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指針類型和值類型
當你寫go代碼時,很自然的就會問自己,這里應該使用值類型還是指針類型?這有2則好消息。首先,盡管接下來我們要討論,但是答案都是一樣的。
- 一個局部變量賦值
- 結構體字段
- 函數返回值
- 傳遞給函數的參數
- 方法的接收者
其次,如果你不確定使用那個,那么就使用指針。
正如我們所見,傳遞值類型是一種確保數據不可變的好方法(在函數內的改變不會影響到調用的代碼)。有些時候,這是你需要的行為,但是更多時候,這不是你想要的。
即使你不打算改變數據,也要考慮到創建一個大結構體拷貝的開銷。相反地,你可能有一個小結構體,例如:
```go
type Point struct {
X int
Y int
}
```
這種情況下,拷貝一個結構體的開銷可能被直接訪問`X`和`Y`抵消了,而不是通過間接訪問。
另外,這些都是些很微妙的情況,除非你是遍歷成千上萬個指針,否則你不會發現有任何差別。
## 鏈接
- 關于本書
- 引言
- 準備工作
- 安裝開發環境
- 開始使用Go
- 創建一個Go模塊
- 第1章:基礎知識
- 1.1 編譯
- 1.2 靜態類型
- 1.3 類c語法
- 1.4 垃圾回收
- 1.5 運行go代碼
- 1.6 導入包
- 1.7 變量和聲明
- 1.8 函數聲明
- 1.9 繼續之前
- 第2章:語法學習
- 2.1 聲明和初始化
- 2.2 結構體上的函數
- 2.3 構造函數
- 2.4 new
- 2.5 結構體字段
- 2.6 組合
- 2.7 指針類型和值類型
- 2.8 繼續之前
- 第3章:復雜類型
- 3.1 數組
- 3.2 切片
- 3.3 映射
- 3.4 指針類型和值類型
- 3.5 繼續之前
- 第4章:面向對象
- 4.1 包
- 4.2 接口
- 4.3 繼續之前
- 第5章:綜合知識
- 5.1 錯誤處理
- 5.2 defer
- 5.3 go語言風格
- 5.4 初始化的if
- 5.5 空接口和轉換
- 5.6 字符串和字節數組
- 5.7 函數類型
- 5.8 內存分配
- 第6章:高并發
- 6.1 go協程
- 6.2 同步
- 6.3 通道
- 6.4 繼續之前
- 第7章:工具庫
- 7.1 類型轉換
- 7.2 時間操作
- 第8章:程序測試
- 單元測試
- 性能測試
- 第9章:簡單實例
- 內存分配
- 第10章:項目實戰
- 結論
-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