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介紹和使用
[TOC]
## 一、redis簡介
### 1. 簡介
Redis是一款開源的,ANSI C語言編寫的,高級鍵值(key-value)緩存和支持永久存儲NoSQL數據庫產品。
Redis采用內存(In-Memory)數據集(DataSet) 。支持多種數據類型。運行于大多數POSIX系統,如Linux、*BSD、OS X等。作者: Salvatore Sanfilippo
### 2. 與其他緩存數據庫對比
1) Memcached:
* 優點:
高性能讀寫、單一數據類型、支持客戶端式分布式集群、一致性hash、多核結構、多線程讀寫性能高。
* 缺點:
無持久化、節點故障可能出現緩存穿透、分布式需要客戶端實現、跨機房數據同步困難、架構擴容復雜度高
2) Redis:
* 優點
高性能讀寫、多數據類型支持、數據持久化、高可用架構、支持自定義虛擬內存、支持分布式分片集群、單線程讀寫性能極高
* 缺點:
多線程讀寫較Memcached慢
3) Tair:
* 優點:
高性能讀寫、支持三種存儲引擎(ddb、rdb、ldb)、支持高可用、支持分布式分片集群、支撐了幾乎所有淘寶業務的緩存。
* 缺點:
單機情況下,讀寫性能較其他兩種產品較慢
### 3. redis網頁
Redis.io
Download/redis.io
Redisdoc.com
redis.cn
## 二、安裝和部署redis
### 1. 多種安裝方式
1) epel源方式安裝[版本低]
```sh
wget -O /etc/yum.repos.d/epel.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epel-6.repo
yum install redis -y
```
2) 編譯安裝[版本高]
下載安裝
```sh
wget -P /server/tools/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0.tar.gz
tar xzf /server/tools/redis-5.0.0.tar.gz -C /opt
cd /opt && ln -s redis-5.0.0 redis
cd redis && make
```
設置環境變量
```sh
echo 'export PATH=/opt/redis/src:$PATH ' >>/etc/profile
source /etc/profile
```
### 2. 啟動和簡單操作
1) 啟動redis
```sh
redis-server &
```
2) 連接redis
```sh
redis-cli
```
3) 簡單操作
```sh
#設置key和值
[root@xxx ~]# 10.0.0.41:6379> set luokey luogang
OK
#查看key對應的值
[root@xxx ~]# 127.0.0.1:6379> get luokey
"luogang"
#查看數據庫中所有key的值
[root@xxx ~]# 127.0.0.1:6379> keys *
1) "luokey"
#查看key是否存在
[root@xxx ~]# 127.0.0.1:6379> exists luokey
(integer) 1
#查看key的數據類型
[root@xxx ~]# 127.0.0.1:6379> type luokey
string
#查看字符串的長度
[root@xxx ~]# 127.0.0.1:6379> strlen luokey
(integer) 10
#刪除key
[root@xxx ~]# 127.0.0.1:6379> del luokey
(integer) 1
```
4) 關閉redis
```sh
#redis中
127.0.0.1:6379> shutdown
#redis外
redis-cli shutdown
```
## 三、redis配置文件和多實例
redis啟動時,默認調用安裝目錄下的redis.conf命令進行啟動,也可以直接跟配置文件路徑,以該配置文件進行啟動,因此可以很方便進行多實例啟動
### 1. 創建基本配置文件
```sh
mkdir -p /data/redis_m/6379/
cat >/data/redis_m/6379/redis.conf <<'EOF'
daemonize yes
port 6379
logfile /data/redis_m/6379/redis.log
dir /data/redis_m/6379
dbfilename dump.rdb
bind 10.0.0.52 127.0.0.1
EOF
```
以上語句分別指定后臺運行,執行端口,指定日志文件,指定數據目錄,指定持久化文件名,指定監聽的IP地址.
