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輸入系統
依照慣例,在研究Android輸入系統之前給出輸入系統的本質描述:從哲學的觀點來看,輸入系統就是解決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問題。輸入的本質上的工作就是收集用戶輸入信息并放置到目標位置。
Android在源代碼分類上,并沒有輸入系統分類。本章的輸入系統研究是一個綜合的分析,前面的GWES的分析,特別是View的Focus Path以及Window Manager Proxy是本章分析的基礎,如果沒有理解,請參閱前面的窗口管理的相關章節。
Android輸入系統的組成
[](http://hi.csdn.net/attachment/201005/5/0_1273072198B9oO.gif)
輸入系統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1. 1)后臺窗口管理服務
1. 2)Focus Activity
1. 3)Focus Window
1. 4)Focus View:用來接收鍵盤消息
從輸入系統這個角度去看Android的Window Manager服務解決了用戶信息輸入收集,而FocusActvitiy,Focus Window、Focus View這些概念的設計是為了解決用戶輸入應該放到哪里去這個問題。在整個Android系統中,同時只有一個一個Focus Window,而屬于該Window的Focus View才是真正的Focus View。
在Android系統中,在設計上要求多個Actvitiy同時存在運行。在實現中,每次把Actvitiy變成Focused Actvitiy時([setFocusedActivity@ActivityManagerService.java](#))激活程序的時候,就把該Activity的主窗口設置成前景窗口,即系統中的頂層窗口,AppToken概念的引進就是為了解決窗口對象的歸屬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在邏輯上看,我們挑選了一個Activity作為了Focus Activity來接收系統的消息,實質上這個Focus Activity的Focus窗口就是前景窗口。
Focus窗口的改變將改變焦點View,前景窗口的改變也將引起焦點View的變化。焦點和光標的概念用于管理輸入設備和輸入事件的傳送。光標是一個繪制在屏幕之上的小位圖,指示當前的輸入位置。鍵盤輸入有類似的輸入焦點和鍵盤輸入插入符的概念。只有具有輸入焦點的窗口才能獲取鍵盤事件。改變窗口的焦點通常由特殊的按鍵組合或者TouchEvent事件完成。具有輸入焦點的窗口通常繪制有一個鍵盤插入符。該插入符的存在、形式、位置,以及該插入符的控制完全是由窗口的事件處理例程完成的。
現在站在更宏觀的位置來看Actvitiy的輸入系統,可以從Linux Driver開始到輸入框結束的整個鏈條,我這里給出大輸入系統的概念,Android大輸入系統包含:Linux driver, Window Manager, Message System, View Focus Path,Focus View。
> Android輸入系統架構圖
[](http://hi.csdn.net/attachment/201005/5/0_12730722030o6j.gif)
現在從Android的代碼分析的角度,來看看輸入系統的組成。這個過程從代碼中分析處理:
在Window Manager Service端
readEvent@com_android_server_KeyInputQueue.cpp
KeyQ@WindowMangerService.java
KeyInputQ@KeyInputeQueue.java
InputDispatcherThread@WindowMangerService.java
在Client端
IWindow@ViewRoot.Java
ViewRoot@ViewRoot.java
KeyInputQ在WindowMangerService中建立一個獨立的線程InputDeviceReader,使用Native函數readEvent來讀取Linux Driver的數據構建RawEvent,并放入到KeyQ消息隊列中。
InputDispatcherThread從KeyQ中讀取Events,找到Window Manager中的Focus Window,通過Focus Window記錄的mClient接口,將Events專遞到Client端。Client端在根據自己的Focus Path傳遞事件,直到事件被處理。
- 前言
- (一)分析方法論探討之設計意圖
- (二)方法論探討之概念空間篇
- (三)手機之硬件形態
- (四)手機的軟件形態
- (五)基本空間劃分
- (六)IPC框架分析 Binder,Service,Service manager
- (七)Service深入分析
- (八)Android 啟動過程詳解
- (九)Zygote Service
- (十)Android GWES之基本原理篇
- (十一)Android GWES之消息系統
- (十二)Android GEWS窗口管理之基本架構原理
- (十三)Android GWES之Android窗口管理
- (十四)Android GWES之輸入系統
- (十五)Android輸入系統之輸入路徑詳解
- (十六)Android電話系統-概述篇
- (十七)電話系統之rilD
- (十八)Android電話系統之RIL-Java
- (十九)電話系統之GSMCallTacker
- (二十)Android應用程序框架之無邊界設計意圖
- (二十一)Android應用框架之AndroidApplication
- (二十二)Android應用框架之Activity
- (二十三)Andoird GDI之基本原理及其總體框架
- (二十四)Android GDI之顯示緩沖管理
- (二十五)Android GDI之共享緩沖區機制
- (二十六)Android GDI之SurfaceFlinger
- (二十七)Android GDI 之SurfaceFlinger之動態結構示意圖
- (二十八)Android GDI之Surface&Can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