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編程那些事兒100——多線程問題及處理3
陳躍峰
出自:[http://blog.csdn.net/mailbomb](http://blog.csdn.net/mailbomb)
### 12.4.3 死鎖
多線程編程在實際的網絡程序開發中,在客戶端程序實現中使用的比較簡單,但是在服務器端程序實現中卻不僅是大量使用,而且會出現比客戶端更多的問題。
另外一個容易在服務器端出現的多線程問題是——死鎖。死鎖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為了使用某個臨界資源而無限制的等待下去。還是以前面衛生間的例子來說明死鎖,例如兩個人都同時到達衛生間,而且兩個人都比較禮貌,第一個人和第二個人說:你先吧,第二個人和第一個人說:你先吧。這兩個人就這樣一直在互相禮讓,誰也不進入,這種現象就是死鎖。這里的兩個人就好比是線程,而衛生間在這里就是臨界資源,而由于這兩個線程在一直謙讓,誰也不使用臨界資源。
死鎖不僅使程序無法達到預期實現的功能,而且浪費系統的資源,所以在服務器端程序中危害比較大,在實際的服務器端程序開發中,需要注意避免死鎖。
而死鎖的檢測比較麻煩,而且不一定每次都出現,這就需要在測試服務器端程序時,有足夠的耐心,仔細觀察程序執行時的性能檢測,如果發現執行的性能顯著降低,則很可能是發生了死鎖,然后再具體的查找死鎖出現的原因,并解決死鎖的問題。
死鎖出現的最本質原因還是邏輯處理不夠嚴謹,在考慮時不是很周全,所以一般需要修改程序邏輯才能夠很好的解決死鎖。
### 12.4.4 線程優先級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火車售票窗口等經常可以看到“XXX優先”,那么多線程編程中每個線程是否也可以設置優先級呢?
在多線程編程中,支持為每個線程設置優先級。優先級高的線程在排隊執行時會獲得更多的CPU執行時間,得到更快的響應。在實際程序中,可以根據邏輯的需要,將需要得到及時處理的線程設置成較高的優先級,而把對時間要求不高的線程設置成比較低的優先級。
在Thread類中,總計規定了三個優先級,分別為:
l? MAX_PRIORITY——最高優先級
l? NORM_PRIORITY——普通優先級,也是默認優先級
l? MIN_PRIORITY——最低優先級
在前面創建的線程對象中,由于沒有設置線程的優先級,則線程默認的優先級是NORM_PRIORITY,在實際使用時,也可以根據需要使用Thread類中的setPriority方法設置線程的優先級,該方法的聲明為:
public final void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
假設t是一個初始化過的線程對象,需要設置t的優先級為最高,則實現的代碼為:
t. setPriority(Thread. MAX_PRIORITY);
這樣,在該線程執行時將獲得更多的執行機會,也就是優先執行。如果由于安全等原因,不允許設置線程的優先級,則會拋出SecurityException異常。
下面使用一個簡單的輸出數字的線程演示線程優先級的使用,實現的示例代碼如下:
package priority;
~~~
/**
?* 測試線程優先級
?*/
public class TestPriority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rintNumberThread p1 = new PrintNumberThread("高優先級");
?????????????????? PrintNumberThread p2 = new PrintNumberThread("普通優先級");
?????????????????? PrintNumberThread p3 = new PrintNumberThread("低優先級");
?????????????????? p1.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
?????????????????? p2.setPriority(Thread.NORM_PRIORITY);
?????????????????? p3.setPriority(Thread.MIN_PRIORITY);
?????????????????? p1.start();
?????????????????? p2.start();
?????????????????? p3.start();
???????? }
}
package priority;
/**
?* 輸出數字的線程
?*/
public class PrintNumb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 String name;
???????? public PrintNumberThread(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 public void run(){
?????????????????? try{
??????????????????????????? for(int i = 0;i < 10;i++){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i);
??????????????????????????? }
?????????????????? }catch(Exception e){}
???????? }
}
~~~
程序的一種執行結果為:
高優先級:0
高優先級:1
高優先級:2
普通優先級:0
高優先級:3
普通優先級:1
高優先級:4
普通優先級:2
高優先級:5
高優先級:6
高優先級:7
高優先級:8
高優先級:9
普通優先級:3
普通優先級:4
普通優先級:5
普通優先級:6
普通優先級:7
普通優先級:8
普通優先級:9
低優先級:0
低優先級:1
低優先級:2
低優先級:3
低優先級:4
低優先級:5
低優先級:6
低優先級:7
低優先級:8
低優先級:9
在該示例程序,PrintNumberThread線程實現的功能是輸出數字,每次數字輸出之間沒有設置時間延遲,在測試類TestPriority中創建三個PrintNumberThread類型的線程對象,然后分別設置線程優先級是最高、普通和最低,接著啟動線程執行程序。從執行結果可以看出高優先級的線程獲得了更多的執行時間,首先執行完成,而低優先級的線程由于優先級較低,所以最后一個執行結束。
其實,對于線程優先級的管理主要由系統的線程調度實現,較高優先級的線程優先執行,所以可以通過設置線程的優先級影響線程的執行。
### 12.5 總結
關于多線程的基礎知識就介紹這么多,在本章中介紹了線程的概念、線程的實現方式以及使用多線程時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而需要建立多線程的概念,也就是并發編程的概念還需要進行比較多的練習,理解多線程的概念并熟悉多線程的編程。
而關于多線程編程的高級知識,如線程組等則可以在熟悉了線程的基本概念以后再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
### 12.6 多線程練習
1、分別使用多線程的3種實現方法,實現一個打印奇數的線程
2、分別使用多線程的3種實現方法,實現一個打印1-10000之間素數(質數)的線程
3、在練習1、練習2的基礎上,加入控制臺輸入,當線程執行時,輸入quit或exit結束線程和程序的執行。
4、實現兩個線程,一個打印奇數,一個打印偶數,每個線程的延遲時間不一樣,實現奇數和偶數的交替打印。
5、模擬火車票聯網售票系統:多個線程同時出票,保證每張出票的編號連續且不重復。
- 前言
- (1)序言
- (2)程序設計是什么?