### 2. 多實例與指定配置文件啟動
```sh
redis-server /data/redis_m/6379/redis.conf
```
redis多實例,只需要按上圖那樣配置多個配置文件,然后以該配置文件啟動即可
## 四、redis重要命令
### 1. info
redis的info命令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狀態信息,可以通過該信息實現對redis的監控
命令說明詳見http://redisdoc.com/server/info.html
### 2. config set
語法:`CONFIG SET parameter value`
通過config set命令,可以不重啟redis實現對部分配置的修改和生效,CONFIG SET 可以修改的配置參數可以使用命令 CONFIG GET * 來列出,所有被 CONFIG SET 修改的配置參數都會立即生效。
但重啟失效,所以需要同步修改配置文件中的相關參數
舉例:
```sh
[root@xxx ~]# redis> CONFIG GET slowlog-max-len
1) "slowlog-max-len"
2) "1024"
[root@xxx ~]# redis> CONFIG SET slowlog-max-len 10086
OK
[root@xxx ~]# redis> CONFIG GET slowlog-max-len
1) "slowlog-max-len"
2) "10086"
```
### 3. 其他命令
```sh
Info 顯示info信息
Clinet list 客戶端列表
Client kill ip:port 關閉指定客戶端
config get * 獲取config配置
CONFIG GET/SET 動態修改配置
Dbsize
FLUSHALL 清空所有數據
select 1
FLUSHDB 清空當前庫
MONITOR 監控實時指令
SHUTDOWN 關閉服務器
save 將當前數據保存
SLAVEOF host port 主從配置
SLAVEOF NO ONE
SYNC 主從同步
ROLE 返回主從角色
```
- shell編程
- 變量1-規范-環境變量-普通變量
- 變量2-位置-狀態-特殊變量
- 變量3-變量子串
- 變量4-變量賦值三種方法
- 變量5-數組相關
- 計算1-數值計算命令和案例
- 計算2-expr命令舉例
- 計算3-條件表達式和各種操作符
- 計算4-條件表達式和操作符案例
- 循環1-函數的概念與作用
- 循環2-if與case語法
- 循環3-while語法
- 循環4-for循環
- 其他1-判斷傳入的參數為0或整數的多種思路
- 其他2-while+read按行讀取文件
- 其他3-給輸出內容加顏色
- 其他4-shell腳本后臺運行知識
- 其他5-6種產生隨機數的方法
- 其他6-break,continue,exit,return區別
- if語法案例
- case語法案例
- 函數語法案例
- WEB服務軟件
- nginx相關
- 01-簡介與對比
- 02-日志說明
- 03-配置文件和虛擬主機
- 04-location模塊和訪問控制
- 05-status狀態模塊
- 06-rewrite重寫模塊
- 07-負載均衡和反向代理
- 08-反向代理監控虛擬IP地址
- nginx與https自簽發證書
- php-nginx-mysql聯動
- Nginx編譯安裝[1.12.2]
- 案例
- 不同客戶端顯示不同信息
- 上傳和訪問資源池分離
- 配置文件
- nginx轉發解決跨域問題
- 反向代理典型配置
- php相關
- C6編譯安裝php.5.5.32
- C7編譯php5
- C6/7yum安裝PHP指定版本
- tomcxat相關
- 01-jkd與tomcat部署
- 02-目錄-日志-配置文件介紹
- 03-tomcat配置文件詳解
- 04-tomcat多實例和集群
- 05-tomcat監控和調優
- 06-Tomcat安全管理規范
- show-busy-java-threads腳本
- LVS與keepalived
- keepalived
- keepalived介紹和部署
- keepalived腦裂控制
- keepalived與nginx聯動-監控
- keepalived與nginx聯動-雙主
- LVS負載均衡
- 01-LVS相關概念
- 02-LVS部署實踐-ipvsadm
- 03-LVS+keepalived部署實踐
- 04-LVS的一些問題和思路
- mysql數據庫
- 配置和腳本
- 5.6基礎my.cnf
- 5.7基礎my.cnf
- 多種安裝方式
- 詳細用法和命令
- 高可用和讀寫分離
- 優化和壓測
- docker與k8s
- docker容器技術
- 1-容器和docker基礎知識
- 2-docker軟件部署
- 3-docker基礎操作命令
- 4-數據的持久化和共享互連
- 5-docker鏡像構建
- 6-docker鏡像倉庫和標簽tag
- 7-docker容器的網絡通信
- 9-企業級私有倉庫harbor
- docker單機編排技術
- 1-docker-compose快速入門
- 2-compose命令和yaml模板
- 3-docker-compose命令
- 4-compose/stack/swarm集群
