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的 defer 語句會將其后面跟隨的語句進行延遲處理,在 defer 歸屬的函數即將返回時,將延遲處理的語句按 defer 的逆序進行執行,也就是說,先被 defer 的語句最后被執行,最后被 defer 的語句,最先被執行。
關鍵字 defer 的用法類似于面向對象編程語言[Java](http://c.biancheng.net/java/)和[C#](http://c.biancheng.net/csharp/)的 finally 語句塊,它一般用于釋放某些已分配的資源,典型的例子就是對一個互斥解鎖,或者關閉一個文件。
## 多個延遲執行語句的處理順序
當有多個 defer 行為被注冊時,它們會以逆序執行(類似棧,即后進先出),下面的代碼是將一系列的數值打印語句按順序延遲處理,如下所示: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fmt.Println("defer begin")
// 將defer放入延遲調用棧
defer fmt.Println(1)
defer fmt.Println(2)
// 最后一個放入, 位于棧頂, 最先調用
defer fmt.Println(3)
fmt.Println("defer end")
}
~~~
## 使用延遲執行語句在函數退出時釋放資源
處理業務或邏輯中涉及成對的操作是一件比較煩瑣的事情,比如打開和關閉文件、接收請求和回復請求、加鎖和解鎖等。在這些操作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在每個函數退出處正確地釋放和關閉資源。
defer 語句正好是在函數退出時執行的語句,所以使用 defer 能非常方便地處理資源釋放問題。
#### 1) 使用延遲并發解鎖
在下面的例子中會在函數中并發使用 map,為防止競態問題,使用 sync.Mutex 進行加鎖,參見下面代碼:
~~~
var (
// 一個演示用的映射
valueByKey = make(map[string]int)
// 保證使用映射時的并發安全的互斥鎖
valueByKeyGuard sync.Mutex
)
// 根據鍵讀取值
func readValue(key string) int {
// 對共享資源加鎖
valueByKeyGuard.Lock()
// 取值
v := valueByKey[key]
// 對共享資源解鎖
valueByKeyGuard.Unlock()
// 返回值
return v
}
~~~
代碼說明如下:
* 第 3 行,實例化一個 map,鍵是 string 類型,值為 int。
* 第 5 行,map 默認不是并發安全的,準備一個 sync.Mutex 互斥量保護 map 的訪問。
* 第 9 行,readValue() 函數給定一個鍵,從 map 中獲得值后返回,該函數會在并發環境中使用,需要保證并發安全。
* 第 11 行,使用互斥量加鎖。
* 第 13 行,從 map 中獲取值。
* 第 15 行,使用互斥量解鎖。
* 第 17 行,返回獲取到的 map 值。
使用 defer 語句對上面的語句進行簡化,參考下面的代碼。
~~~
func readValue(key string) int {
valueByKeyGuard.Lock()
// defer后面的語句不會馬上調用, 而是延遲到函數結束時調用
defer valueByKeyGuard.Unlock()
return valueByKey[key]
}
~~~
上面的代碼中第 6~8 行是對前面代碼的修改和添加的代碼,代碼說明如下:
* 第 6 行在互斥量加鎖后,使用 defer 語句添加解鎖,該語句不會馬上執行,而是等 readValue() 函數返回時才會被執行。
* 第 8 行,從 map 查詢值并返回的過程中,與不使用互斥量的寫法一樣,對比上面的代碼,這種寫法更簡單。
#### 2) 使用延遲釋放文件句柄
文件的操作需要經過打開文件、獲取和操作文件資源、關閉資源幾個過程,如果在操作完畢后不關閉文件資源,進程將一直無法釋放文件資源,在下面的例子中將實現根據文件名獲取文件大小的函數,函數中需要打開文件、獲取文件大小和關閉文件等操作,由于每一步系統操作都需要進行錯誤處理,而每一步處理都會造成一次可能的退出,因此就需要在退出時釋放資源,而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在函數退出處正確地釋放文件資源,參考下面的代碼:
~~~
// 根據文件名查詢其大小
func fileSize(filename string) int64 {
// 根據文件名打開文件, 返回文件句柄和錯誤
f, err := os.Open(filename)
// 如果打開時發生錯誤, 返回文件大小為0
if err != nil {
return 0
}
// 取文件狀態信息
info, err := f.Stat()
// 如果獲取信息時發生錯誤, 關閉文件并返回文件大小為0
if err != nil {
f.Close()
return 0
}
// 取文件大小
size := info.Size()
// 關閉文件
f.Close()
// 返回文件大小
return size
}
~~~
代碼說明如下:
* 第 2 行,定義獲取文件大小的函數,返回值是 64 位的文件大小值。
* 第 5 行,使用 os 包提供的函數 Open(),根據給定的文件名打開一個文件,并返回操作文件用的句柄和操作錯誤。
* 第 8 行,如果打開的過程中發生錯誤,如文件沒找到、文件被占用等,將返回文件大小為 0。
* 第 13 行,此時文件句柄 f 可以正常使用,使用 f 的方法 Stat() 來獲取文件的信息,獲取信息時,可能也會發生錯誤。
* 第 16~19 行對錯誤進行處理,此時文件是正常打開的,為了釋放資源,必須要調用 f 的 Close() 方法來關閉文件,否則會發生資源泄露。
* 第 22 行,獲取文件大小。
* 第 25 行,關閉文件、釋放資源。
* 第 28 行,返回獲取到的文件大小。
在上面的例子中,第 25 行是對文件的關閉操作,下面使用 defer 對代碼進行簡化,代碼如下:
~~~
func fileSize(filename string) int64 {
f, err := os.Open(filename)
if err != nil {
return 0
}
// 延遲調用Close, 此時Close不會被調用
defer f.Close()
info, err := f.Stat()
if err != nil {
// defer機制觸發, 調用Close關閉文件
return 0
}
size := info.Size()
// defer機制觸發, 調用Close關閉文件
return size
}
~~~
代碼中加粗部分為對比前面代碼而修改的部分,代碼說明如下:
* 第 10 行,在文件正常打開后,使用 defer,將 f.Close() 延遲調用,注意,不能將這一句代碼放在第 4 行空行處,一旦文件打開錯誤,f 將為空,在延遲語句觸發時,將觸發宕機錯誤。
* 第 16 行和第 22 行,defer 后的語句(f.Close())將會在函數返回前被調用,自動釋放資源。
- 1.Go語言前景
- 2.Go語言環境搭建
- 3.Go語言的基本語法
- 3.1變量
- 3.1.1變量聲明
- 3.1.2變量初始化
- 3.1.3多個變量同時賦值
- 3.1.4匿名變量
- 3.1.5變量的作用域
- 3.1.6整型
- 3.1.7浮點類型
- 3.1.8復數
- 3.1.9bool類型
- 3.1.10字符串
- 3.1.11字符類型
- 3.1.12類型轉換
- 3.2常量
- 3.1.1const關鍵字
- 3.2.2模擬枚舉
- 4.Go語言的流程控制
- 4.2循環結構
- 4.3鍵值循環
- 4.4switch語句
- 4.5goto語句
- 4.6break語句
- 4.7continue語句
- 5.Go語言的函數
- 5.1函數聲明
- 5.2函數變量
- 5.3函數類型實現接口
- 5.4閉包
- 5.5可變參數
- 5.6defer(延遲執行語句)
- 5.7處理運行時錯誤
- 5.8宕機(panic)
- 5.9宕機恢復(recover)
- 5.10Test功能測試函數
- 6.Go語言的內置容器
- 6.1數組
- 6.2切片
- 6.3map
- 6.4sync.Map
- 6.5list
- 6.6range
- 7.Go語言的結構體
- 8.Go語言的接口
- 9.Go語言的常用內置包
- 10.Go語言的并發
- 11.Go語言的文件I/O操作
- 12.Go語言的網絡編程
- 13.Go語言的反射
- 14.Go語言的數據庫編程
- 15.Go語言密碼學算法
- 16.Go語言的gin框架
- 17.Go語言的網絡爬蟲
- 18.Go語言的編譯和工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