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一 虛擬化基礎
1. 什么是虛擬化
虛擬化就是通過模擬計算機硬件(cpu,內存,硬盤,網卡)來實現在一臺物理服務器上運行同時多個不同的操作系統,并且使每個操作系統之間都是互相隔離的
2. 什么是kvm虛擬化
目前國內的公有云底層采用的都是kvm虛擬化,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kvm計算已經非常成熟穩定,在任何linux發行版中,kvm都是標配,虛擬化已經成為了一項必備的技能
## 二 環境準備
1. 主機規劃
| 主機名 | IP地址 | 操作系統 | 內存 | 硬盤 |
| --- | --- | --- | --- |--- |
| kvm01 | 10.0.0.11 | centos7.4 | 4G | 50G |
2. 上傳模板并克隆
根據以前的標準模板克隆主機,克隆后按規劃設置主機名,IP地址,并關閉selinux和firewalld
3. 在window上安裝TightVNC
tightvnc官網:http://www.tightvnc.com
vnc是一個跨平臺的遠程桌面軟件,待會安裝kvm虛擬機系統的時候使用
4. 確定服務器支持虛擬化
```
[root@kvm01 ~]# cat /proc/cpuinfo | egrep -o 'vmx|svm'
vmx
```
5. 上傳centos7.4鏡像
```
mkdir /server/tools/ && cd /server/tools/
#然后上傳鏡像到本目錄
```
## 三 快速部署
### 1.安裝軟件啟動服務
* libvirt服務:管理kvm虛擬機的生命周期
* virt-install工具:創建安裝虛擬機
* qemu-kvm工具:使用qemu-img為虛擬機提供硬盤
**安裝軟件**
```
yum install libvirt virt-install qemu-kvm -y
```
**啟動libvirtd服務**
```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service
```
**校驗**
kvm服務啟動后,系統會多出一個`virbr0`的網卡,配置如下
```sh
[root@kvm01 ~]# ip addr show dev virbr0
3: virbr0: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noqueue state DOWN qlen 1000
link/ether 52:54:00:a7:ca:46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122.1/24 brd 192.168.122.255 scope global virbr0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
### 2.創建啟動虛擬機
建議虛擬機內存不要低于1024M,否則安裝系統特別慢!
```sh
virt-install --virt-type kvm \
--os-type=linux \
--os-variant rhel7 \
--name centos7-mb \
--memory 1024 \
--vcpus 1 \
--disk /opt/centos7-mb.raw,format=raw,size=5 \
--cdrom /server/tools/CentOS-7.4-x86_64-DVD-1708.iso \
--network network=default \
--graphics vnc,listen=0.0.0.0 \
--noautoconsole
```
### 3.通過vnc安裝系統
qemu-kvm啟動后默認監聽5900端口,通過`virsh vncdisplay centos7-mb
`命令顯示該虛擬機的vnc端口號,結果是`:0`.
因此可以使用windows機器上的vnc客戶端,使用`10.0.0.11:5900`連接虛擬機安裝系統
如果vnc端口號是`:1`,則使用`10.0.0.11:5901`
連接成功后,就按正常的安裝步驟安裝centos7

## 四 console登錄
1. VNC登錄問題1
常規情況下,安裝完 KVM 之后,可能都會通過 VNC 連接到 KVM 虛擬機里面去修改 IP 等信息。
但是一旦虛擬機比較多的話,打開過多的端口會造成安全問題
2. VNC登錄問題2
很多時候,我們是通過跳板機連接的宿主機,window和kvm宿主機沒有直達的路由,這時候vnc都用不了,如何快速進入到 KVM 虛擬機里面去排查問題呢?