- 5-命令補全和資源限制
- k8s容器編排工具
- mvn的dockerfile打包插件
- openstack與KVM
- kvm虛擬化
- 1-KVM基礎與快速部署
- 2-KVM日常管理命令
- 3-磁盤格式-快照和克隆
- 4-橋接網絡-熱添加與熱遷移
- openstack云平臺
- 1-openstack基礎知識
- 2-搭建環境準備
- 3-keystone認證服務部署
- 4-glance鏡像服務部署
- 5-nova計算服務部署
- 6-neutron網絡服務部署
- 7-horizon儀表盤服務部署
- 8-啟動openstack實例
- 9-添加計算節點流程
- 10-遷移glance鏡像服務
- 11-cinder塊存儲服務部署
- 12-cinder服務支持NFS存儲
- 13-新增一個網絡類型
- 14-云主機冷遷移前提設置
- 15-VXALN網絡類型配置
- 未分類雜項
- 部署環境準備
- 監控
- https證書
- python3.6編譯安裝
- 編譯安裝curl[7.59.0]
- 修改Redhat7默認yum源為阿里云
- 升級glibc至2.17
- rabbitmq安裝和啟動
- rabbitmq多實例部署[命令方式]
- mysql5.6基礎my.cnf
- centos6[upstart]/7[systemd]創建守護進程
- Java啟動參數詳解
- 權限控制方案
- app發包倉庫
- 版本發布流程
- elk日志系統
- rsyslog日志統一收集系統
- ELK系統介紹及YUM源
- 快速安裝部署ELK
- Filebeat模塊講解
- logstash的in/output模塊
- logstash的filter模塊
- Elasticsearch相關操作
- ES6.X集群及head插件
- elk收集nginx日志(json格式)
- kibana說明-漢化-安全
- ES安裝IK分詞器
- zabbix監控
- zabbix自動注冊模板實現監控項自動注冊
- hadoop大數據集群
- hadoop部署
- https證書
- certbot網站
- jenkins與CI/CD
- 01-Jenkins部署和初始化
- 02-Jenkins三種插件安裝方式
- 03-Jenkins目錄說明和備份
- 04-git與gitlab項目準備
- 05-構建自由風格項目和相關知識
- 06-構建html靜態網頁項目
- 07-gitlab自動觸發項目構建
- 08-pipelinel流水線構建項目
- 09-用maven構建java項目
- iptables
- 01-知識概念
- 02-常規命令實戰
- 03-企業應用模板
- 04-企業應用模板[1鍵腳本]
- 05-企業案例-共享上網和端口映射
- SSH與VPN
- 常用VPN
- VPN概念和常用軟件
- VPN之PPTP部署[6.x][7.x]
- 使用docker部署softether vpn
- softEther-vpn靜態路由表推送
- SSH服務
- SSH介紹和部署
- SSH批量分發腳本
- 開啟sftp日志并限制sftp訪問目錄
- sftp賬號權限分離-開發平臺
- ssh配置文件最佳實踐
- git-github-gitlab
- git安裝部署
- git詳細用法
- github使用說明
- gitlab部署和使用
- 緩存數據庫
- zookeeper草稿
- mongodb數據庫系列
- mongodb基本使用
- mongodb常用命令
- MongoDB配置文件詳解
- mongodb用戶認證管理
- mongodb備份與恢復
- mongodb復制集群
- mongodb分片集群
- docker部署mongodb
- memcached
- memcached基本概念
- memcached部署[6.x][7.x]
- memcached參數和命令
- memcached狀態和監控
- 會話共享和集群-優化-持久化
- memcached客戶端-web端
- PHP測試代碼
- redis
- 1安裝和使用
- 2持久化-事務-鎖
- 3數據類型和發布訂閱
- 4主從復制和高可用
- 5redis集群
- 6工具-安全-pythonl連接
- redis配置文件詳解
- 磁盤管理和存儲
- Glusterfs分布式存儲
- GlusterFS 4.1 版本選擇和部署
- Glusterfs常用命令整理
- GlusterFS 4.1 深入使用
- NFS文件存儲
- NFS操作和部署
- NFS文件系統-掛載和優化
- sersync與inotify
- rsync同步服務
- rsyncd.conf
- rsync操作和部署文檔
- rsync常見錯誤處理
- inotify+sersync同步服務
- inotify安裝部署
- inotify最佳腳本
- sersync安裝部署
- 時間服務ntp和chrony
- 時間服務器部署
- 修改utc時間為cst時間
- 批量操作與自動化
- cobbler與kickstart
- KS+COBBLER文件
- cobbler部署[7.x]
- kickstart部署[7.x]
- kickstar-KS文件和語法解析
- kickstart-PXE配置文件解析
- 自動化之ansible
- ansible部署和實踐
- ansible劇本編寫規范
- 配置文件示例
- 內網DNS服務
- 壓力測試
- 壓測工具-qpefr測試帶寬和延時