬坡需要一個漫長且嚴謹的過程, 任何一個環節優化不足都會在大批量生產的時候帶來致命的錯誤)。
看著基本上報廢率80%的下線產品,想哭的心都有。但是怎么辦呢,只有我自己駐廠了... 第一批產品全部報廢,優化模具,減少加工難度唄... 在來來回回改了快三個月之后產品終于下線了,雖然產品還是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已經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錯過產品的最佳銷售期,一旦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整個過程現在想想真的不可思議,那時候我們只有很少的幾個人,我和夫人,以及另一位平面設計師,外加一個兼職財務。我和KONG負責所有的網站,廣告片拍攝,設計,打樣,夫人負責媒體,采訪,經銷商 就我們幾個人.也就是憑著這種拼搏的雞血精神才能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把這些做完吧。。。
2012年的8月產品發往全國的經銷商和代理商, 天貓店也如期開業, 雖然錯過了最好的時間,但是之前積累的用戶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也創造了很多奇跡,在整個互聯網品牌產品單價低,品質低,品牌低的情況下,我們保持著中高價位(紀念版8XX,小飛鞋4XX,皮鞋系列 6XX+),注重產品和消費體驗的設計,實用的極簡美還是打動了很多的消費者。(感謝楊明同學及榕述電商運營團隊的大力支持,當時沒少給你你們找麻煩~)
第一批產品雖然有著很多瑕疵,但是很多消費者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畢竟單靠一個產品無法繼續延續,而且小飛鞋在冬季也肯定不好賣,就緊接著投入了秋冬產品的開發(特別趕好不好... 一般冬季產品都在春季來臨之前就開發完成了好不好... 趕著銷售季走完全是讓自己被事情推著走.)幸運的是憑著用運動科技做舒服的皮鞋鞋的理念,整個產品線如期面世....
整個秋冬系列在保持高價位的情況下也是賣的超好(短靴8XX,皮毛一體長靴1XXX,基本上高于國內品牌,與國外一線潮牌保持一致)完全超乎我們的想象,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媒體采訪和報道,拿到各種獎。

包裝和尺寸設計.. 不是自夸..這是迄今為止我用過最好的鼠標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