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每次產品發布過程和產品不盡相同,但最終都會讓我有一個感覺:我想擁有一個ipod、iphone或是ipad。我想讓我有這種感覺不僅僅是因為喬老爺子的名氣,而是蘋果產品研發到發布策劃到最終發布都從始至終想要表達的邏輯:這就是你想要的,這肯定能改變世界!
??? 雖然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面對不同的客戶,但從產品發布本身的邏輯是相通的。好的產品發布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市場營銷,在這里我不想談如何做一個成功的產品發布,只想分享下從蘋果身上學到的東西:
???** 1.****目標與策劃**:蘋果的發布會,從前期的宣傳、發布會場地布置、發布介紹及演示的順序等都無不體現著與產品目標的絲絲入扣,成功的將用戶帶到了一個蘋果文化特有的場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蘋果的產品理念不僅僅體現在產品本身上,而是融入到了整個文化中。回看我們的產品研發、發布或者用戶培訓,經常的,我們把這些僅僅做為一個工作,可悲的是,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用戶的滿意度以及我們的成就感也就散失在這些地方。
??? **2.****技術優勢是不言自明的**:蘋果擁有無語倫比的技術優勢,但在所有的產品發布會中,沒有人把費解的技術架構圖放在屏幕上,所有的介紹、演示都是在告訴我們,這款產品為什么你會需要,擁有它將改變你什么以及將為你帶來怎樣的體驗。當你看完這些后,雖然喬老爺以及工程師對技術只字未提,也同樣會讓你感受到他們在技術上面的造詣之深。
??? **3.****自信才會有感染力**:蘋果發布會中,不管喬老爺子、工程師、演示人員,從他們身上無不散發著感染力,讓人感受到他們對自己推出的產品的自信以及渴望你體驗產品的激情。要擁有這種自信與激情,個人的修煉是一部分因素,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產品整個設計研發過程中他們所傾注的心血,每個產品特性都是經過了無數次的思考與驗證最終形成,是最終用戶給予他們對產品的自信,他們都確信,這就是用戶想要的,不容質疑的。這也正是我們的產品最欠缺的地方,為什么每次站在臺上總感覺欠用戶什么?總感覺那么多不確定因素?總害怕用戶不滿意我們的設計?在這些,我們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一下,我們做的東西是不是客戶想要的!
??? 我們沒法像蘋果一個宣言要改變世界,但我們做軟件的至少需要去思考,我們到底能改變什么?如果我們研發的軟件沒有為客戶改變任何東西,我們的軟件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如果我們的軟件在使用時點每個按鈕時用戶都提心吊膽,這樣的東西和喝到含三聚氰胺的牛奶有什么區別?從現在開始,致力于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