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節課來學習一下角色的造型的概念,小朋友們都看過動畫片或者電影吧, 我們知道熒幕上的角色是通過一楨一楨的畫面滾動播放來實現動態效果的展示的,我們想在scratch的舞臺區也能動態的輸出這種效果,那如何實現呢,今天阿達老師就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下,
今天要講的知識點是:角色造型的切換
我們先來打開卡搭的創作界面,在積木區的上邊有如下圖所示的三個選項,分別是:腳本、造型、聲音,我們點選一下造型選項,可以看到有四個不同狀態的kada造型,

下面我們編寫代碼讓kada的造型順序切換,看一下是什么效果,

經過上面的編碼,一個萌萌噠kada走路的效果就呈現出來了,是不是很神奇?
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造型切換制作很多游戲場景,諸如,《植物大戰僵尸》里將僵尸從生存切換完死亡狀態;把豌豆射手搖晃的效果展示出來,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
下面我們通過場景切換的知識點制作一個小狗走迷宮的項目吧
我們直接從動作模塊組里將小狗的Y坐標增加代碼塊拖動出來,再加個循環,小狗就可以奔跑了,但是讓小狗像僵尸一樣跳過去,這樣太別扭了,我們就利用這節課學習的知識讓小狗切換一下造型試試,muck better,一個萌萌噠小狗已經跑起來了,
接下來我們在背景區選擇我們提前準備好的迷宮背景,點擊確定,這樣我們就把背景和角色設置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為小狗進行編碼,首先我們先給他設定一個初始化的位置,當綠旗被點擊時移動到坐標(-157,-167)這個紅點的起始位置,然后我們再點擊外觀模塊組,給小狗設置一個大小,設置角色大小的功能我們在前面幾節課已經學習過了,因為小狗奔跑的時候是有方向的,所以我還要給小狗設置一個方向,讓它朝著對的方向奔跑,首先方向先設置為0度, 這個0度代表朝向舞臺區向上的方向,接下來就是計算他奔跑的速度了,
當前的迷宮是方格式的,我們需要計算小狗從當前方格奔跑到下一個方格需要移動多少個點,為了節省時間,老師已經提前計算好了,從當前格子移動到下一個格子,移動的距離是35個點,那么我們從起始位置移動到轉彎位置需要移動9個方格,也就是說要循環9次,每次循環里要移動35個點,我們來調試一下,嗯,移動的步幅還是有點大,我們把循環改成18次,每次移動17.5個步,試一下,OK,好多了,

當前小狗移動到了迷宮的最上層,我們從動作模塊區里拖動旋轉模塊出來,復制一下剛剛的奔跑模塊,這里要注意一下,現在小狗是要橫向移動了,所以要換成將x坐標增加的代碼塊,還是循環9次,

好了,我們現走到下一個轉彎處了,下面的代碼是不是就簡單了啊,相信小朋友們都已經會寫了,阿達老師就不啰嗦了,期待你們完成這個有趣的作品喲
- scratch課標
- 第一課
- scratch編程環境
- scratch介紹
- scratch編程環境各區域詳解
- 課堂實戰
- 第二課
- 知識點:讓角色動起來
- 課堂實戰一:小松鼠跳過河-設置角色名稱和大小
- 課堂實戰二:小松鼠跳過河-模擬重力加速度效果
- 第三課
- 知識點:程序的入口和出口
- 知識點:程序的三種執行結構
- 課堂實戰
- 第四課
- 知識點:角色造型概念
- 課堂實戰:唐詩繪本
- 第五課
- 知識點:角色特效展示&隨機數使用
- 課堂實戰
- 第六課
- 知識點:鍵盤方向鍵使用
- 第七課
- 知識點:偵測模塊之碰到顏色
- 課堂實戰:迷宮
- 條八課
- 知識點:克隆實現
- 課堂實戰:豌豆射手
- 第九課
- 知識點:變量應用
- 第十課
- 知識點:程序進階之自定義模塊
- 第十一課
- 知識點:精美的幾何世界之畫筆使用
- 課堂實戰進階:九九乘法表實現
- 第十二課
- 項目實戰:尋找蛋糕(一)
- 課堂實戰
- 咨訊
- 韓國將"編程"納入小學必修課程
- 家長認知
- STEAM教育理念應用的鑰匙-scratch少兒編程語言
- 習大大主持開幕的人工智能大會上講了啥
- 9.19 習大大主持開幕的人工智能大會講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