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節:錯誤處理
# 錯誤處理
在一些網站開發中。經常會需要捕獲一些錯誤,然后將這些錯誤返回比較優美的界面,或者是將這個錯誤的請求做一些日志保存。那么我們本節就來講講如何實現。
## 常用的錯誤碼:
- `404`:服務器沒有指定的url。
- `403`:沒有權限訪問相關的數據。
- `405`:請求的`method`錯誤。
- `400`:`bad request`,請求的參數錯誤。
- `500`:服務器內部錯誤,一般是代碼出bug了。
- `502`:一般部署的時候見得比較多,一般是`nginx`啟動了,然后`uwsgi`有問題。
## 自定義錯誤模板:
在碰到比如`404`,`500`錯誤的時候,想要返回自己定義的模板。那么可以直接在`templates`文件夾下創建相應錯誤代碼的`html`模板文件。那么以后在發生相應錯誤后,會將指定的模板返回回去。 
## 錯誤處理的解決方案:
對于`404`和`500`這種自動拋出的錯誤。我們可以直接在`templates`文件夾下新建相應錯誤代碼的模板文件。而對于其他的錯誤,我們可以專門定義一個`app`,用來處理這些錯誤。 
- Introduction
- 第一章:學前準備
- 第一節:虛擬環境
- 第二節:準備工作
- 第三節:Django介紹
- 第四節:URL組成部分
- 第二章:URL與視圖
- 第一節:第一個Django項目
- 第二節:視圖與URL分發器
- 第三章:模板
- 第一節:模板介紹
- 第二節:模板變量
- 第三節:常用標簽
- 第四節:常用過濾器
- 第五節:自定義過濾器
- 第七節:模版結構優化
- 第八節:加載靜態文件
- 第四章:數據庫
- 第一節:MySQL相關軟件
- 第二節:數據庫操作
- 第三節:ORM模型
- 第四節:模型常用字段
- 第五節:外鍵和表關系
- 第六節:增刪改查操作
- 第七節:查詢操作
- 第八節:QuerySet API
- 第九節:ORM模型遷移
- 第十節:ORM作業
- 第十一節:ORM作業參考答案
- 第十二節:Pycharm連接數據庫
- 第五章:視圖高級
- 第一節:限制請求method
- 第二節:頁面重定向
- 第三節:HttpRequest對象
- 第四節:HttpResponse對象
- 第五節:生成CSV文件
- 第六節:類視圖
- 第七節:錯誤處理
- 第六章:表單
- 第一節:表單概述
- 第二節:用表單驗證數據
- 第三節:ModelForm
- 第四節:文件上傳
- 第七章:cookie和session
- 第八章:上下文處理器和中間件
- 第一節:上下文處理器
- 第二節:中間件
- 第九章:安全
- 第一節:CSRF攻擊
- 第二節:XSS攻擊
- 第三節:點擊劫持攻擊
- 第四節:SQL注入
- 第十章:信號
- 第一節:什么是信號
- 第十一章:驗證和授權
- 第一節:概述
- 第二節:用戶對象
- 第三節:權限和分組
- 第十二章:Admin系統
- 第十三章:Django的緩存
- 第十四章:memcached
- 第十五章: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