- (3)你適合學習程序設計嗎?
- (4)如何學好程序設計?
- (5)程序設計介紹小結
- (6)計算機軟件基本概念
- (7)進制的概念
- (8)計算機內部的數據表達
- (9)網絡編程基礎
- (10)Java語言簡介
- (11)JDK的獲得、安裝和配置
- (12)第一個HelloWorld程序
- (13)Eclipse基本使用
- (14)Eclipse基礎使用進階
- (15)如何學好Java語法
- (16)代碼框架、關鍵字和標識符
- (17)基本數據類型
- (18)變量和常量
- (19)數據類型轉換
- (20)空白、語句結束和注釋
- (21)算術運算符
- (22)比較運算符
- (23)邏輯運算符
- (24)賦值運算符
- (25)位運算符
- (26)移位運算符
- (27)其它運算符
- (28)運算符優先級
- (29)表達式
- (30)流程控制基礎
- (31)if語句語法(1)
- (32)if語句語法(2)
- (33)if語句語法(3)
- (34)switch語句語法
- (35)while語句語法
- (36)do-while語句語法
- (37)for語句語法
- (38)break和continue語句
- (39)流程控制綜合示例1
- (40)流程控制綜合示例2
- (41)流程控制綜合示例3
- (42)流程控制綜合練習
- (43)數組概述
- (44)數組基礎語法
- (45)數組使用示例1
- (46)數組使用示例2
- (47)數組使用示例3
- (48)多維數組基礎
- (49)多維數組使用示例1
- (50)多維數組使用示例2
- (51)多維數組練習
- (52)方法聲明
- (53)方法聲明示例
- (54)方法調用
- (55)方法重載和參數傳遞
- (56)方法練習
- (57)面向對象基礎
- (58)類(一)
- (59)類(二)
- (60)對象
- (61)面向對象設計方法和面向對象特性(一)
- (62)繼承(二)
- (63)多態性
- (64)訪問控制符、修飾符和其它關鍵字
- (65)static修飾符
- (66)final修飾符
- (67)this和super
- (68)抽象類和接口(一)
- (69)抽象類和接口(二)
- (70)抽象類和接口(三)
- (71)內部類簡介
- (72)包的概念
- (73)JDK文檔使用
- (74)java.lang包介紹1
- (75)String類使用
- (76)StringBuffer類和System類
- (77)包裝類
- (78)時間和日期處理
- (79)Random隨機處理
- (80)集合框架簡述
- (81)異常處理概述
- (82)異常處理語法1
- (83)異常處理語法2
- (84)IO簡介
- (85)IO類體系
- (86)文件操作之File類使用
- (87)文件操作之讀取文件
- (88)文件操作之寫文件
- (89)讀取控制臺輸入
- (90)裝飾流使用1
- (91)裝飾流使用2
- (92)IO使用注意問題
- (93)多線程基礎
- (94)多線程實現方式1
- (95)多線程實現方式2
- (96)多線程使用示例1
- (97)多線程使用示例2
- (98)多線程問題及處理1
- (99)多線程問題及處理2
- (100)多線程問題及處理3
- (101)網絡編程概述
- (102)網絡編程技術1
- (103)網絡編程技術2
- (104)網絡編程技術3
- (105)網絡編程技術4
- (106)網絡編程技術5
- (107)網絡協議概念
- (108)網絡編程示例1
- (109)網絡編程示例2
- (110)網絡編程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