3. 解決辦法:console登錄
打開虛擬機的console以后,就可以在宿主機上直接連接虛擬機,包括啟動過程都可以看得到,而不必等虛擬機啟動好以后,才能用ssh連接
### 開啟console登錄
以下開啟操作都是需要進到虛擬機中操作的
1. centos7
```sh
grubby --update-kernel=ALL --args="console=ttyS0,115200n8"
reboot
```
2. centos6
很麻煩,省略
開啟后,可以通過以下命令在宿主機上直接進入虛擬機
`virsh console centos7mb
`
> 退出當前虛擬機的console界面命令:"ctrl + ]"
### 其他說明
可以直接使用官方已經做好的鏡像,免去了安裝步驟
- shell編程
- 變量1-規范-環境變量-普通變量
- 變量2-位置-狀態-特殊變量
- 變量3-變量子串
- 變量4-變量賦值三種方法
- 變量5-數組相關
- 計算1-數值計算命令和案例
- 計算2-expr命令舉例
- 計算3-條件表達式和各種操作符
- 計算4-條件表達式和操作符案例
- 循環1-函數的概念與作用
- 循環2-if與case語法
- 循環3-while語法
- 循環4-for循環
- 其他1-判斷傳入的參數為0或整數的多種思路
- 其他2-while+read按行讀取文件
- 其他3-給輸出內容加顏色
- 其他4-shell腳本后臺運行知識
- 其他5-6種產生隨機數的方法
- 其他6-break,continue,exit,return區別
- if語法案例
- case語法案例
- 函數語法案例
- WEB服務軟件
- nginx相關
- 01-簡介與對比
- 02-日志說明
- 03-配置文件和虛擬主機
- 04-location模塊和訪問控制
- 05-status狀態模塊
- 06-rewrite重寫模塊
- 07-負載均衡和反向代理
- 08-反向代理監控虛擬IP地址
- nginx與https自簽發證書
- php-nginx-mysql聯動
- Nginx編譯安裝[1.12.2]
- 案例
- 不同客戶端顯示不同信息
- 上傳和訪問資源池分離
- 配置文件
- nginx轉發解決跨域問題
- 反向代理典型配置
- php相關
- C6編譯安裝php.5.5.32
- C7編譯php5
- C6/7yum安裝PHP指定版本
- tomcxat相關
- 01-jkd與tomcat部署
- 02-目錄-日志-配置文件介紹
- 03-tomcat配置文件詳解
- 04-tomcat多實例和集群
- 05-tomcat監控和調優
- 06-Tomcat安全管理規范
- show-busy-java-threads腳本
- LVS與keepalived
- keepalived
- keepalived介紹和部署
- keepalived腦裂控制
- keepalived與nginx聯動-監控
- keepalived與nginx聯動-雙主
- LVS負載均衡
- 01-LVS相關概念
- 02-LVS部署實踐-ipvsadm
- 03-LVS+keepalived部署實踐
- 04-LVS的一些問題和思路
- mysql數據庫
- 配置和腳本
- 5.6基礎my.cnf
- 5.7基礎my.cnf
- 多種安裝方式
- 詳細用法和命令
- 高可用和讀寫分離
- 優化和壓測
- docker與k8s
- docker容器技術
- 1-容器和docker基礎知識
- 2-docker軟件部署
- 3-docker基礎操作命令
- 4-數據的持久化和共享互連
- 5-docker鏡像構建
- 6-docker鏡像倉庫和標簽tag
- 7-docker容器的網絡通信
- 9-企業級私有倉庫harbor
- docker單機編排技術
- 1-docker-compose快速入門
- 2-compose命令和yaml模板
- 3-docker-compose命令
- 4-compose/stack/swarm集群
- 5-命令補全和資源限制
- k8s容器編排工具
- mvn的dockerfile打包插件
- openstack與KVM
- kvm虛擬化
- 1-KVM基礎與快速部署
- 2-KVM日常管理命令
- 3-磁盤格式-快照和克隆
- 4-橋接網絡-熱添加與熱遷移
- openstack云平臺
- 1-openstack基礎知識
- 2-搭建環境準備
- 3-keystone認證服務部署
- 4-glance鏡像服務部署
- 5-nova計算服務部署
- 6-neutron網絡服務部署
- 7-horizon儀表盤服務部署
- 8-啟動openstack實例
- 9-添加計算節點流程
- 10-遷移glance鏡像服務
- 11-cinder塊存儲服務部署
