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硬件形態
本節可能與Android無關,但是Android系統現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是移動終端形態的開發平臺,本節給出了Android背后的工作-Android管理的硬件是什么,Android的本質就是要管理好這些硬件部分,為用戶提供一個體驗更好,速度更快的智能移動終端。對手機硬件形態的認識是要讓我們對手機硬件組成有個感性的認識,讓程序員知道系統中的代碼是管理那一部分的,即我們堆磚頭的目的是什么,讓思維有一個伸展。
為了對手機這類嵌入式系統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我制作了如下的手機硬件結構思維導圖,在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組成手機硬件的有哪些,初步了解到手機管理平臺為什么要那么多的管理框架和層次,從最底層理解Android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這個思維導圖其實只是示意圖。

我們知道手機這種嵌入式系統,硬件架構最簡單描述的描述為:?? ?
應用處理器+Modem+射頻
對于應用處理器而言,對設計者最為本質的描述為輸入輸出,而對于移動終端設備電源管理,連接機制,多媒體又是很重要的考慮環節,而這些環節都會在軟件平臺上有所體現。
- 前言
- (一)分析方法論探討之設計意圖
- (二)方法論探討之概念空間篇
- (三)手機之硬件形態
- (四)手機的軟件形態
- (五)基本空間劃分
- (六)IPC框架分析 Binder,Service,Service manager
- (七)Service深入分析
- (八)Android 啟動過程詳解
- (九)Zygote Service
- (十)Android GWES之基本原理篇
- (十一)Android GWES之消息系統
- (十二)Android GEWS窗口管理之基本架構原理
- (十三)Android GWES之Android窗口管理
- (十四)Android GWES之輸入系統
- (十五)Android輸入系統之輸入路徑詳解
- (十六)Android電話系統-概述篇
- (十七)電話系統之rilD
- (十八)Android電話系統之RIL-Java
- (十九)電話系統之GSMCallTacker
- (二十)Android應用程序框架之無邊界設計意圖
- (二十一)Android應用框架之AndroidApplication
- (二十二)Android應用框架之Activity
- (二十三)Andoird GDI之基本原理及其總體框架
- (二十四)Android GDI之顯示緩沖管理
- (二十五)Android GDI之共享緩沖區機制
- (二十六)Android GDI之SurfaceFlinger
- (二十七)Android GDI 之SurfaceFlinger之動態結構示意圖
- (二十八)Android GDI之Surface&Can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