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個人侵權行為
就在知識付費逐漸興起的同時,盜版產業鏈已然形成。在咸魚,淘寶等平臺。一些微信公眾號里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盜版市場的產業鏈非常完善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日,從海量信息中獲取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和見解,節省了時間及精力,是大家愿意為知識付費的首要原因。初步估算,2018年知識領域市場交易額約為3000億元。3000億元,不是個小數目,除了垂直領域的專家進駐各知識付費平臺,分得一杯羹后。盜版者也看中了有利可圖的知識江湖,盜版和侵權現象隨之而來。
知識付費領域內的盜版和侵權,分為兩種。一種為用戶以較低接收到相應知識后,將知識截圖對外分享;另一種則是一些商業網站將知識付費內容改頭換面作為自己的原創內容發出;還有一種則為微信、QQ群,電商屬性等平臺上,有大量知識付費產品被低價出售。
當然了,除上述盜版行為外,還有很多隱秘在互聯網的陰影下,如專業以盜版維生并已成氣候的團隊超過兩三百個團隊,而個體運作的則不計其數。除此之外,知識付費的盜版現象,儼然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既有對各付費平臺內容進行整理打包出售外,還有針對付費內容眾籌。此外,相關付費平臺的會員賬號亦可售,數十元便可以得到付費雜志、期刊、網站的賬號密碼,賣家承諾每天更新,賬號永久有效。
線上版權缺乏保護仍然是知識付費發展的掣肘,數十元便可接收上百元的內容,對于貪圖便宜和唯利是圖的人來講,可以說是不謀而合。但是對著這種現象為何屢禁不止,首先原因是,這種盜版行為,大多系以個體存在,并隱藏在互聯網背后,權利人很難通過司法渠道進行維權,只能進行通知-刪除的方式來降低侵權的損失。其次,一些商業網站將知識付費內容改頭換面作為自己的原創內容發出,權利人卻面臨缺乏證據無法維權的狀態。
還有一些專業的公眾號在傳播如何通過盜版行為獲取一定的收益。詳細的講解盜版行為的一整個閉環行為 。相信還有一個商業模式,你們也一定見過,那就是在朋友圈打著共享資源的幌子,將付費內容作為誘餌,讓用戶加入微信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一部分用盜版內容來賺錢,還有就是用盜版內容免費吸引用戶。
知識付費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如何加強對付費閱讀內容的版權保護,特別是怎樣防止跨平臺、跨客戶端的內容盜版,已經成為當下各知識付費平臺關注的焦點問題。
### 平臺侵權行為
對微信個人賬號,侵權舉報通過率也很低。侵權者侵權成本不高,而版權所有方反而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侵權多為個人行為,在微信等渠道無法追蹤到侵權個人的具體信息,難以維權。
由于侵權發生的規模大、頻次高、情況復雜,很難通過訴訟或者其他法律手段進行處理,對發生在正規平臺的侵權行為,維權的主要方式是向平臺提供相關證據,交由平臺進行處理。如果平臺不積極配合,維權方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要求其處理。
我們要做好確權—監控—維權—數據挖掘這一系列版權保護工作,建立自己的反盜版系統,了解侵權行為的分布,以便在侵權行為發生時,有足夠完善的證據用來維權。這還不夠,平臺方還應該對侵權行為進行數據分析,從中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評估自身的版權保護效果,進一步優化自己的反盜版系統。
最新的幾件關于平臺侵權的事件,告誡我們時刻要提高注意力,防止平臺侵權行為的發生。
### 反盜版機制的維護 ,如何避免盜版行為
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盜版行為不僅損害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更嚴重的是以其粗制濫造、錯訛百出的內容、扭曲而卑劣的價值觀破壞文化生態環境。反盜版行為將有助于凈化少兒出版物市場,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促進知識付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目前電商銷售的環境下,打擊網絡盜版卻舉步維艱。二十一世紀社成立了專門的反盜版工作小組,負責針對網絡盜版開展專項工作,主要途徑就是通過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進行投訴,針對的是阿里旗下淘寶、天貓、批發網中銷售盜版圖書的行為。就2016年1月至今該社反盜版工作數據統計來看,投訴淘寶C店868條鏈接,斷開鏈接800多條;購買鑒定天貓店26家,關閉盜版店14家;投訴批發網54條鏈接,斷開連接40條。
目前的盜版行為存在隱蔽性強,維權難,獲取內容簡單。
違法成本低,有利可圖,絡侵權盜版隱蔽性強、不易發現,網絡盜版行為海量出現,投訴、處理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盜版內容上架的速度。
反盜版工作取證困難,網絡頁面上的銷售和庫存數據的真實性難以查明,而且實地搜證困難重重,很難發現地面店、倉庫和印刷廠,抓不住源頭就很難打擊盜版。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信息的分享成為默認的“潛規則”,但內容行業發展基礎是保證優質內容生產能夠形成正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監管、執法、保護是震懾;行業的監管、互助是壁壘;而消費者正版消費的觀念,則是內里。面對盜版的這場戰爭,政府機構、行業、消費者誰都不應該缺席。
網絡技術無論發展到什么時候,都不會這些內容進行消滅。
有個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加大舉報盜版行為的獎勵未免不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打擊盜版、凈化市場,不僅是權利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需要,也是權利人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一、堅決打擊侵權盜版,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維護知識付費領域良好秩序。我們應以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為宗旨,在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在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機構、法律機構及媒體單位的支持下,勇當打盜維權的生力軍,并匯同全社會力量,向侵權盜版行為出重拳、施高壓、剿窩點、清源頭。充分認識打盜維權的長期性、艱巨性,盜版不絕,打盜不止,還少兒出版市場一片藍天!
二、強化自身的版權意識和維權意識,加強行業自律,建立打盜維權的長效機制。我們要加強版權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建立健全有效的反盜版機制。同時,要加強行業自律,自覺提升原創能力,打造精品力作,維護品牌建設,提升消費者對版權人的認知程度,樹立良好形象為知識付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