- 12-cinder服務支持NFS存儲
- 13-新增一個網絡類型
- 14-云主機冷遷移前提設置
- 15-VXALN網絡類型配置
- 未分類雜項
- 部署環境準備
- 監控
- https證書
- python3.6編譯安裝
- 編譯安裝curl[7.59.0]
- 修改Redhat7默認yum源為阿里云
- 升級glibc至2.17
- rabbitmq安裝和啟動
- rabbitmq多實例部署[命令方式]
- mysql5.6基礎my.cnf
- centos6[upstart]/7[systemd]創建守護進程
- Java啟動參數詳解
- 權限控制方案
- app發包倉庫
- 版本發布流程
- elk日志系統
- rsyslog日志統一收集系統
- ELK系統介紹及YUM源
- 快速安裝部署ELK
- Filebeat模塊講解
- logstash的in/output模塊
- logstash的filter模塊
- Elasticsearch相關操作
- ES6.X集群及head插件
- elk收集nginx日志(json格式)
- kibana說明-漢化-安全
- ES安裝IK分詞器
- zabbix監控
- zabbix自動注冊模板實現監控項自動注冊
- hadoop大數據集群
- hadoop部署
- https證書
- certbot網站
- jenkins與CI/CD
- 01-Jenkins部署和初始化
- 02-Jenkins三種插件安裝方式
- 03-Jenkins目錄說明和備份
- 04-git與gitlab項目準備
- 05-構建自由風格項目和相關知識
- 06-構建html靜態網頁項目
- 07-gitlab自動觸發項目構建
- 08-pipelinel流水線構建項目
- 09-用maven構建java項目
- iptables
- 01-知識概念
- 02-常規命令實戰
- 03-企業應用模板
- 04-企業應用模板[1鍵腳本]
- 05-企業案例-共享上網和端口映射
- SSH與VPN
- 常用VPN
- VPN概念和常用軟件
- VPN之PPTP部署[6.x][7.x]
- 使用docker部署softether vpn
- softEther-vpn靜態路由表推送
- SSH服務
- SSH介紹和部署
- SSH批量分發腳本
- 開啟sftp日志并限制sftp訪問目錄
- sftp賬號權限分離-開發平臺
- ssh配置文件最佳實踐
- git-github-gitlab
- git安裝部署
- git詳細用法
- github使用說明
- gitlab部署和使用
- 緩存數據庫
- zookeeper草稿
- mongodb數據庫系列
- mongodb基本使用
- mongodb常用命令
- MongoDB配置文件詳解
- mongodb用戶認證管理
- mongodb備份與恢復
- mongodb復制集群
- mongodb分片集群
- docker部署mongodb
- memcached
- memcached基本概念
- memcached部署[6.x][7.x]
- memcached參數和命令
- memcached狀態和監控
- 會話共享和集群-優化-持久化
- memcached客戶端-web端
- PHP測試代碼
- redis
- 1安裝和使用
- 2持久化-事務-鎖
- 3數據類型和發布訂閱
- 4主從復制和高可用
- 5redis集群
- 6工具-安全-pythonl連接
- redis配置文件詳解
- 磁盤管理和存儲
- Glusterfs分布式存儲
- GlusterFS 4.1 版本選擇和部署
- Glusterfs常用命令整理
- GlusterFS 4.1 深入使用
- NFS文件存儲
- NFS操作和部署
- NFS文件系統-掛載和優化
- sersync與inotify
- rsync同步服務
- rsyncd.conf
- rsync操作和部署文檔
- rsync常見錯誤處理
- inotify+sersync同步服務
- inotify安裝部署
- inotify最佳腳本
- sersync安裝部署
- 時間服務ntp和chrony
- 時間服務器部署
- 修改utc時間為cst時間
- 批量操作與自動化
- cobbler與kickstart
- KS+COBBLER文件
- cobbler部署[7.x]
- kickstart部署[7.x]
- kickstar-KS文件和語法解析
- kickstart-PXE配置文件解析
- 自動化之ansible
- ansible部署和實踐
- ansible劇本編寫規范
- 配置文件示例
- 內網DNS服務
- 壓力測試
- 壓測工具-qpefr測試帶寬和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